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子刘子自传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刘禹锡《秋词二首》赏析
[2017-11-08] [阅读次数:498]
秋 词 (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2-27] [阅读次数:2228]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
『
阅读全文
』...
读刘禹锡游玄都观诗随想 (教师随笔)
[2016-08-11] [阅读次数:560]
唐朝诗人刘禹锡,到玄都观游玩,做过两首诗。 第一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当时是刘禹锡因为参加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湖南常德,十年,被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写了这一首惹祸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2016-06-01] [阅读次数:152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
『
阅读全文
』...
《老舍自传》读后感
[2014-12-22] [阅读次数:2154]
老舍先生的童年并不是像我们现代的孩子那样幸福,无忧无虑,丰衣足食。但也正因为有了艰苦的童年,有了对人生的不一样的感受和认识,才有了这位伟大的作家。给老舍先生在人生道路的影响的是老舍先生的母亲。老舍先生父亲死的时候,老舍才只有一岁半,他还有不到十岁的哥哥,姐姐也只有...
『
阅读全文
』...
达尔文写自传:把自己当做一个亡故的人
[2014-04-11] [阅读次数:550]
达尔文的回忆录开头第一段写道:我尝试用下述方式来写这篇自传,就好像自身处于另一个世界,却回首把自己当做是一个亡故的人来写一生的传记。 小时候的顽劣难阻达尔文对自然的好奇心,他收集各种杂物并将之归类,试图成为一个研究分类的自然学家。据达尔文自己的说法,这种欲望十分强烈而且确实是天生的。而达尔...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赏析
[2012-02-04] [阅读次数:2234]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诗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一说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
『
阅读全文
』...
《从文自传》序(沈从文)(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11-03-27] [阅读次数:810]
这个《自传》,写在1931年秋间,算来时间快有半个世纪了。当时我正在青岛大学教散文习作。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在成熟中,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为了补救业务上的弱点,我得格外努力。因此不断变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用不同方法处理文字组织故事,进行不同的试探。...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2011-03-26] [阅读次数:3921]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刘禹锡 唐 【体裁】:七言律诗 【赏析】: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
『
阅读全文
』...
《富兰克林自传》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2011-03-22] [阅读次数:563]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部传记可以说是在读者如饥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立刻被翻译为法文,被一抢而光。这部传记首先是因为他写了富兰克林这个传奇人物而受到世人青睐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
『
阅读全文
』...
《中国第一部演员自传》是这样写成的(苏教版教师随笔)
[2010-05-09] [阅读次数:500]
一次,国务院会议的闲暇,周总理握着梅兰芳先生高兴地说:“你在《文汇报》写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很有意思。我因事忙,每天晚上颖超读给我听。” 这部自传的撰述缘起,应当追溯到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当时就有人向梅先生提过写回忆录的事,可梅正忙于编排与演出,感觉艺术上处在摸索、锻炼阶段,文字总结为时尚早...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赏牡丹》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13094]
刘禹锡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艳无比,池中的鞭蓉清净却少了些许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
阅读全文
』...
林语堂自传
[2008-09-30] [阅读次数:1710]
原文来自:儒家基督徒论坛 林语堂自传(1) 弁言 我曾应美国一书局邀请写这篇个人传略,因为藉此可得有机会以分析我自己,所以我很 喜欢的答应了。从一方面着想,这是为我的多过于为人的;一个人要自知其思想和经验究竟 是怎样的,最...
『
阅读全文
』...
如螺的洞庭山——刘禹锡《望洞庭》赏析(网友来稿)
[2005-08-04] [阅读次数:1838]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供稿 [原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
『
阅读全文
』...
非凡的秋词——刘禹锡《秋词》赏析(网友来稿)
[2005-07-29] [阅读次数:2128]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陶晓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
『
阅读全文
』...
《居里夫人自传》:人类不能没有理想
[2005-01-28] [阅读次数:2061]
佚名 我们也许都记得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一段话吧。我把它引用在下面: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而她之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
『
阅读全文
』...
周国平谈自传:“我喜欢活得明白一些”
[2005-01-28] [阅读次数:647]
文汇报 连载:周国平:我的心灵自传 出版社: 作者:文汇报 “我把自己作为案例进行剖析” 记者:您的新作《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版)被出版方称为是您继《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之后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我记得您曾说过,写作《妞妞》是想“与生命中...
『
阅读全文
』...
一首生命的赞歌——刘禹锡《始闻秋风》赏析(网友来稿)
[2004-12-05] [阅读次数:2680]
刘廷富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级教师,校语文教研组长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飀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咏唱秋风的诗,一洗前人悲秋叹老...
『
阅读全文
』...
大业未成 英雄含恨——刘禹锡《蜀先主庙》赏析(网友来稿)
[2004-11-17] [阅读次数:1994]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钟永辉 陈伯伦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指刘备。这是一首凭吊诗,属咏古诗类。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极写顶天立地的英雄刘备,他那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
阅读全文
』...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自然观
[2004-08-26] [阅读次数:1124]
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唐代佛教、道教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提倡,唯心主义继续泛滥,从反面刺激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继承了王充、范缜的唯物主义理论和战斗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其中以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为...
『
阅读全文
』...
读刘禹锡《陋室铭》
[2004-08-22] [阅读次数:2623]
苏涵 刘禹锡《陋室铭》的结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一个蕴涵深远的引用,一个确定不疑的反问,在行文上是紧扣着“陋室”的“陋”字而结,在意义上却恰恰打破了“陋室”的“陋”字,启发我们作出这样的理解:我的居室虽然狭小而简陋,但由于它的主人有着芳香馥郁的“德”,有着富于诗意的审美化的生活...
『
阅读全文
』...
素琴≠丝竹——兼析刘禹锡《陋室铭》(网友来稿)
[2004-04-26] [阅读次数:2038]
江苏金坛指前中学 213234 施小民 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语句。如果一句一句倒可理解。“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见教学用书),但作整体理解...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诗集
[2001-10-30] [阅读次数:2817]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简介
[2001-10-30] [阅读次数:21684]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
『
阅读全文
』...
心灵的伟大 读《甘地自传》与《圣雄甘地》
[2000-12-01] [阅读次数:861]
何怀宏 吉辛说有一些值得为之早起而读它的书,这样的书帮助我们忘却 周围随处都有的无聊或恶意的闲谈,并且教我们对" 有这样好的人在 其中的" 世界寓着希望。《甘地自传》于我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并 且,照孟子所言,人在夜里荡涤白日所为后静息下来的心灵,...
『
阅读全文
』...
巴金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
[2000-11-24] [阅读次数:1214]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极少发表演说,今天破例在这里讲话,只是为了报答日本朋 友的友情。我讲友情绝不是使用外交辞令,我在这个词里倾注了深切的感情。友情不是空洞 的字眼,它像一根带子把我们的心同日本朋友的心牢牢地拴在一起。想到日本朋友,我无法 制止我的激动,我欠了...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石头城》赏析
[2000-11-15] [阅读次数:80342]
yiwei 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孙权重建改用此名。 它北临长江,南濒秦淮河,相传诸葛亮观看山头形势,叹息“钟山龙 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这是刘禹锡七绝组诗...
『
阅读全文
』...
刘禹锡:《乌衣巷》赏析
[2000-11-15] [阅读次数:41768]
杨义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地处金陵南门朱雀桥 附近,为东晋王导、谢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处。头二句以此桥名、巷 名为对,实在是妙手天成。妙...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