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古诗四首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鉴赏: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2017-06-06] [阅读次数:2752]
(一)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
『
阅读全文
』...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全文比较阅读(朱自清+俞平伯)
[2017-05-26] [阅读次数:1448]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 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的江南,傍晚也还是热的。“快开船罢!”桨声响了。 小的灯舫初次在河...
『
阅读全文
』...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2016-06-01] [阅读次数:2177]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并答题。“起一经”和“四周星”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
『
阅读全文
』...
初中全部古诗经典名句赏析 (过零丁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水调歌头、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观沧海)
[2014-05-28] [阅读次数:1516]
1《过零丁洋》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激情慷慨,豪气纵横,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誓死报国的耿耿忠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练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赤壁、山坡羊 潼关怀古)
[2014-05-08] [阅读次数:249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
『
阅读全文
』...
《春望》之“望”探微 教学反思
[2013-08-21] [阅读次数:939]
对杜甫《春望》一诗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人一定是太多太多,而因囿于传统解读对《春望》之“望”究竟应为何意而进行思考的人恐怕甚为寥寥。传统解读中,人们总把“望”解释成“远望”、“遥望”,有一些人还把“望”在本诗中解释成其他意思:盼望、渴望、希望、期望……等,但本人总感觉这些解释都流于肤浅,未能弄...
『
阅读全文
』...
中考诗歌复习——木兰诗|春望|望岳|石壕吏|使至塞上|(人教版九年级)
[2012-02-21] [阅读次数:2988]
(五)《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
阅读全文
』...
唐诗赏析:秋风词、春望、贫女、遣悲怀&其一(悼亡诗)、遣悲怀&其一 行宫、登岳阳楼(备课资料)
[2011-09-01] [阅读次数:1143]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注释】 [译文]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
『
阅读全文
』...
杜甫《春望》赏析
[2011-03-25] [阅读次数:181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
阅读全文
』...
触景生情托古讽今 ——《泊秦淮》赏析
[2005-10-15] [阅读次数:3328]
江苏省东台市四灶中学 王巧扣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
『
阅读全文
』...
过零丁洋[整体感知]
[2005-03-17] [阅读次数:1146]
刘常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
『
阅读全文
』...
对《春望》诗注释的一点异议 (教师中心稿)
[2004-10-28] [阅读次数:992]
湖南平江启明中学 王茹华 唐代诗人杜甫《春望》诗中有这样一句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几乎所有教材和参考资料都把“搔”的意思解释为“抓、挠”,因为《说文解字》上也是这样定义的。因此,这句诗就解释为“(因国破家亡诗人的愁越来越大)(以致)用手不停地去抓白头发,而白头发短得竟然连...
『
阅读全文
』...
《诗词五首》有关资料:《过零丁洋》赏析
[2004-08-26] [阅读次数:7839]
张鸣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
『
阅读全文
』...
文天祥《过零丁洋》简析
[2004-08-26] [阅读次数:435102]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译...
『
阅读全文
』...
香江往事:文天祥在九龙湾写下《过零丁洋》
[2004-08-26] [阅读次数:758]
香港虽然位处我国边陲地区,但著名的古迹仍为数不少,而且显示了香港与内地密不可分的历史关系。以元朗新田的“大夫第”为例,谁会想到修筑者会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族人呢? 南宋末年,蒙古人挥兵入侵南宋,文天祥曾组织义军抗元,与张世杰、陆秀夫两人,合称为“宋亡三杰”。张、陆二人拥立宋帝赵昺,退守...
『
阅读全文
』...
《泊秦淮》赏析
[2004-08-22] [阅读次数:36245]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
『
阅读全文
』...
《春望》赏析(网友来稿)
[2004-03-17] [阅读次数:1991]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一中 郑庆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至德元年(756)8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