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146
标签:
教学论文
导学思想的引爆效应
王朝堂
长期以来,在少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雄踞于“治人者”的正统地位,重教而轻学,辛苦恣睿将准备的知识向着正襟危坐的学生汨汨滔滔,以“乖”学生点滴不漏地吸取自己的辛勤为满足。其结果,学生的思维、才智,就只好长久徘徊在教师域定的圈子里,其知识、能力的“口袋”永远也大不过教师的“肚兜”。
在日益增高的知识大山下,在变幻莫侧的生活海洋前,教师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学生,“望洋兴叹”,奴仆一生。
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尴尬。导学思想的提出宛然点燃了导火线。“引爆”在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发生了,其明显的效应是炸碎了教与学的种种尴尬。在教学观念这个层面上,爆破声尤为沉重。
教学观念带有根基性,决定性的意义,它是整座教学构建的基础,制约着、决定着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有什么样的教学状态。
多年来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继承了孔子以来明智的教学观念,奔走疾呼,留下了不少具有震荡性的主张。但是盘根错节的陈旧教学观念的根基依旧顽韧如故。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四起,教学研究随之活跃起来。导学思想已在教学和教育领域产生了“引爆”效应。导学思想之所以能产生引爆效应,是因为它端正了教学过程中的几大关系,击中了旧教学观念和由此而生的一套教学行为的要害。
应当明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是认知的主体,要学会某项知识或技能,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和感知,旁人谁也代替不了。导学思想正是遵循了这一独特的认知规律,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学生由奴仆变为主人。别小视这一“引爆”的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认知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做奴仆的滋味是极不好受的。处处听命于人,事事受制于人,还有什么主动性、创造性可言?导学思想解放了奴仆,使他们一跃而为主人,“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后,主动性、创造性这“生产力”就火山爆发般地喷迸而出。须知,求知学艺中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其效果的极端重要的决定因素。
随着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的巨变,教与学的关系也相应变化了。由于观念上视学生为主体,视学生为主人,自然就要求改变“教”知识为“导”学法;如果实在要说“教”的话、“导”学法就意味着“教学生会学知识”,意味着诱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可见,导学思想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恰恰是高了许多。因此,导学思想不是削弱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只是“爆破”了教师教学观念上的“一统课堂”和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注”等顽垒。
导学思想自然也“爆破”了旧式课堂的僵死局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按导学思想行事,课堂态势必定是生动活泼的,宛如一泓清溪,汨汨滔滔向教学目的淌去。其间,斩荆棘、淘淤泥、排污浊的工作不是学生观赏教师的辛劳,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辛劳,辛苦得心安理得,劳动得无怨无尤;教师或动口点拨,或动手示范,或打磨金钥匙,或引诱探幽境,但绝不越俎代疱。如此生动的教学行为,那效果还值得怀疑么?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大人才往往是靠“好学”、“自学”、“善学”而“学”出来,导学思想正好是这一成才经验的结晶。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如果我们的教师都以导学思想指导教学行为,学生就能获得终生受惠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而好学、自学、善学,也就有了成为大人才的希望。
标签:
教学论文
导学思想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对课堂教学三个要素的再认识
下一篇:
对问题性教学的探索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