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班主任心得
阅读:418
标签:
班主任心得
观点:英雄前面不需要民族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2002-12-11 盛大林
我以前就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汉族人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但岳飞所抗击的女真族的后裔们不知作何感想?如果要他们把自己祖先的“死敌”也称之为“民族英雄”,不是太不合情理了吗?
但如果我们再深入地思考,却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如果说岳飞和文天祥所参与的宋金之战和宋元之战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那么明末清初的“靼子”入关即满清与明王朝之战不也是“家里打架”吗?既然如此,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就成了“统一中国”、“促进多民族大团圆”的顺应历史潮流之举,那么,称其为“大汉奸”不是与称岳飞为“民族英雄”同样不合适吗?在成吉思汗或康熙的扩张中,当然也遇到了“外族”的抵抗,而抵抗者中自然也少不了像郑成功那样的“反对外来侵略”的将领,那么,他们算不算是“民族英雄”呢?
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始终陷于“民族”这个泥淖中。以前称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是以“汉民族”为本位,现在不再称他们为“民族英雄”是以“中华民族”为本位,而“中华民族”却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涵。这岂不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修订”“民族英雄”的人选,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有“定论”吗?
确定“民族英雄”存在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历史悖论。所以,笔者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英雄”这个概念应该扬弃了。“英雄”就是“英雄”,它不需要“民族”这个前缀。吴三桂绝不是“英雄”,是因为他奴颜卑膝,打的是个人的小算盘。岳飞、文天祥肯定是“英雄”,关键是因为他们宁死不屈,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他们的精神,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应该景仰的。郑成功、戚继光肯定也是“英雄”,他们在“中华民族”眼里如此,荷兰人等外族同样可以把他们视为“英雄”,至于“英雄”前面是否加上“民族”二字,无关紧要。———“精神”和“气节”才是“英雄”的决定性因素。
将岳飞和文天祥区别于郑成功和戚继光,必然会引起争论。但如果将这些英雄前面的“民族”二字都去掉,通通称他们是“英雄”,就不会有异议了吧。
标签:
班主任心得
观点:英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班主任“靠”学生能靠多久
下一篇:
三地连线报道:男女分校,该不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