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师随笔
阅读:410
标签:
教师随笔
迷恋网络 追求心理满足是重要原因
中国青年报 2002-12-13
本报讯(记者闵捷)共青团四川省委和四川省社科院日前联合完成的一项大型青年调查显示,一些青年迷恋网络的重要原因,是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个人可以获得心理满足。
此次调查范围包括四川的绝大部分地区,回收了5000多份有效的问卷,调查组织者之一、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李东山教授介绍说,许多新闻报道过一些青年因为迷恋网络而出现荒废学业等问题,这不仅仅因为青年缺少自控能力,还在于网络的虚拟特性。
在接受调查的上网青年中,有16.52%的个人完全隐瞒真实身份,有37.86%的人基本隐瞒身份,两者合计超过了一半,而从不隐瞒身份的只有12.98%。李东山说,隐瞒身份的目标就是期望在网络中重新塑造一个形象,一个隐藏自身缺点,增加更多优点,能够吸引他人的形象,显然这种虚拟的个人具有更多的成功机遇。
上网者中,有26.32%的人认为网络中间没有真实,有24.83%的人认为匿名就是为保护自己。超过一半的人都采用了匿名方式来拒绝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也就没有人来追究责任。匿名效应使得个人能够放手地在网络中创造自己的事业,即使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也不会有个人的责任。相反,如果获得了成功却可以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不仅需要自身付出代价,而且也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环境。这在许多青年看来就是需要一定的机遇,认为制约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机遇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总数的30.49%。
网络为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冲突提供了一种缓冲的方式,虚拟世界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而且这种虚拟世界的成功是虚假的,并没有占用实际的资源,特别是在网络的游戏与聊天活动中,青年更能充分体验这种成功的喜悦。
网络游戏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电子游戏,它既没有确定的程序,也不是个人与计算机的对战,而是网络中不同个人所支配的替身所进行的拼争。如果游戏获得了成功,就可以较好地满足个人渴望成功的需求,如果失败了,也可以重新开始,甚至重新寻找替身以求获得成功。成功的相对性与可能性都有力地吸引着尚未成功的青年人。
网络聊天情况也相同,当个人以昵称进入聊天室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替身,如果在与其他人聊天时得到称赞,就会获得成功的感受。如果被其他人所漠视,则可以更换替身来改变自己,最终获得心理满足。
李东山说,网络为满足青年的心理需求提供了新的方式,但是,替身毕竟不是真实的个人,如果将替身的成功看成是自身的成功,就会迷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标签:
教师随笔
迷恋网络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对付学生三招:爱心+理解+狠心
下一篇:
就业市场上哪些教师人才最走俏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