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师随笔
阅读:1959  
标签:教师随笔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新方案
            中国教育报     2002-12-20     记者 李建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进行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改革,继续深化高考改革 

  本报北京12月18日讯(记者 李建平)经国务院同意,体现着全新教育理念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今天公布。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反映最为强烈、感到最为困惑的问题是评价改革。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由于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年来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如何打破这套标准,不再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目标,教育部着手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与调查,认真汲取了专家、校长、教师的建议及各地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起草了《通知》初稿,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经国务院同意现正式发布。 

  《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方法要多样,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通知》提出,要建立三个评价体系,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核心是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了体现促进发展的功能,《通知》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措施与方法,比如,评价学生的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学科学习目标作出详尽规定,并对评价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使评价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全面创新。 

  《通知》提出,要进行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改革、继续深化高考改革,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个《通知》的公布,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教育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加强领导,组织研究队伍,根据本通知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作为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根据本通知精神对现行督导评估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 

  教研部门应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提高为学校和教师服务的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培训,使中小学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掌握评价的基本方法;要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使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

标签:教师随笔 中小学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农村“留守孩现象”应引起关注
下一篇:袁振国提出建立“义务教育均衡系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