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615
标签:
教学论文
以高考为例谈谈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关系
卫灿金
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提出要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但是面对高考、会考和上级各类考试的现实,我们又该怎样来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关系呢?这是目前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下面着重以高考为例来谈谈我的认识。
一、应试教育下被扭曲的语文教学
让学生平时学好语文,考前复习好语文,以便在高考和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想法是对的,这样做也是应该的。
但是,“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则与此不同,它在指导思想上把一切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完全盯在如何对付各类考试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放弃了对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正常的教学活动被扭曲。以语文教学来说:
考什么,教什么。教师凭着自己的臆测,觉得可能考的就教,不可能考的就不教。如高考,既然现代汉语词语表高一册中已经考过了恬静、剥落、脉脉、影影绰绰、风驰电掣、殒身不恤……,那我就放弃这些词语,只教学生去记可能会考的洄漩、宁谧、兀立、泻玉泼翠、层峦叠嶂、长篇累牍……。既然前两年作文已经考过了看图作文、议论文和记叙文,那我就教学生重点去练说明文和应用文,起码看图作文不必再练。如此种种。教师猜题押宝可谓绞尽脑汁,用心良苦,也可能考试正好猜中几道题,但造成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则不言而喻。
分解式教学。过去的语文教学往往是程式化的,一时代背景,二作者介绍,三正音解词,四划分段落,五串讲课文……,到最后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如今为了对付考试,索性根据考试命题的特点搞分解式教学。以现代文阅读为例:既然你考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句群、关键段落……,那我教课文也直截了当只抓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句群、关键段落……。某省中考有语段分析,有的教师索性把每册课本每篇课文估计要考的语段全挑出来,再看每一段中可能考哪些注音,哪些词语,哪些句子,哪些标点……,然后便照此进行教学。教课文如同庖丁解牛,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几经分割,皮是皮,骨是骨,肉是肉,可惜一条活生生的全牛不见了。
死记硬练。为了对付升学考试,教师只好赶进度,提前结束课程,以腾出时间搞考前强化训练。教师根据估计要考的内容和题型,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死记苦背,强写硬练。每年秋季到来年春天,各种复习资料也纷纷出笼,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学校。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练习,也只好让学生尽量多买多练,想通过题海战术取得好的成绩。由于学生平时基础不牢,素质较差,面对洋洋题海,只好加班加点,死记硬练,十多岁的孩子如牛负重,不堪劳苦。
只顾少数。不少学校为了对付高考,实行快慢分班,文理分科。具体到班上,无论批改作业、作文,还是个别辅导,教师也只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觉得毫无希望的只得割爱不管。
这样,好的学生只顾为分数拼命,一般的学生希望涉茫,忧心忡忡,差的学生则精神压抑,万念俱灰。且不说学生最后考得如何,单从给学生思想上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精神上的刺激来说,就已经不是处于青年初期的学生应该承受的。
总之,在应试教育下,学生所学的知识教条而死板,智力和各项语文能力得不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个性受到压抑,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其问题的严重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尽管上述做法更多地直接地表现在教师身上,但实际上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体会最为深切的也是教师,因而绝不能把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教师。应试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其教育体制内部的问题,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改革和综合治理才能逐步得以解决。目前高中选修课、会考制的实施,高考制度的改革,都是有利于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向着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举措。做为一名教师,自然更应该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
二、怎样看待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
1语文高考考什么
从近十多年语文高考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高考题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但我认为,在总的发展趋势上,语文命题已基本克服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离大纲、出偏题的倾向,越来越重视按照大纲要求对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测试,即对学生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知识经验的测试。高考试卷中各考题在素质测试上虽各有侧重,但不是割裂,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测试。
语文基础知识类的试题,侧重于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素质的测试,但同时贯穿着对思维素质和知识经验的测试。以语病题为例,学生要从中选出一个有语病或没语病的句子来,其中即贯穿着凭借知识经验对问题或进行分析性判断或进行直觉性判断的过程。对于这几方面素质都好的考生,他可以凭借语感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对问题作出迅速的直觉的判断;而对于这几方面素质都差的考生,则只好对A、B、C、D四个句子一个一个、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比较,或者作出盲目的判断。
阅读类的试题,侧重于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这种理解能力本身就是语言、思维和知识经验几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要理解一篇文章,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须有相应的知识经验。从现代文阅读题来看,近几年考题的内容便涉及到传统诗画艺术、中微子通信、创造性思维、文艺批评史、考古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便会对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无论对文章的局部性理解或整体性理解,其中又贯穿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可见,考理解,实际上也就是在考思维的素质。
作文试题更是对考生三种基本素质的综合测试。文章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妥贴,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等,这些都是语言方面的问题。审题能否正确领会题意,观点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联想和想象是否丰富而合理,推理是否严密等,这些都是思维方面的问题。能否有充分而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可供选择,使文章内容充实而富有新意,这又是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因此,如果问:语文高考考什么?我的看法是,考语言,考思维,考知识经验,考以语言为工具对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该怎样看待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
有的同志之所以提出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因为感到要想对付高考,取得高的升学率,就只有搞应试教育,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基础性,它势必会影响高考的成绩。这反映了一些教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种思想困惑和疑虑。
应试教育真的有利于高考吗?我认为否。从上面所列举的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被扭曲的各种表现看,应试教育只会使学生记教条、死板的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的运用能力,知识经验范围狭窄而贫乏,头脑僵化而缺乏思维的应变能力。且不说应试教育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仅就高考而言,它与当今注重素质测试的要求也是不相适应的。应试教育必须导致学生素质低下,素质低下便必然不会考出好的成绩,多数教师恐怕在这方面都有着实际的体会。
素质教育真的不利于高考吗?我同样认为否。素质教育是不以高考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它注重全体学生德、智、体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使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素质教育也决不与高考相矛盾。从上面对高考要求的分析即可看出,高考的导向,就是要中学的基础教育能够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从中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如果我们能够着眼于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好素质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素质必然会稳步地提高,高素质的学生也必然会成批地脱颖而出。学生的整体素质高,应变能力强,不管高考的题目怎么出,他们都会以不变应万变,从容自如,考出好的成绩来。所以,我们不应该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低标准、低质量的教育,担心素质教育会影响高考的升学率;而应该认识到只有抓好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即使那些考不上的学生也会因为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素质,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为有用之材。
三、目前语文素质教育应加强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从语文的素质教育来看,在人们的思想上对语言素质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而对思维素质和知识经验的问题却往往认识不足。我在这里只重点强调一下思维素质的培养问题。
以高考作文为例。在作文评分标准内容、语言、结构三大项中,其中内容和结构两大项都是思维问题。我们试以近五年的作文题为例:1990年考的是有关玫瑰园两个小姑娘的问题,第一、二小题重点都是考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三小题重点是考学生相似联想和辩证思维的能力。1991年第一题是圆的想象,明显是考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二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重点是考学生相似联想和逻辑思维的能力。1992年考的是有关玻璃罐的问题,第一小题重点是考学生的推想能力,第二小题重点是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1993年考的是有关老树皮、新树皮的问题,第一“要求”重点是考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二“要求”重点是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1994年考的是“尝试”,重点是考学生的回想、联想、想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所以,在内容上,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材料,缺乏相应的思维能力那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观点、明确的中心和充实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实际上也就是内容的逻辑结构。无论纵式、横式或合式结构,无不反映着思维过程的轨迹,反映着思维逻辑的周密性。可见,作文的内容和结构,重点都是在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作文考不好,正说明了平时我们对学生思维素质培养的不足。
高考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思维素质乃是语文整体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思维素质的培养却又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由“文字—语言”型教育向“语言—思维”型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切切实实地抓好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同时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系统地掌握一些思维培育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新的时期素质教育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下一讲题目:要重视阅读教学中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
标签:
教学论文
以高考为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间鲁迅
下一篇:
语文是能力型的人文学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