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22  
标签:教学论文
千万不要迷恋家教
         K12专稿     2002-12-27     K12网友 黑白斋主 

 

      最近在论坛上关于家教的问题已讨论了一段时间了,有赞成家教的,也有反对家教的,理由嘛,谁都能在教育的旗帜下讲出一堆来。这期间,恰好我写的《家教:掀起你的头盖来》在K12新闻中心刊登出来,读过那篇文章的网友是知道我反对家教的,不过,很快也有网友指出我那篇文章有点以偏概全。我也知道,我的那篇文章是不可能让那些迷恋家教的老师回转头来的,但我还是要说,家教于学生、于家庭、于学校、于社会是弊大于利,同时对教师个人也是弊大于利的。   

      在这里,我并不想从理论上去说什么家教有违教育规律之类的话(其实,我在理论方面一向是不太深究的),也不想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因为所有的例子都难免“以偏概全”,更不想在些说明家教产生的根源所在,只是想奉劝那些迷恋家教的家长与在职的老师早点回转头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城镇,家教有着庞大的市场的确是不争的事实。有市场,家教现象存在也是必然。家长希望通过家教来提高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从事家教的老师希望通过家教来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如果单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说明,也似乎无可指责,但如果说这就是两厢情愿有事,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那就未必了,要知道,有多少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家教行列是出于无奈,要知道,至今还没有一个从事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或者机构对其作出正面的肯定。     

      如果要我们从庞大的家教队伍中找到一些通过家教而提升了学习成绩的“铁证”,我想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当然,我要找一些学生被家教拖下泥坑的“铁证”也是极为容易的),况且,我也不否认“家教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然而,家教是否有着家长所预期的结果,甚至,其成绩的提高是否就是家教的作用都还是一个问号,用从事家教的时间去围绕学校教育进行主动活动,其效果是否就比家教差也还是一外问号。在这里,我想我还是绕开“铁证”,另说一种现象吧!     

      很多家长象迷信家教一样迷信择校,总有一些家长花大笔大笔的钱将子女送到重点学校去就读,以为进了重点中学就是进了保险箱,因为重点中学有那么高的升学率,有的几乎是人人都能升学,殊不知,虽然在重点中学内隐藏着大量的择校生(又称借读生),但他们从来都是重点中学内的另类,因为重点中学在计算升学率时,从来是没有将他们计算在内的。网上的一则数据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择校生的结局:     

      《合肥晚报》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市某普通高中3年前外出借读40余人,今年高考无一人考入大学本科。一中学有60余人在名校借读,今年仅有1人达到本科线。另一所普通高中某班学生中,两人去外校借读,今年的高考成绩仅为315分和319分(满分750分),只能上高职……相反,3年前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同学在条件一般的母校就读,却考出了好成绩。(中国青年报 2002年9月6日。)     

      与上面的择校生一样,选择家教的家长将自己的钞票一打一打地向外数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你的投资是否有所值,是否是一相情愿的,是否是盲目发热的。     

      与家长将孩子无奈地送去家教相对照的是那些盼着学生到来的从事家教的老师。我身处名校的氛围中,在我的周围就有一些虽遮遮掩掩,却又明显地热衷于家教的老师,他们在每周一次两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对那些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校,基础又不相同的学生进行着同样的辅导,这能做到某些老师所说的是个性化的教育么?其实,很多老师所做的家教工作,无非是做做题目,讲讲答案,人数一多,则整个就是班级授课模式的翻版。在这种情形下,虽然不能说无效,但效果肯定有限。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从事家教的老师眼里,他们关注的并不是家教的效果,事实上,他们也不会去对家教承诺什么效果,最终他们也不会去承担什么责任,他们更关注的是家教的效益,说白一点就是钱。钱这玩意对人是充满诱惑的,当一个人的眼睛盯着钱的时候,再要他端正自己的位置也就很困难了。当从事家教的老师以钱为目的地进行家教时,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有可能将其行为推及所有的老师,从而让他们形成教师品格低下的印象。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一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评价过程中,人们都将教师从事家教作为有违职业道德的问题而提出来,而激烈者往往就是那些送子女从事家教的家长。再者,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当是非常清楚它的职业的特征的,虽然有上班时间的限制,而实际上,工作却并不是受上班时间的约束的。一个在职教师,当他热衷于家教的时候,必然要以牺牲工作时间为代价。至于说到那些“放松课堂教学,将本属于课堂的内的内容移植到家教内容中,为自己创造生源”的行为,正是借助教师的位置来实现的,在他手中,一拔一拔的学生,就是他滚滚财源,那里会有枯竭的时候。他们之所以对自己的家教行为遮遮掩掩,是因为他们自知家教的行为是为有责任的老师所不耻的,是有损教师的形象的,是以牺牲学校的名誉为代价的。     

      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应迷恋家教。

 

标签:教学论文 千万不要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素质教育与“升学率”
下一篇:谁?为什么?过谁的圣诞节?-----新语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