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742
标签:
教学论文
解读物与我皆无尽也
文/武增明
苏轼的《前赤壁赋》有这样一句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中“物”是无尽的还比较好理解,而“我”为什么也是无尽的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毕竟不同于大江的无穷无尽、月亮的盈虚交替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感觉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分析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入手。
儒家理想是苏轼思想的根底,佛老思想对于苏轼的文学创作也起了显著作用。苏轼少时曾从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读书,并且很倾心于《庄子》。后来他任杭州通判时曾拜谒过海月大师惠辩,每听这位大师宣讲佛理,“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足见他早年也受过佛教的儒染。不过这时苏轼年轻气盛,功名事业毕竟吸引着他跃跃欲试的雄心。随着苏轼阅历的加深,对宦海沉浮、世情冷暖的体察,佛老思想在他的头脑中愈益膨胀。《前赤壁赋》作于作者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期间,这时苏轼大约在44—49岁之间,已“早生华发”。黄州东坡的躬耕生活持续了4年有余,这一时期,苏轼思想苦闷,只有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
在庄子的《大宗师第六》中我们可以知道“死而不亡”是庄子人生观的最高目标。庄子的死而不亡,并非后世道教所说的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而是指一种置红尘生死于度外的生活境界。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的变化,有生则有死,无生则无死。因此,要想做到死而不亡,首先要做到无生。对于不回避生死问题的人来说,不可能做到无生,而只能做到“外生”,即不以生为念,不以世俗的活法指引人生的行为,从而达到无古无今、不死不生的逍遥境界,正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达到了这种境界,人就会死而不亡,因而也是无尽的。
佛教禅宗里有证实相的观点。实相是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的那个实在的本体,那个没有被污染的清静的东西,这东西真实而又清静,隐于现象背后,不生不灭,值得追求。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幻相,它的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相。这种实相,一般的愚钝者是看不到的,要凭主体的心灵感悟,所见意境的瞬间升华才能实现。苏轼经过长期的磨难,产生了顿悟,所以乐观旷达地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需要指出的是,苏轼虽然濡染佛道,但他并未因宗教情绪皈依佛道,也没有使自己走向颓靡与玩世,而是重在研讨它们的哲理。他善于以前期的儒家思想为依托,有选择地融合佛道,借以圆通地应物处世,取得左右逢源、无往而不适的效果。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标签:
教学论文
解读物与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兰亭集序》思路探微
下一篇:
空白示人意更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