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德育论文
阅读:239
标签:
德育论文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达14.8%
中国青年报 2003-01-14 记者 马北北
在1月12日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一份“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上网成瘾者的比例达14.8%(初中生11.8%,高中生15.97%)。按照这个比例推算,2001年北京市92.26万中学生中,上网成瘾者约有13.65万人,远远高出了成年人的比例。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显示,计算机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6%;在我国台湾,网络成瘾者已达10 15%。
北京的这项调查显示出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不健康的游戏内容会导致未成年人的行为道德失范;二是因为很好玩,容易上瘾,影响身体健康又影响学习,对未成年人极为不利。
目前,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比较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目前在校生中,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增多。暴力互动游戏还有可能引发青少年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犯罪。据调查,北京市海淀区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在逐年上升,1997年比1987年翻了一番,2001年比1997年又翻了一番。
调查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上网的未成年人越来越多,这是他们的权利,成年人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是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中,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予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
调查建议:首先要对已经患上“网络成瘾症”的未成年人实行救助。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开设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心理咨询热线。成立针对“网络成瘾”问题的救助网站,帮助患有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尽快走出困境。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实行严格的专业资格认定。
同时,为未成年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把电子游戏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健康情节生动、为青少年喜好的电子游戏产品,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加强电子游艺厅和互联网营业场所的管理,防止黑“网吧”再度泛滥。
政协委员们呼吁:应该关心、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标签:
德育论文
中学生网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分数,是可以借贷的“钱”吗?
下一篇:
长春一中学实行班级自主管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