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学生随笔
阅读:3039  
标签:学生随笔
文学作品中的反常情节(网友来稿)
江猛

        在文学的百花园中,利用反常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立意的手法屡见不鲜,这种手法能使作品言简意赅,内蕴丰富,倍增艺术的感染力,是文学大师们乐用的手法。

        明人拟话本《杜十娘 怒沉百宝箱》就是利用反常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典范。“教坊名姬”杜十娘经过苦心思虑,决定委身于“风流年少”的公子李甲,与李甲返乡,船行至瓜洲,李甲把杜十娘卖给了“花花太岁”孙富。杜十娘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淡淡的放开双手,冷笑一声”,崔李甲应承了孙富,不可错过机会。当夜四鼓,杜十娘又精心梳妆,“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者一段描写十分反常,按常理。杜十娘知道消息后,应该震惊、悔恨,进而涕泗横流,乃至捶胸顿足才是,可是,作者却让她“笑”,让她催,让她“用意修饰”。这是违背常理的一笔,也是绝妙的一笔:它极其深刻的表明了杜十娘看透了李甲的为人品行,看破红尘后,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准备以一死了结一生的极其悲伤的感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深刻地揭示了反封建求自由的主题。

         这个拟话本来源于《酉阳杂俎》中的《彤管女妓陈氏》,在原话本里,当陈氏得知自己被埋的消息后,只是寥寥几笔:“陈氏叹曰:‘君装薄,果进其千金可也。’别橼,更登徽人舟,望掾帆发,渐不复见,抚膺嗟喟,投水而死。”这里的陈氏,是一位舍身救郎的贤妻。这里是以正常手法来写,主题显得浅俗,艺术效果也要逊色的多,女主人公的性格苍白乏力,失去了艺术的光彩。       

        中语教材中也大量的存在利用反常情节来刻画人物的作品。

         《最后一课》里就有许多“反常”地描写。事件“反常”:法国人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学习德语;气氛“反常”:平时上课总有一阵  喧闹,“可是今天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给星期天的早晨一样安静 ”;人物的行为也“反常”,“老师 穿上了只有在督学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绿色礼服”,“后面的几排凳子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很忧愁”;感觉也“反常”:过去讨厌的课本,现在全是好朋友了。这一写,突出了法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对自己的语言无比热爱,深化了主题,收到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鲁迅先生也常用反常情节来刻画人物,构思作品。在《孔乙己》里,孔乙己是穿长衫的读书人,但却与短衣帮的人在一起喝酒,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孔乙己被定举人打折了腿,许多天没有在酒店出现,但是“掌柜也不再问,仍慢慢算他的帐”,反映了孔乙己可悲的命运。在《祝福》里,鲁四老爷是一位讲理学的监生,然而在他书房里表示他品行修养标准的对联,“一边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他推崇理学,但他的书桌上堆着“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些描写揭露了鲁四老爷假道学的伪善本质。在《药》里,革命者夏瑜没有得到群众丝毫的理解和同情,而刽子手康大叔却得到了人们的敬畏,这种反常,深刻的暴露了国民的愚昧麻木,也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总的不足。

       课文类似的描写还存在于《多收了三五斗》、《孔雀东南飞》、《项链》、《警察与赞美诗》等作品中。在《多收了三五斗》里,农民一年到头多收了三五斗,本指望生活会改善一点,然而,他们美好的希望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化成了泡影:“他们有的粜了自己的吃米,卖了可怜的耕地,或者借了四分五分的债缴租......”《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不被焦母所容,自遣回家。离开焦府前,刘兰芝精心修饰,“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丸素,耳著明月铛。.......”这种反常举动,表现了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项链》异乎寻常的结尾,加深了对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六次惹事生非,都没有达到进监狱过冬的目的,后来想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苏比的反常心理和故事的反常结局,反映了美国社会颠倒善恶的黑暗现实。

        由此可见,反常情节就是作家利用特定的环境描写和时间安排,利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与我们惯常的思维或惯常的现象构成强烈对比的情节安排。它是作家对人物内心、事件内涵更深层次的挖掘,表面上“反常”,其实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而它能使文章主题更深刻。教学时应牢牢抓住反常情节来分析文章,深深体味反常情节的艺术魅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写作教学中,也要指导学生利用反常情节来构思作品,描绘人物,往往会收到立意新奇、情节动人的效果。 作者邮箱: jmjm520@msn.com

标签:学生随笔 文学作品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也谈“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
下一篇:高考考试说明上的虚词详解(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