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5097
标签:
作文指导
情感渗入 佳章迭出——浅谈作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入(网友来稿)
杨浩
语文教学遭遇非难,作文教学也在劫难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撰文将千人一面、千面一腔,进而千腔一调、千调一律的学生作文称之为“灰色作文”,说它是“应试教育培育出来的怪胎,是惟考是图作文教学模式的必然产物”,说老师“将陶冶学生心灵的要义抛诸脑后”“生硬地给学生传授‘文字编织术’。”(周士君《作文的“颜色”》,《杂文月刊》2002年第四期)周先生将造成“灰”色局面的原因归咎于应试教育,归咎于惟考是图的作文教学模式。这诚然是不错的,问题是现在应试教育虽正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但这转轨无疑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对灰色调给我们带来的困惑就束手无策了呢?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合理进行情感因素的渗入,可以适当改变这一尴尬局面。
首先,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必要的情感体验。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作文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生活正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总是习惯于给出一个题目,然后“凤头,猪肚,豹尾”地大讲一通,让学生作文。孰知学生的人生经验不一,有的可以下笔千言,而有的却无处落笔。比如,给定一个题目:《母爱》,有的学生没体会到母亲的爱,他怎么写母爱?更有的学生很早就失去了母亲,又何谈母爱?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而况学生?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直接与生活对话,让他们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之美,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米”下锅。这“米”不仅仅是写作素材的收集,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累积。世间的一切景(事)物都是情物,否则就不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就不会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了。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我们不能让学生闭门造车,却要求出门合辙。我做了一次试验:在让学生写关于春天的文章时(题目自拟),先将他们关在教室里,并言明两节课后交作文,但见他们个个抓耳挠腮、望“纸”兴叹,一节课结束,竟无人动笔;于是,我将学生放出去,让他们坐到水库边去感受、去构思,也不规定交作文的时间。后来,有一篇名为《春日黄昏》的作文,开头写道:“学校那堵高高的围墙,遮住了外面世界的模样,可怎么也遮不住那翩然降临的春色;教室里荡漾着浓浓的粉笔气味,酝酿出沉闷的‘三氧化碳’,可怎么掩得住那偷偷溜进的芬芳……”欣然真情,跃然纸上。
其次,运用老师的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作文教学已不能囿于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范畴了,它要求师生真情投入,倾情演绎。换言之,一篇成功的作文不是文字的无效堆积,而应是饱含了作文者情感的真诚倾诉。因此,作文教学的艺术已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然地写作,从而达到“陶冶学生心灵的要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情感能否迅速而准确地切入就显得尤其重要。设想一下:如果老师阴沉着脸站在讲台上,却要让学生来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将是多么别扭的情景!同时,老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也是学生与生活之间联系的桥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年迈而体态臃肿的父亲那看似普通的一个背影,实则蕴藏着酽酽的父子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灵从中受到震憾,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链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深情地讲起了我的父亲。在高三下期,为了给我更好的学习环境,哥哥在校外给我租了间十来平米的屋子,父亲也从工地上回来,专门照料我的生活。起初,父亲跟我住在一起。到了五月,天气炎热起来,父亲便决定骑着自行车在我与家之间奔波。理由是母亲一个人在家,害怕。但我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父亲的这个决定,完全是因为我耐不了这盛夏的炎热,完全是因为夜里我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要知道,那年,父亲已经是个54岁的老人;要知道,我与家之间是30余里的山路啊!讲到这里,我想起我那已辞世近五年的父亲,不禁黯然神伤。全场静穆,有的学生还掉下了眼泪。之后,我拟了个题目《亲人啊,我的亲人》。这次作文非常成功,许多作文声情并茂,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再次,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作文的情景。成功的作文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性写作,而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写作。试想:在狭小的空间里,让一支钢笔对着一张白纸诉说真情,是多么地不近情理!这通常会让学生感到“咬破钢笔无觅处”。我们说,要学生在作文中渗入情感因素,既然称之为渗入,就必须是自然而然,不着痕迹的。因为感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虚构。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擅于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作文的情景,让他们的感情自然流露。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让优美而充满意象的音画唤醒学生隐藏心底的“情”丝。以作文《回家》为例。说起回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才能让他们坐在教室里“回家”呢?放一段《回家》的撒克斯如何?学生从凄美的旋律和匆匆的脚步里迅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在作文中,他们不但写出了回到家里的温馨,还写出了回家途中的种种情愫;不但写自己回家的感受,还写出了游子对家的向往与怀念;甚至有学生将台湾当成一个远离家园的孩子,写他对“家”的眷恋与期盼。除此之外,还可采用讲故事、开主题班会等方法,让学生真情自然流露。
最后,“说”文是行文前的关键环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普遍感觉到,许多学生的周记往往写得很好,文辞优美,感情丰富,而一旦作文就成了一瓢白开水,索然寡味了。这是什么原因?推究一下不难发现:原来,学生写周记时,完全抛弃了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思想是自由而真实的,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而作文呢?则恰恰相反。有真情实感的,老师不让写;没啥感觉的,老师偏让写。于是只有胡诌一通敷衍了事,哪里见得到真性情的真作文?这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除了上文谈到的几点之外,老师还要尽量为学生拆除束缚思想的藩篱,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做到以口言心,以笔写口。我所说的“说”文,就是指在构思之后,动笔之前,围绕文章的主题畅所欲言,说出心里的真实感受,说出自己的行文安排。说文,有时可以形成一种热烈的讨论,它可以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写作时能够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我想,语文的四大能力训练:听、说、读、写,将写排在末位,也正是告诉我们,写是建立在其它三种能力形成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能否说好一篇作文,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概言之,在作文教学中,如能自然而顺利地渗入情感因素,学生作文中定然能够佳章迭出,定然能够走出“灰”的阴影,进入五彩缤纷的春天。
作者邮箱: shuizhimiaomiao@hotmail.com
标签:
作文指导
情感渗入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作文失分“硬伤”(网友来稿)
下一篇:
让教师在燃烧的同时发展自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