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学论文
阅读:1156  
标签:教学论文
偏才、怪才都是正才
                 中国教师报     2003-04-09     龚明俊 

 

     北大、清华等22所高等院校今年可自主录取5%的新生,几所名校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招收“怪才”、“偏才”。所谓“怪才”、“偏才”,是指某一方面特别优秀,但又不是各门功课全面发展的学生。清华招生人员举出例子说:历史学家吴晗、著名作家钱钟书当年都非常偏科,如果在当今“惟分数是举”的高考制度下,他们肯定上不了大学。 

     清华举出的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几十年的教育评价标准目前仍然在“通用”:优秀人才应当全面发展,德智体等方面齐头并进,至少应当是各门学科都非常优秀,仅仅某一方面优秀则不算好学生。我们可以将这种评价体系下的教育称为“全才教育”。“全才教育”与“偏才教育”是难得和睦相处的,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笔者并不反对全才是人才,而是要说“偏才”、“怪才”亦是人才。在中学讲台站过十来年的教师都有一个体会:有些学生在学校成绩并不突出,走入社会后却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而那些认真学习但没有特长,或者全面优秀却无特色的学生,走入社会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才。这种现象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其实,所谓的“偏才”、“怪才”,是相对于现行的教育评价标准而言的。首先,就个体而言,“偏才”、“怪才”实为“正才”、“常才”。个人发展并非一定要靠知识的“平衡”与“全面”获得,拥有一技之长或特别才能也可以过好一生。许多成年人感到,过去学的某些知识参加工作后便成了废品。这样的学习,完全可以视为人才培养中的资源浪费。其次,在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社会更欢迎专门化人才,偏爱有纵深发展潜力的劳动者。同时,个性化教育也符合教育规律,孔子当年就不一刀切地开展教育,他针对不同人的特长和需要确定他们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前景。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就是通过个性化的教育体现出来的。 

     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虽被认同,但实际情形却是:培养“全才”的教育仍占主导,弄得现在连成人也要成“全才”了,比如不管有没有用,谁都得学英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偏才教育”只能小心翼翼,显得力不从心,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展示。人才标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潜在的危害。几所名校自主招生的举措正是向我们展示了“偏才教育”的前景,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但原本很普通的教育观念:教育应当面向受教育者的需要,面向社会现实的需要,基础教育应当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片自由的天地。

 

标签:教学论文 偏才、怪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今年高考到底改革改什么
下一篇:别用孩子的健康换取利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