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师随笔
阅读:1995  
标签:教师随笔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中心稿)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    林金山

         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改革,已越来越显示其深刻性、前瞻性与时代性。而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也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为此,必须克服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近年来我校从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大胆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应试教育的模式。应试教育是一种选拔人的教育,选拔人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进行。因此,在应试教育中,各种各样的考试其地位都被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境地,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命根子。在应试教育中,学习的目的成了追求分数。就学校而言,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哪怕它对学生的发展多有裨益,也遭到摒弃。于是乎,“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 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陶行知)。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正因如此,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如下误区:重理论轻实践──有的学科教材上的实验已经很少了,可是我们的老师不做;重结论轻过程──教师上课不重视过程讲解;重习题操练,轻方法教学──没有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没有给学生表演的机会。它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客体,一切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和主观能动性,一味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研究表明,只有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聪颖学生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轻松地吸收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教师的角度说,它更是一种低层次的简单劳作,教师只是模仿、照搬、移植、重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单调乏味的单向消耗。而这正是学生厌学的根源,也是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封闭性很强的,注入式的模式化的教学, 它全然不顾学生个性表现出来的特长、爱好,只能培养出没有个性、没有特长的“高分低能儿”。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需求了。

          二、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面临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挑战,同时面临着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挑战。面向昨天的“应试教育”,显然是与世界教育改革背道而驰的。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和落后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近年来,每学期初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学校领导按专题带头给全体教师开讲座,如“论教是为了不复需教”(石碧希)、“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几点认识”(林群)、“当代教学理论与我校教学改革”(郭刚)、“文化进步和创新教育”(黄恒振)等,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等。他们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实际,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同时使老师们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育人,学校教育工作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在我校现有的七项省级以上教育实验研究课题中,有六项是校领导担任课题负责人的。

          教研室、教务处定期编印《教育信息报》和其他有关材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教育理论和教研教改经验文章,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素质观、学生观和发展观;增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997年、1998年学校还先后出台了《福建省龙岩一中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试行方案》和《福建省龙岩一中关于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了明确的规定。

          2、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教育,教师为本。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一流的师资是建设一流的学校的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日新月异,教师也面临着知识的更新换代。为此,学校提出要在三到五年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施“531”工程,即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培养50名区 (校)级骨干教师,30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师。鼓励青年教师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水平。


展开全文阅读
          加强师德建设,认真抓好教师思想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注重抓好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开展以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使教师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计算机技术培训,购买电脑,为教学服务。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活动是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明确规定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素质教育的六大策略,即学科德育策略,分层递进策略,精讲精练策略,运用现代媒体策略,自主发展策略,愉快教学策略;要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低效甚或是无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不断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探求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1.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发挥教学力量的群体优势。学校要求备课组每周至少要集体备课一次,并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不允许不写教案上课或备课马虎,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备教法的现象。

          2.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重视获得知识、结论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不要求面面俱到。

          3.教学模式方面,要求教师把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课堂模式改革成为现代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以更多的自读、自学、自主的方法和机会,增强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同时要求教师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

          为了促进对现代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学校分别于1999年5月、1999年12月、2000年5月举行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创新教育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探索”为主题的教学公开周活动,共有60位教师举行了公开课进行观摩研讨,主讲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新课的导入、知识的传授、结论的得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充分展示启发导学模式,他们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吸引了校内外专家、教师近2500人次前来听课,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大胆钻研勇于改革精神受到校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公开周活动,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对周围学校起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素质教育的最佳模式,应着眼于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和第二课堂的延伸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1、教学内容

          现行中学教材,大多是“文革”以后编订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在新教材尚未出台之前,对现行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我校物理组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四大误区,加强实验教学,把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或由学生上台操作、表演,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地理组则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外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把初二《中国地理》的教学分成“爱国三部曲”──知国(了解祖国)、爱国(热爱祖国)、报国( 报效祖国),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2、校本课程的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面对“3+综合”的高考改革方向,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为适应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教育的要求,学校要形成必修课程为基础,选修课程为主导,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开设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

      开设校本课程,要立足实际,突出学校特色,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我校很早就提出教师除上好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以外,能至少开设一门选修课,指导一项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并以自己的人品学识构建有个性的科学、人文讲座系列。1999年秋季开始,我校教师积极回应学校的要求,填表申请开设校本课程,至今共收到50多位教师计60多门课程的开设申请。经过认真研究,为稳妥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设试验,学校挑选了17门课程在高一年级星期六试行开设,如《闽西民间文学》、《闽西文化名人》、《闽西革命先烈》、《生态教育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通俗哲学》、《物理思想、思维、学习方法指导》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据统计,在高一年级571个学生中,17门课程共有3467人次报名,平均每个学生报六门课。

          3、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教学方法包括教法与学法,但又不是教法与学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为此,一方面教师必须把教法改革建立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教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把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在这方面,我校许多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成效显著。

          ①教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授法的滥用。因此教法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从讲授法中的注入式、满堂灌转变为课堂教学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

          教师运用讲授法有几个局限: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初三语文备课组利用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通过预先设计的一些题目分组抢答,当场统计得分,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物理组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要由过去“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参与──提炼──内化──外延”的模式。政治组则充分利用高二下教材中“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再到实践中查找、准备辩论材料;如今在高二年级举行辩论课已成为政治组的惯例。外语组则虚心学习引进外地先进教学模式,在初中部采用“张思中英语教学法”──集中识词、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了。


展开余文
          此外,为了适应近年来我校生源的变化,我校在高二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部分学科进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②学法──“教是为了不复需教”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走向,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校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早研究学习科学的发起学校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就十分重视学习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A.作为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化学组的“导学式素质教学模式”,其核心便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经过实验,他们摸索出两种模式:

          “两先两后”式──学生先说,教师后说;学生先做,教师后讲解。

          “学案导学”式──以学案为载体,进行导学。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课堂上有演讲、有讨论,学生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学得轻松生动活泼,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B.作为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的"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研究",引导学生阅读英文原著,培养兴趣和语感,从而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C.非高考中考科目的学法研究。这些科目没有了高、中考的压力,因而普遍存在不被重视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学科的生命力?生物组摸索出“自我培养激励成才”法、“加强实验指导读书”法。历史组总结的“比较学习法”,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创新”,在“创新中比较”, 力图通过比较教会学生学习。

          ③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抢占制高点”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直观了,同时又有助于加大课堂的容量,延长教学的空间。如作为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多媒体教学实验基地,以及其他学科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均深受学生欢迎。

          ④三抓四精两鼓励的策略──继承传统,发挥优势

          具有我校特色的“三抓”、“四精”、“两鼓励”的策略(抓全面、抓基础、抓改革;精心安排、精选习题、精讲精练、精心指导;鼓励任何微小的进步和成功,鼓励冒尖)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值得继承发扬。

          4、重视第二课堂的延伸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内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多年来,我校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提高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各教研组立足本组实际,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其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提高型,如数理化生奥赛兴趣小组,重在培养学生超前的自学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另一类可称为兴趣爱好型,包括各种社团活动、兴趣小组。重在激发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如语文组在高二年级开展每周一次的语文活动课,由学生自荐,提出活动方案,交全体同学讨论确定,学生自己组织实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很好。此外诸如课前的三分钟演讲、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自编课本剧、游园活动等。生物组则在生物园内因地制宜,进行食用菌栽培、花卉栽培、动物养殖等,使生物园成为学生课外活动最爱到的地方。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新世纪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团结奋斗,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去谱写壮丽的篇章.

                                    

                                    
标签:教师随笔 潮 平 两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把基础知识当饭吃(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海著名中学特色教育观摩考察汇报材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