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作文素材
阅读:516
标签:
作文素材
中国教育学走过沧桑百年
中国教育报 2003-04-24 舒 文
中国教育学的产生,始于何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不少人以为孔子的《论语》以及战国时期的《学记》,都是我国不朽的教育学名作,其中蕴涵着精深的教育学思想。但此种见解混淆教育学与教育思想的界限,没有对教育学的产生与教育学的来源两个不同的问题进行区分。
“教育的车轮一旦启动,速度便会不断增加。”教育的车轮,在中华悠久的文明史脉上,天马行空,纵横千年,留下了纷繁而又芜杂的痕迹。自燧人氏始,千古人物,木铎在手,驾车驱驰;从渔猎捕捞,至六艺八股,教育精髓更替变迁,却又传承不断。
甲午年的耻辱,惊醒了千年古国的大梦。教育的车轮也如梦初醒,放慢了率性的脚步。时代呼唤独立的教育学科。“巍巍上庠,世纪风云。”京师大学堂建立起来了,《钦定学堂章程》制定了,20世纪之交,中国的教育小心翼翼而又迫不及待地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舶来品的“教育学”,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以独立的姿态开始了它的行程。
中国的教育学,从一开始,便是举步维艰。百年岁月,在它经世未深的面容上刻下了饱含沧桑的皱纹。岁月是证人,历史是镜子,而《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是岁月的证人,历史的镜子。一百年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耻辱,充溢于字里行间;一百年的进步与落后,机遇与挑战,展示于笔尖纸上。
《中国教育学百年》,以逝去的百年为经,以教育学为纬,展示出了一幅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宏伟历史画卷。该书以史学的眼光,将教育学的百年历程,细细梳理,对每一个历史时期教育学发展的大致状况以及在该时期的基本范畴、概念、命题、论争等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介,并在附文中列出每个时期主要著作的章节结构。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中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逻辑运行轨迹。
作者是一个领路人,同时也是一个探寻者和解说员。在他娓娓道来的历史叙述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和通透的反思,让读者与其一起,驻足凝神,细细思量。叙史,则严谨平实,脉络清晰;为论,则笔刃独到,蕴含精义。没有史,论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论,史则成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没有了灵动的生命。梁启超、杜威……一位位前辈大师倘佯而过,消隐于历史长河;一场场推崇与批判,仍历历在目,声声在耳。正是史与论的结合,才成就了这部中国教育学百年鲜活的历史。
标签:
作文素材
中国教育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由大学生“课桌文化”看到的
下一篇:
“择校热”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产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