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147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案(教师中心稿)
xuhong
【自读导言】
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小说主题及人文底蕴。
2.初步了解小说风俗画般的美,抒情诗般的意境以及对少年世界的独特感悟。
3.揣摩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自读程序】
一、导入新课
1.由中西小说的不同特点导入新课。
2.简介萧红的散文化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二、整体阅读感知
1.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夏季,沙滩,一黑一白两少年。
2.本文侧重描写的是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
明确:环境。
3.小说的高潮在哪儿?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锣响了,白色鸟飞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精读导引,理解探讨
1.小说的开篇为什么引用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
明确:
第一, 引出那一个夏天(七月)的故事。
第二, 渲染一种感觉、氛围。
第三, 既然是回忆,必然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其中,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悲哀。
2.找出文中关于白色鸟的描写,体会篇名为什么叫“白色鸟”?
明确:“……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耀目的羽毛。美丽、安祥,而且自由自在……”
“白色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的象征。因此用它作题目含蓄隽永,引发人无尽的遐想。
3.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概述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悲剧的?
明确:一个夏天,两个少年挖菜、嬉戏、游泳,一阵锣响惊飞了白色的水鸟,这是个悲剧,一个“无事的悲剧”。夏天、少年、大自然,太美了,而象征“文革”的枪声响了,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白色鸟”是美好的,那是少年无暇的梦,那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切美之所在,然而这一切都被毁灭了—这田园牧歌般的一切,也因此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效应。
4.小说写了哪两个主要情节?为什么?
明确:小说两个主要情节是写“扯霸王草”和“划水”,这看似不经意的情节展现的是如生活般的平实,而在平实中却处处有张力,引发对少年与生活的思考。
5.小说描写道:“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急遽的流。粼粼闪闪。这是南方有名的一条河,日夜的流去流来无数美丽抑或忧伤的故事,古老而新鲜”。谈谈对这段描写的感受。
6.小说还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几句?
明确:小说描写了沙滩、野花、野草、野菜、田鸡、江水、水蛇、野蜂和蝉。让学生揣摩语言,体会风格。
7.你怎样理解“外婆”这一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文革”。
明确:“外婆”是一个从未正面出场的人物形象,她仿佛是“草蛇灰线”却又和当时的时代风云息息相关。她是个善良的知识分子,却惨遭“政治风暴”的袭击,她是少年心中的圣母,她从容不迫,笑对命运,是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因此鞭笞了那个时代的荒唐。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白色鸟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以身殉职的“非典”发现者(网友来稿)
下一篇:
以读为本 体验真情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