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599
标签:
教学论文
形式主义多 过年与评优质课
中国教师报 2003-05-12 陈进好
把过年与评优质课相提并论,真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把两者稍加比较便会发现,它们的相同点还是蛮多的。
先说过年。在我刚记事的时候——20多年前吧,家里很穷,八口之家吃饭都成问题,平时就连玉米面饼子也很难吃上,不用说水饺、白馍、猪肉之类的高档饭菜;穿就更不用说了,一年到头老是那身粗布褂子、裤子,到了冬天,只不过在里面再套上件棉袄、棉裤而已。就是这么穷,到过年的时候我们也能吃上几顿好饭,穿上几天新衣。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平时再穷过年也不能穷”。于是,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能搁住,母亲总是千方百计“留着过年”。因此,单纯看过年,我家比别人家穷不了多少。可是,年一过,又马上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甚至还不如原来。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就是平时的吃穿也比以前过年时好得多,可以说天天都在过年。然而,过年的水平也“水涨船高”,有些年货只当摆设,纯粹就是浪费。虽说不想铺张浪费,但也不想让别人笑话。于是乎,过年时形式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多。
再说评优质课。在我上学的时候,除了小黑板,老师基本上没有什么教学用具可用。就是小黑板,平时也很难见到老师使用,只有在评优质课时,才派上用场。久而久之,好像使用小黑板是优质课评选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几乎每个老师都用。不少老师还不只用一块,有的甚至一节课会用五六块。原来每堂课大黑板都被写得满满的,现在至多写一个课题,上课简直成了挂小黑板表演。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但效果只有我们这些学生最清楚。等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小黑板的使用已很平常,在讲优质课时,小黑板的地位逐渐被投影仪代替。有的老师为讲一节优质课,光投影片就制了10多张,如果每节课都这样,非把老师累死不可。后来,多媒体又代替了投影仪,工具是先进了,但技术没有跟上,于是出现了一个老师在台上讲,三四个老师在台下帮着拨弄微机的现象,真弄不明白到底是谁在讲课。虽然大部分老师不用多媒体照样能把课讲得很好,但不切实际的“必须使用多媒体”的优质课评选条件,逼得老师只好搞形式、走过场。于是,本应是评价老师真实教学水平的优质课评选,被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笼罩得看不清真实面目了。
因此,过年与评优质课就好比一对孪生姐妹,相似得很。当然,相似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比如,为了过年,一进腊月就开始忙活,为了一节优质课,要准备一两个月;过年要走亲戚,评优质课要“走”评委;过年时大人孩子都说好话,评优质课时评委、老师都说优点,不提缺点……
母亲曾经说过,年是过给别人看的,而我说,优质课是“造”给评委看的。现在,随着观念的更新,人们已不再注重年的形式,把过年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愿优质课评选也能揭下人为的面纱,让人们能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标签:
教学论文
形式主义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评价系统有空子“优秀”教师之伪
下一篇:
一位校长对办学理念的感悟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