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00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教师中心稿)
(  沾化县第二中学   李炳慧  )

      自主学练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做题练习中,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进行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呢?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认识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多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找出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为重点,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动力机制;教学偏重教师一方,过多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偏重于“学会”某个知识点,而忽略“会学”方法的指导。学生在严密的组织下,在全堂贯灌、练习题的挤压下,缺乏自主学练的时空,没有思考、探索问题的余地,学习气氛沈闷,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不强,因而自主学好练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2、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过程结构模式

      这一模式(见上图),首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练过程,为发展学生的主办者体能力,创造了必要的时空。其次,根据认知规律、掌握知识规律和情感规律,把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对教与学起着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和计价等作用,所以,教学目标确立得是否科学,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练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目前,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实际相脱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大纲、符合教材,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制定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精心安排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和提问,做到难度适宜,多方面考虑,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全面有充实的感觉。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爱,从而形成课堂合力。这样学生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去。此时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让整个教室变成他们学练的空间,培养他们自主学练的习惯。同时,也要及时鼓励、指导、督促。这样学生就把数学课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要学,由“被动”变“主动”。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东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预习了解教材,在上课时就能“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而且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

      2、课堂教学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

      教育家第斯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章节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挖掘某一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内容或是设计到该内容 知识的灵活运用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有关内容进行自学,对有关题型进行自练。

      变“传授”为“点拨”的另一个方法是抓住适宜时机,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讨论,最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成了巩固旧知识挖掘知识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在尝试、思索、讨论过程中得到培养。

      3、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扮主角,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练的兴趣和能力。

      课外兴趣小组不要一切都由教师来安排和组织,应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练习内容,自己组织进行确定解题思路,以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其自主学练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学德育现状及对策(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如何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 (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