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高考范文
阅读:1919
标签:
高考范文
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几点认识(论坛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602
老吕
今年全国卷作文一定程度加大了限制性,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比往年更能防止宿构。但如此拗口的一个作文题多少让人感觉有点弱智。
就这个话题而言,个人感觉能扣牢“感情”对认知的影响就差不多了,具体到亲疏可以简单处理,这就像去年的心灵的选择,重在选择而不在心灵。因为选择必定是经过心灵的。
就我所了解的学生的反应,普遍感觉就是有点出乎意料,尽管早就说会考寓言,但没想到考得如此具体。再就是平时准备的一些材料似乎很难用进去。
事实上一些材料还是可以用的,但需要对材料进行新的阐述。比如
1、《变化》这材料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上了洗衣作坊的女主管。于是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
逢上雨天,她担心洗衣作坊的衣服晒不干;逢上睛天,她生怕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
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您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睛天,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
天还是老样子,只是脑筋变了一变,生活的色彩竟然焕然一新。
本来是说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但只要对这材料进行适当的删减完全可以用到高考卷中。
2、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
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么热的天,还要他们抬着上山。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
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
罗素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此材料关键要点破罗素态度转变的原因,先前是对轿夫的隔膜后是交流认知然后体验
再比如去年世界杯黄健翔所说的对一件事的认识关键在于你的屁股坐在哪一边。黄健翔的话缘自韩国足球队的神话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评价。
还比如王国维的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等等。
从这作文题给人的启示是在考前押题猜题往往是徒劳的,作文备考关键还在于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搜集素材然后教给他们对素材进行多角度分析的方法。
(未经深思,顺口说说,请交流心得。)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602
标签:
高考范文
对今年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午睡半小时 考完别对题--高考期间五大注意事项
下一篇:
出考题,还是玩游戏?质疑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吐血推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