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作文指导
阅读:1736
标签:
作文指导
换一种眼光看抄袭的满分作文
华商网-华商报 2003-06-16 郭之纯
今年高考,海南一考生的作文《最美丽的鸟》,借猫头鹰和猫的寓言故事作喻,阐述了“感情亲疏和事物认知的关系”,获得满分。《华商报》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后,即有读者指出,该作文涉嫌抄袭,一时众说纷纭,其中不乏批评之声。
笔者把已经刊出的该生作文和所“抄袭”的原文相关部分进行了对比,认为:“抄袭”之说言重了;持此说者显然是对高考作文的“不得抄袭”原则理解过苛。
首先,不要简单地看待“抄袭”或引用。毛泽东的一些诗句,如“一唱雄鸡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就是借用古人的诗句,但这并不妨碍毛诗的意境和水准。最近牧惠先生经常重新阐述古人笔记故事,亦足见大家风范。由此可见,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立意;立意鲜明,说理透彻,引用的材料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就是好文章,能从老生常谈的故事中挖掘新意者,更是高手。
该生的作文虽确实引用了原文284字(作文中改写为211字)小故事的内核,但并不是完全照抄,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如他把“猫到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求他别伤害自己孩子”的情节,改为了“猫头鹰生了一窝小鹰,需要一个保姆,便请多年未见面的亲戚猫来照看”,这样在逻辑和内容上就比原文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确实很适合用来阐述“感情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这一主题。如此引用,有何不可?
其二,高考作文是“特殊时间”作的“特殊文体”,要求不能过于苛刻。高考作文的目的,只是检验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这既不同于学位论文,和平常拿去发表的文章也不同,并非一定要有不同寻常的内涵。短短个把小时,只能考出学生的基本功,而不必奢望其中能有多少“妙手偶得”的天成文章。
“作文即说话”,学生作文,能够做到明白晓畅的表达、恰如其分的说理是最最重要的,至于表达的是自己的独立想法,还是转述别人的想法并不特别重要———怎么能指望仅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深刻思想,并在很短的时间着笔成文呢?
因此,笔者认为:高考作文是可以这样写的,这种有分寸的引用,不能算是所谓的“抄袭”。不宜因此影响其得分。当然,这仅限于、也只能限于“高考作文”这种特殊文体。
标签:
作文指导
换一种眼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作文过早“流传民间”之忧
下一篇:
由满分作文涉嫌抄袭引出的问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