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371  
标签:教学论文
何时让学生远离醉的熏陶——谈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酒文化(网友来稿)
作者:musheng2290@sina.co

不知道您是否喜欢喝酒,我看了您的网上的一些有关醉酒的教案,都是沿袭了教师用书的说法,都以赞赏的眼光看我国文人的酗酒,连措辞也惊人地相象,如对陶渊明的醉酒,多以性格“放旷率真”来解读。我看了7篇《五柳先生》的教案,都对陶的生活大加赞扬,我很清醒地觉得,我们的学生决不能以那种消极的态度生活,可是,所有的教案,竟然没有一篇敢对陶渊明的生活方式提出质疑,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语文教学过分地求同,已经到了有失理智的地步。

您在教《竞选州长》的时候一定不会把“马克·吐温”的“酒疯子”、“酗酒罪”也看成是“放旷率真”吧!酗酒就是酗酒,并不因为你是文人就是“旷达”,不是文人就是“酒疯子”。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我们的教学有时显得很幼稚。

以上只是从“酒”的角度谈论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我的观点在已经发表在《中国教育与教学》的一篇论文上写得比较清楚。现寄给您看。

何时让学生远离“醉”的熏陶

——谈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酒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典文学中含酒的作品数不胜数。煮酒论英雄、贵妃醉酒、醉打蒋门神等故事已是家喻户晓,更有“无酒不成宴”、“酒壮英雄胆”、“酒后吐真言”、“何以忘忧?惟有杜康”等俗语。无论是梁山泊的草寇英雄,还是史湘云一类的女流之辈,醉起来似乎都有几分潇洒,几分豪气,甚至几分美丽。

没有哪样东西能像酒那样占据着中国人的生活,高兴时以酒助兴,失意时借酒消愁.很多人以敢于醉为光荣,以能灌醉别人为快乐,以酒量大为能干,官场中更有人“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的。人们都知道,饮酒过度会因酒精中毒而极度伤身甚至死亡,醉酒会麻痹神经,令人神智不清,导致滋事、车祸等事件的发生,酗酒的危害性日益显露。如今我们中国的父母们,包括那些依然经常“陶醉”在醉乡的父母们,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醉酒。可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酗酒,酗酒的学生还呈现低龄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今中国的语文教材中渗透了越来越多酗酒的内容,有些文章简直就是在进行着酗酒的启蒙教育。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请看看从初中语文新教材选出的部分例子吧:

第一册

25课《诗五首》

《过故人庄》(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游西山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30课《诗词五首》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第二册

25课《诗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0课《诗词五首》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

第三册 

24课《晏子故事二篇》“楚王赐晏子酒,酒酣”

26课《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29课《画蛇添足》“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第四册

25课《诗词五首》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醉花阴》(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

课后资料《把酒问月》(李白)“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30课《诗词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军置酒饮归客”

《语文实践活动·诗词寄慨 妙联抒怀·岳阳楼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表,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第五册

21课《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也”

22课《醉翁亭记》(欧阳修)

“饮少辄醉,而年事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0课《诗词五首》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渔家傲》 (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第六册

25 课   《诗词五首》  

         《汉江临眺》(王  维)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李  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浣溪沙》(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酒酣胸胆尚开张”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我国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仅酒精含量过高,而且“醉”得太多。有人说,这是我国富有特色的“酒文化”,让学生了解一下又有何妨?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些“酒文化”究竟向还是未成年人的初中生灌输了什么?

陶渊明“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可见酒有极大的魅力。古代的诗词名家都以美好的笔触写酒:孟浩然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农家生活描绘得恬静美妙,可见“好日子离不开它”——酒; 刘禹锡自述“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听歌喝酒,是非常好的享受;苏轼在中秋佳节彻夜饮酒,“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李白嗜酒天下闻名,他的诗,多处写到酒,“金樽清酒斗十千”,“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晏殊的创作灵感因酒而起,不然,怎会“一曲新词酒一杯”?就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东篱把酒黄昏后”。纵观初中语文六册书,无论是官场中人、文人墨客、隐士,还是书香门第的小姐,诗歌文章里都流露出对酒的青睐。这些信息能告诉学生:饮酒是非常好的享受。


展开全文阅读
酒是如此迷人,醉,自然是难免的了,所以,李清照闲来喝酒会“沉醉不知归路”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王维“留醉与山翁”。人平静时,可以醉酒,忧愁时,更多人醉。虽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借酒消愁的大有人在。柳宗元官场失意,在永州山水间“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也”。欧阳修遭贬,也寄情于酒,“饮少辄醉,而年事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陶渊明隐居,“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些 “醉”,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醉”的呢?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师在教学中求稳求同,统一思想、统一答案,使用统一的《教师教学用书》。令人诧异的是,《教师教学用书》对酗酒均持赞赏的态度,竟然没有一处是否定酗酒的。

例如: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课文说明”——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更是散漫放任,苦中作乐。总之,无论醉酒还是入梦,都是将自己的愁绪消融在山水中,求得对世事的遗忘。(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38页)

写宴饮,只“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八个字,尽述始得之乐。(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39页)

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疏放性格的表现。(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39 页)

*《醉翁亭记》“课文说明”——

“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年又最高”,又隐含一个“翁”字。两者合壁,遂有“醉翁”之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和“乐”是表象和实质的关系,“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化在宴饮之中。(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46页)

这里太守又一次闪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作者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47页)

*《诗词五首》的“课文说明”——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创作的,大都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212页)

如果是在平日,号称“酒仙”的李白一定会豪饮而醉的,然而今天,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初中语文第五册的《教师教学用书》213页 )

*《五柳先生传》的“课文说明”——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78页)

*《五柳先生传》的“有关资料”——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82页)

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教师教学用书》183页)

根据上述材料,“醉”是“高雅”、“率真放达”、“孤寂疏放 ”、“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无论醉酒还是入梦,都是将自己的愁绪消融在山水中,求得对世事的遗忘”、“ 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醉,是这样的美妙,我们那些大胆而又富有好奇心的学生们怎能不跃跃欲试呢?

中国的旧体制和愚忠思想曾令很多有识之士无用武之地,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或如屈原般自绝人间,或如陶潜般隐居山野,更多的借酒过着时醉时醒的生活,还以“难得糊涂”自我安慰。可是这些生活方式还值得现在的学生效仿吗?我们为什么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古人的醉酒的乐趣呢?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在涉及“醉”的问题上显得另类,这就是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文中的主人公被诬陷酗酒,“酒疯子”成了影响他竞选的罪名之一,我们也从中了解到美国有一条“酗酒罪”,对于“醉”的看法,中外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目前,韩国、日本、美国及西欧发达国家严禁向未成年人售酒,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人不准喝酒,这些国家的公民普遍以酗酒为耻。而在我国,许许多多的人依然对醉酒津津乐道,从官场到民间,醉汉比比皆是,酒广告铺天盖地,酒广告中,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如今也成了“酿酒专业户”酿出“孔府家酒”,连课本也引导学生接受“酒文化”, 解读“醉”的好处,引导学生去体验“醉”的乐趣,这种违背现代人文教育理念的现象应该引起中国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我们倡导与时俱进,呼唤文明与进步。虽然我国还没有定出“酗酒罪”,但有法规严禁司机酒后驾驶,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期间严禁喝酒。《中学生行为规范》里明确禁止中学生喝酒,很多学校严厉惩处酗酒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让学生远离“醉”的熏陶。古典文学中有大量“滴酒不沾”的佳作,让这样的佳作取代酒气冲天的作品吧!语文教材不断更新,《猎户》一课,因为赞美打猎英雄有孛现在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而被删除;那些醉酒的诗文能否删除?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教学论文 何时让学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由满分作文涉嫌抄袭引出的问题
下一篇:研究性写作浅说(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