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061  
标签:教师随笔
读蒙书随想(网友来稿)
山东   郭广蔼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汉]刘向

十几年来,我一直保持手不释卷的阅读习惯。书籍已经成了我生活的必需品,就想抽烟的人戒不掉烟瘾一样,一天不读书比一天不吃饭都难受。我读书很杂,小说、散文、人物传记,报刊杂志、教育理论书籍,只要见到的我都想办法借来或买来一读。即使不能一字一句的读,也要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其中我最喜欢读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且不必说先秦散文的博大精深,也不必说唐诗宋词的精妙绝伦,更不必说明清小说的引人入胜;单是读读中国古代的蒙学书籍,就使我受益匪浅。

蒙书是封建时代教育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儿童所使用的启蒙读物。可能是因为师范刚毕业当过几年孩子王的缘故,我对中国古代的蒙学书籍情有独钟。十几年来,一直不离我的枕边案头。一有空就翻翻,每次翻阅,竟然都有所得。

蒙书中流传最广,几乎家喻户晓的蒙学读物,当属宋代王应麟编的《三字经》了。相传“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诲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天球与赤刀,古代天子的宝物)。”的确,《三字经》是封建时代编得最高明,影响也最大的儿童启蒙读物。它采用三言韵语的形式,向小学生概括介绍了古代礼仪、圣贤故事和人生哲理方面的知识。其中《三字经》里讲的我国历史上许多发愤求学、终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如“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也很广。

有一次,我与我的外祖父谈及此书,他老人家不仅耳熟能详,其中的掌故还颇为熟悉,可见《三字经》不仅滋养了一代人。对此,我不禁感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课本,频繁的更换,恐怕哪一个版本也成不了经典。作为教材,还是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为好。尤其是充满人文色彩的名篇佳作,应该在中小学课本里保存下来,不应在修订时随便删掉。

有一次妻子问我,咱们初中里学的《乐羊子妻》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你还记得吗?《乐羊子妻》出自东晋范晔写的《后汉书》,被编入八十年代初期的初中语文课本。写的是妻子帮助、支持丈夫完成学业,立志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人的故事。可惜这么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已从现行的语文课本里删除了。如果这些课文能像蒙学读物那样长期的保留下来,那么,它们会像陈年佳酿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受益终生。

蒙书中另一本传世已久、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当属清代周希陶编的《增广贤文》了。人们对这部书也倍加推崇。有人说,学了《增广》走天下,读了《贤文》会说话。的确,这是一部语言既生动活泼又浅显易懂,且蕴含生动的人生哲理,读来发人深省的独特著作。这部书从古代文化典籍和民间俚谚俗语中提炼出许多名言佳句,给我们无尽的启迪。

如“晴空看鸟飞,流水观鱼跃,识宇宙活泼之机;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教育儿童对万事万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对自然现象的思考是多么的深邃。正如王安石所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求其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不少人认为让学生多读几本中外文学名著就可以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岂不知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体验才是学好语文的源头活水。《红楼梦》里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周总理也曾提倡“从无字句处读书”。无字书者,天地万物也。大千世界,日月星辰,芸芸众生,无一不是可读之书。

我读了《贤文》话没学会说,却深刻的感受到:在教学思想大变革的年代,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学生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离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妙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对学习语文来说,观察气象万千的世界,感悟变幻多姿的人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语文源于生活,语文表现生活,没有生活基础是学不好语文的。

对对联是当今语文教学中颇被人称道的一项内容。我曾经听过一堂对对联的语文公开课,人们对执教者独领语文教学之风骚的壮举赞不绝口。实际上对对联在封建私塾教育中是一个很寻常的内容。早在二三百年前的康熙年间,就有清人车万育编的《声律启蒙》一书问世。此书是一部深入浅出地专门教导儿童涉猎诗歌音韵格律方面的启蒙读物。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又如,“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这些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对仗工整的优美词句不知孕育了多少伟大诗人啊!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春秋时期就产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但为何这些年写诗的人少了,读诗的人也不多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新诗失却了诗的韵律美。而诗歌的韵律即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又是一些玄妙而又难以把握的东西。而搁置抽象的理论不讲,让儿童在《声律启蒙》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感受平仄、押韵、排偶的知识,无疑是古人的高明之处。

纵观历朝历代的蒙书,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字经》、《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外,实际上蒙学读物种类很多,还有《百家姓》、《千字文》、《小儿语》、《朱子家训》、《幼学故事琼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这些书为适用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都像《声律启蒙》一样,采用韵文的形式,合辙押韵,易学易记,于琅琅上口之余,学到有关伦理、天文、地理、文学、算术、自然、社会、民俗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也是蒙书能够长期流行、广泛传播的原因。

毋庸讳言,产生于封建时代的蒙学书籍,不免打上时代的烙印。他过多的颂扬忠孝仁爱、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明显的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因此前些年出现了袭其形式,易其内容的《新三自经》、《续百家姓》等书。传入校园的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等。但这些书就像仿冒名牌产品、续拍电视剧一样,难免有狗尾续貂之嫌,其作用和影响远不及原作的力量大。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使青少年学生批判的接受文化遗产,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继承。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当今的语文教学面对“褒扬的少,指责的多”的情况下,回过头来看看古代的儿童怎样学习语文,使用什么样的教材,对指导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是否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这是我读蒙书的初衷,也是我读蒙书的随想。

 作者邮箱: guoguangai@163.com

标签:教师随笔 读蒙书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四年高考作文题=四道“选择”题(网友来稿)
下一篇:影响教育中长期发展的三个问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