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059
标签:
教学论文
驳语文是什么及其反驳(网友来稿)
李陆
因为山人说话一向神神叨叨,不知所云,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本人今天权当一回翻译,如有不周之处,还望山人指正。
山人的语文观大致如下:
语文=(内核)文化+(外壳)语言
文化=(狭义)意识形态的总和。
语文又分“大语文”和“小语文”。“大语文”因为其内核部分(文化)无法把握,所以就只关注其外核算了,即所谓“语言表述”什么的。而“小语文”因为其内核部分好把握,所以要专注于文化。
基础教育=大语文=“语言表述”......(可得把“文化”挤兑干净再“表述”,如果一不小心把还没搞清楚的东西传达给了学生,可就罪莫大焉了。)
高中阶段=小语文=了解人类的一切意识形态。(可不要再搞什么“语言表述”,不然也太小儿科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也就免开了吧,因为语文已包揽一切意识形态了,还要那些劳什子干什么?)
统而言之,无非两点:其一,语文就是文化(山人在很多的帖子里陈述过这一观点,而且还自以为是一大发现呢)。其二,语文的形式和内容是可以彼此分离的(不然就没有基础教育怎样,高中教育怎样的说法了)。在此分别引两段旧帖回复山人,望今后少以这种似对实错、似明实暗、似近实远的东西糊弄大家了。
(一)你的“文化论”与所谓的“人文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揪住一点,不及其余。做学问既要统观全局,又要联系实际。“语文”到底是做什么的?其初衷不就是教人读书写字吗?当然,读书写字的同时自然也要悟道明理。因为文以载道,“文”者为水,“道”者为舟,水行不畅,舟行不远。如果真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够“至千里”而“负大舟”,基础教育最首要的任务还是要让他们在语言能力上积跬步,汇细流,千万不要相信那些空谈家的虚玄之说,让你的学生扎扎实实读书才是正途。
谁说语文不是交际工具?“语文”二字怎么解释?一说是语言文字,一说是语言文学,一说是语言文化。新课标正是取后说,说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针对“语言”而言,说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文化”而言,两句话互为表里,各有所指,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这两句话可是无数语文教育专家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再三推敲确定下来的,岂是我们随口便道就可以推翻的么?
(二)准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不仅将有利于完整地贯彻大语文教育思想,而且还将有利于科学地区分各年段语文教材的层次。无论是从整个人类的语言发展历史来看,还是从每一个人的语言积累过程来看,越是在起始阶段,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便越鲜明,越是到高级阶段,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便越弱化;而人文性特点正好与之相反,越在起始阶段越淡薄,越到高级阶段越厚重。当我们的祖先在龟甲和兽骨上艰难刻画的时候,其语言的工具意义比什么都重要,同样,当我们的孩子横撇竖捺开始习文断字的时候,他首要的任务便是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把字写好,把话说顺,而恰恰无暇也无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太多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悟。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忽略人文精神的灌注,当语文教育(这里特指课堂语文教学部分)一旦确立以工具性为主线的基本走向后,这条河里的“生命体”(人文因素)当然是越多越好。实际上,我国古代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已在这方面有过很好的开端,只是在西方语法体系传入我国之后,现代汉语文教育才逐渐背离自身特点而误入一条既非科学又不实用的“死胡同”。有人在这样一个关口当头棒喝,当然可以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但如果因为一时意气而矫枉过正的话,那无疑又将把我们的教育导入新的歧途。
(山人反驳:
可得把“文化”挤兑干净再“表述”
山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关注于毛,并不等于把皮剥掉。要掂着皮看毛。
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也就免开了吧,因为语文已包揽一切意识形态了
山人:博和专,并不矛盾呀!高考中的阅读题不也涉及到其他学科吗,甚至还有生物呢。去年高考作文,南京有个考生写的《赤兔之死》,不是得了满分吗?那可是地道的历史演义啊。况且,意识形态是不是涵盖了其他学科,还值得商榷。
语文的形式和内容是可以彼此分离的
山人:当然不能分离,但可以有所侧重啊。就象一件虎皮大衣,我可以把毛穿在外面,也可以把皮穿在外面;但毛和皮总还是在一起的。
你的“文化论”与所谓的“人文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揪住一点,不及其余。
山人:“人文论”哪赶得过我的“文化论”?羞杀我也。人文精神只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韩先生才是“揪住一点,不及其余”呢,与我何干?
两句话互为表里
山人:新鲜,大家看到过互为表里的东西吗?举个例子看看。
表就是表,里就是里,别搞虚无主义。
只是在西方语法体系传入我国之后,现代汉语文教育才逐渐背离自身特点而误入一条既非科学又不实用的“死胡同”。
山人:错,西方语法体系本身就是科学,只是科学常常与文化不能兼容。但不能否定科学,搞什么“三个淡化”。而最紧要的,就是解决兼容性问题。)
作者邮箱: wuhannanren@hotmail.com
标签:
教学论文
驳语文是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守财奴》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下一篇:
关于宜昌市农村中小学开设“收视课”情况的调查(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