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82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实验中学   钱朝霞

一、导入:出示课件: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欣赏大海图片“看了真想去”,教师缓缓道来——

看着眼前的蓝天、大海、椰林,听着耳畔悠扬、婉转、空灵的曲调,亲爱的同学,你那神奇的想像已驰骋何方?脑海里迸出的第一个字眼是什么?

同学甲: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神清气爽,忘却烦恼。

同学乙:美!我真想立刻去看看。

老师:知音啊!作者给这幅图片取名“看了真想去”,可见心有灵犀,对美好事物的感觉是相通的,今天,我们就试试大家对作文的感觉,好吗?

二、我发现大家都喜欢大海,换句话说,对大海都有感觉,咱们先来品品两位同学对大海的感觉、感受、感想、感慨吧!

好,先请李昆之同学倾情朗读她的《感悟<听潮>》!

三、李昆之朗读

感悟《听潮》

潞河实验中学 初二五班 李昆之

那是1929年的夏天,在一个小小的岛屿上,有一位文人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陷入了深思……几十年后的今日,当我面对着这词句柔美而又不非常华丽的散文时,我似乎感到了他对海潮的特别情感。

这篇散文有个看似平常而又非常诗意的名字,《听潮》。开始,我认为这潮起潮落的伟大只应用视觉来理解。而不然。海,不仅仅是一种景,或一种物。海,是一颗会跳动的心,是一个多愁善感又温柔恬静的女子,具博大胸襟又神秘无理的霸主……海是一位智者,他隐藏了自己的情感却又没法将一切都告诉一个知音;很多人爱海,却听不懂海的语言;很多人爱海,但看不懂海的表情;很多人爱海,可不会用心与他交流。但有个人会,他就是《听潮》的作者鲁彦。虽然他在文中描写了海潮的样子,但他不只是看到的,而是用心听到的。他曾说:“人生就像大海。”我同意,人的降生、成长就是涨潮;人的衰老、消失就是退潮,那被激起的,在海面上跳跃的白色浪花就是最具人性化的情感。鲁彦将自己的情感寄予大海,所以他会用心听海的倾诉,用心看海面的起伏不定,最终鲁彦将自己对大海的感情化作了一篇美文《听潮》。我也爱海,说不清的爱,甚至是一种“敬”。而此文所描述的海与我的所见、所幻别无异处。因此,我将自己对大海的“敬”分出一些给鲁彦,将自己对大海的爱分出一些给《听潮》。《听潮》中的海是活的,它不止跃于纸上,而是翻涌在每位读者的内心,因此,海的伟大,变作了平凡,不再属于大自然,而是属于每一个人,那就是人生,那即是情感,那就是主宰一切的自然之神!

四、生生互动答询

李昆之先谈谈自己的感受:喜欢海因而喜欢鲁彦的《听潮》,读着听潮,就像和大海对话、和鲁彦交心,那是我心中的大海,心灵的寄托,我写的文字也是从心中流出来的。

这就是李昆之的感悟,其他同学以为如何,请畅所欲言:

张洋:“我羡慕李昆之,她特有灵气,我只是想问问你文中写的海是你见过的大海还是鲁彦的大海还是想象中的大海?”

李昆之:“我觉得三者都有,只有你把真情倾注于海,海才会告诉你许多许多。我才会从文中理解鲁彦、理解他的大海,写出我的大海。

王菲菲:“爱海”和“敬海”有区别吗?

李昆之:爱的是他的形,敬的是他的神。

王菲菲:但你并没有细描他的形呀?

李昆之:这可能就是我的语言描写不到位,光顾升华感悟了。

王菲菲:不过“在海面上跳跃的白色浪花就是最具人性化的情感”这一句写的还是很美的,有情有景有理。

五、教师承转。

李昆之的文章写出了心中人性化的大海,人海合一,以海喻人,更多的倾注了“情”,有她独到的一面,真情为文,必有真实感受,你将对大海投入什么感情呢?

同时,她也在文中蕴涵了“理”——人生就是大海,可谓情理交融。所以值得品读借鉴。

    下面再请刘松玮同学深情朗读他的《深蓝的海》

六、刘松玮朗读,同学感悟并准备问题

深蓝的海

初二6班  刘松玮

很多人说人生就像是一幕戏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但对于我来说,人生更像是一股宏阔的海滩,各色人种在太阳的暴晒,海风的吹佛下,执著的等待着自己的海之瑰宝。

有些人以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为钓竿,期望能钓来和和满满,团团圆圆的浅水鱼,有些人以对权利的渴求为钓竿,希望能钓到能使他们平步青云,官场得意的深水鱼。有些人则以爱才如命的狂热和厚颜无耻的外层做潜水衣,偷偷潜到水下去掠夺那光彩夺目,熠熠生光的珊瑚,而有的人则充满着寻术刺激的心理,在岩石的夹缝和一尘不染的海滩上挖取奇形怪状的螃蟹,说到滩头。瞧,那有一群艺术家在堆垒着如梦似幻的沙堡……

如果这时你要疑惑的问我在哪儿,我,在那不远处的船坞,正在日以夜继的修建我心目中的舰航,我要远航!远航!乘风破浪,追寻着先人的遗迹,去追捕那世间永存的真理——白鲸,再过十年,一艘崭新庞大的捕鲸船即将出航!它是以科学知识为武装,历史文艺知识作雷达,和人类对真理不懈追求的船体构成了一艘完美无缺的知识之舰,它滴水不漏,任何暴风骤雨都难以撼动。它导航灵敏,能发现任何尖锐的暗礁和汹涌的旋涡,当然,还有那无坚不摧的捕鱼叉,平日可维持补给,必要是会给那白鲸致命一击。

我相信,经过五年,十年,或二十年的历练,我是会捕到我梦中的白鲸,满载而归,或是会无用功而返,缓缓归航,但是,我要说,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激动人心的的永恒,就算我没得到最终想要,但这期间大海也会送给我很多纪念品的,它们也同样美妙。

七、生生互动答询:

刘松玮谈感受:我喜欢海,我觉得社会也像大海,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生存的目标,都在“捕捞”,我自己的目标就是“远航远航,乘风破浪!”我觉得这样才有力度,才能体现我对知识真理的追求。

朱旭:你文中的“白鲸”究竟象征什么?

刘松玮:真理呀!

朱旭:那你怎么还向他致命一击呢?难道你要致“真理”的命吗?

刘松玮:(不好意思)这里考虑不周。


展开全文阅读
邓聪:我觉得文如其人,我看到了刘松玮一贯的执著,另外,比喻也用的巧妙,想象力强。只是语言有些生涩,不太好懂。

看来,锤炼语言不仅是文学家的事,人人都要做。力求简洁、准确、鲜明。谁能找找刘松玮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点?

张佳旭:“有些人以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为钓竿,期望能钓来和和满满,团团圆圆的浅水鱼,有些人以对权利的渴求为钓竿,希望能钓到能使他们平步青云,官场得意的深水鱼。有些人则以爱才如命的狂热和厚颜无耻的外层做潜水衣,偷偷潜到水下去掠夺那光彩夺目,熠熠生光的珊瑚,而有的人则充满着寻术刺激的心理,在岩石的夹缝和一尘不染的海滩上挖取奇形怪状的螃蟹,说到滩头。瞧,那有一群艺术家在堆垒着如梦似幻的沙堡……”

我觉得这段“有些人……有些人……”的排比概括力挺强,既形象又简洁,艺术家的“如梦似幻”也抓住了特征,只是全篇一喻是否有些单调?以致让人有隔膜,总觉得很虚幻,比如那只“知识之舰”无坚不摧,这就是真理的样子吗?

刘松玮:我在写我心中所想,我在心中为未来设计,至于别人怎么想我的确没考虑。

老师:刘松玮理性思维很强,眼界也宽,人生社会理想追求尽在笔下,也不是空洞的说教,文字表达见功夫,实属不易!当然,形象描写,实景描绘也不可少,尤其要注重细节,慢慢注意就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八、教师小结:大屏幕投影板书(见课件)

九、我们亲自来实践一下!请大家看——《坦然看生活》

(投出原文,教师朗读)(见课件)

十、同学们听完后悟到些什么,自由讨论、交流。

十一、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怎样看待“坦然”?

十二、学生各抒己见,思维交锋

意见一:坦然是一种大度的胸襟,是面对挫折的积极乐观态度。

意见二:坦然是一种麻木的心态,是不思进取,逃避责任的借口。

张佳旭:“我坦然,所以我心美丽,我心美丽,所以我的人生美丽”这句话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你看,他都和谁比呀:扫大街的、下岗工人,他如果和比尔盖茨、克林顿比,能坦然吗?

朱旭:这正是我们中学生还达不到坦然的例证,因为你有一往无前的冲劲,总想和别人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真正的坦然是人生阅历丰富,生活积淀雄厚之后的大彻大悟,有一种“禅境”,不修炼是达不到的。我觉得能坦然面对一切的必定是老者。

肖金:朱旭都成了哲学家了,我们何必想那么多,我们能正视名利、荣誉;笑对困难、挫折就已经很坦然了,我们试着与作者沟通心灵,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他的认识,学学他的文笔,理解他的感情,各领奇妙就足够了。

十二、教师小结:坦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你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屡败屡战,也可能成为你不思进取的托辞,自我安慰;还可能……究竟该怎样看待?请拿起你的笔抒写你“胸中之竹”,记下你此时感悟。这就是今天的作业,我拭目以待大家的佳作。

十三、结束曲:教师由封面海景转换投影《海日》图片,伴着背景音乐贝多芬的《命运》,激昂陈词:同学们请看,天空中只要有太阳,大海也可以熊熊燃烧,你只要用心的“阳光”去感悟,世界在你的笔下永远绚丽多姿!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像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请用心灵去感悟、用情理去抒发、用自己的笔去表达吧!

十四、美文欣赏 (学生作文选)

 作者邮箱: luhezx2003@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品读感悟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课改”与“人改”(网友来稿)
下一篇:思维品质——语言创新的前奏(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