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248
标签:
教学论文
打开语文教学之门(论坛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100
李研[转帖]
杨邦俊 [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近半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历程。蓦然回首,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语文教改为何陷入迷宫?带着疑惑我们审视了这些年来走过的教改之路,结果惊奇的发现:以往由于语文教学一直紧闭四门,足不出户,“抱着教材打滚”,所以改来改去,只能在一间房子里兜圈子。当前语文教改迫切需要打开长期封闭的语文教学之门,面向生活,建构开放的语言运用教学体系,才能走出迷宫。本文拟对这种教学理论进行构想。
1.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更要走出教材。我们在对语文学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后发现:语文学习的过程,从实质上说是获取语用经验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走进教材,才能让学生学到别人的语用经验;只有走出教材,才能让学生内化别人的语用经验。
以往语文教学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死扣课文,孤立分析;二是抛开课文,架空分析。前者将教材肢解,后者作空洞说教,都没能把学生领进教材。课文实为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作者的语用经验沉淀其中。语文教学若能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通过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深入作者思维的宿地,与作者一道神游、辩论,探究作者的思想方法,作者的语用经验也就被学生接受了。因此我们要求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沿着“披文(解读课文)—入情(品味感情)—入神(领会文思)”的轨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渐入佳境,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反向从教材中走出来,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化成自己的经验。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再孤立的作字、词、句、篇的分析,而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每节课根据课文特点,着重训练一个能力点,配套讲授相关知识点,以此带动全篇,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引入语文教学之中,让技能、习惯、兴趣的种子在学生那里着床、萌发、生长。举例而言,《我的小桃树》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出示自制的教学挂图,将文中小桃树在风雨中抗争的情形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到”作者当年写作中观察到的那种生活情境之中,然后再来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教学还不能就此作结。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写作前为何这样构思,写作中为何这样运思,让学生明白作者要写一篇文章表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感。但写作时并没有直接把这层意思表述出来,而是想到了要用一棵与作者有类似经历的小桃树来寄托,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融进这物里,通过它的表现来暗示。这样,作者的语用经验,也就被学生操在了手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曾经牵动过自己忧乐的某物,采用作者构思立意的方法写一段文字。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文字,也就从教材中走了出来。这里,从教材中走出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读后写”,它是技能内化的“舟车”,教师应该依照技能特点,灵活设计一些形式新颖,操作方便的语用练习,供学生在生活中操练,加速技能内化。上完《食物从何处来》,学生学到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在课外就自己身边的事物分类搜集词目,编一部微型词典。诸如《日用文具微型词典》、《常用家用电器小词典》、《家用坐具小词典》等,学生编写词典的过程,就是技能内化的过程。教了初中语文第三册读报单元,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了“标题新闻”,“消息”,“新闻短评”的写作知识。但这还只能算走进了教材。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校现有广播设施,通过引导学生自办广播站,把学生引出教材。教师不妨发动学生,广泛搜寻学校一周来的新闻,每人采写三条标题新闻,一则消息,写好一篇新闻评论。然后分小组进行编辑、广播竞赛。随着这一活动的有效进行,新闻写作、编辑、广播的技能,逐步被学生内化。我们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走进教材、走出教材两大环节,语文教学的效率必将产生根本性改变。
2.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更要走进生活。我们在对生活中的语用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后发现:语文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为生活服务,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教什么;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怎样教。
现实语文披有两张皮,一为课堂语文,一为生活语文,两张皮,两种面貌。一方面课堂上学生倾其全力所学的语文,拿到生活中才发现没有用处;另一方面生活处处又无时不在呼唤语文。学的不能用,用的没有学。课堂语文和生活语文极不协调。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过去语文教学一直背着惟教材才是语文的。语文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被视为“跑野马”,教材上的内容点点滴滴都不能放过。教学中教师不惜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硬塞给学生。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这种教学得失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教学内容,学生终生只在学习时接触那么一次。语文教学不作学法、文法指导,孤立的作字、词、句、篇的分析,学生学到的是一些生吞活剥的死知识。这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由此观之,语文教改单在教法这样的末节上做文章,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生活语文,调整课堂教学,缩小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放弃陈腐的文字游戏,革除多余的教学环节。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切切实实进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并且设法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把技能的操练引向生活,按照“课中学—课外练—生活里用”的线条设计能力训练系列。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从课文中单方面的挖掘讲点,而是兼顾生活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本着生活需要,课文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能力训练点。训练时也不仅局限于对课文内涵的挖掘和生发,而是以课堂为根据地,向四周的生活辐射,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例如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按照传统的教法来教就应该分课设教,从生字新词、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练习,逐一落实。改革后的教法则不将课文作这样的分割,而是从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和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需要出发,把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治学作为本单元能力训练的目标,整个单元统筹规划教法,单编课文分项实施训练。学习《我的长生果》是本项能力训练的序幕,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明确读书与治学的关系,激发学生读书做学问的兴趣。接下三篇课文教学则要教给学生做学问的具体方法,让他们初步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书目、工具书进行学习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带到图书馆参观,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研究题目,诸如《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出处小考》、《初中生学习的心理障碍种种》、《名人学习语文方法评介》供学生实践。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面向生活、走进生活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文,进行技能训练。让我们惊喜的是以往需要教师强行灌输的知识,这里学生在语用中不得不主动索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走进生活,才能步入佳境。
展开全文阅读
3.语文教学要构建大语文教学圈,更要让学生上圈历练。我们在对语文学习进行了多年的体验后发现:语文学习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历练和积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构建大语文教学圈,才能关闭“必然王国”;只有让学生上圈历练,才能走进“自由王国”。
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学生从最初在书本上接触知识到最终完全内化、变成自己的技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从表面上看是:知识—技能。其实这根线还只是一根粗线索,这根线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知识—感知—体验—练习—技能。从这根较为具体的线索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技能,中间的历程是异常复杂的。过去语文教学仅把眼光集中在这一过程的两极上,没有看到其间的中介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简单的方法,试图将技能一下子“倒给”学生,结果遭到规律的惩罚。语文教改要真正有所突破,就要在中介环节上做文章,设法优化语文学习的中间过程。知识由初步接触,经过反复历练到最终领悟、完全内化是一个滚雪球式的渐进过程。经验要靠在语用中一点一点的积淀,不可能一步完成,须要依赖大量的实践环节。过去语文教学极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省去了很多这样的环节,欠债太多,致使不少技能学生掌握不到位,须来日到生活实践中去补课,才能最终消化,严重滞缓了技能的内化速度,影响了教学效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把眼光局限于课内,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寻找新的天地。我们在对语文学习的外围环境进行了周密的考察后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天然场所。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大语文教学来开发这些环境资源,创建语言运用教学体系,最终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就是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放到语文课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的圈化的能力训练“驿道”,把语文技能放到这条驿道上,一站一站的滚动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方面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语用训练职能作用,精耕细作,为学生播下技能的种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的场境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使技能形成。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在技能训练中,以课堂为苗圃地,精心浇种,以校园为育林场,耐心修剪,以家庭为转移站,小心呵护,以社会为大山林,倾心培值,顺次完成技能轮训,促成技能全面内化。有了大语文教学圈,语文教学才能从无效中解脱出来,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只有让学生上圈历练,语文教学才能革除多年的痼疾,走上语言运用教学的正道。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真正出路就在于尽快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开展教学实验,迅速取得经验,形成规范。
只有打开语文教学之门,才能迎来真正意义的语文教学改革,本文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构想,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运作,还有待于作深入的探讨。古人云:“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藉此我们也向语文界的广大同仁讨教。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8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8年第10 期全文转载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6100
标签:
教学论文
打开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现代语文教学的困惑(论坛帖)
下一篇:
《愚公移山》和《扁鹊见蔡桓公》到底说了些什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