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学论文
阅读:753  
标签:教学论文
8月,背起书包去回炉 ——高考复读现象透视
                 中国教育报  2003-08-03  本报记者 刘华蓉

 

   随着新一轮高考和招生落下帷幕,又一批考生选择了复读。一些地方将高考复读班称为“高四”,在湖北一些地方,高考复读被称为上“高中本科”。 

  在全国,选择复读的学生也在增加。近年来,非北大、清华不上的高考落榜生和上线考生复读的越来越多,2001年,教育部取消高考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对大学生退学再次高考也不予限制,又出现了大学生回流复读再次高考的现象。2000年,北京市复读生不到2000人,2001年增加到5000多人,去年,复读生突破万人。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分析,由于今年考生分数比较集中,600分以上的考生又多集中报考几所名校,高分复读的学生可能还会增加。在上海,有人惊呼:复读生正在加剧高考竞争。 

  选择复读的学生增加,表明市场规律正在教育领域显现自己的力量,反映出考生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择。一部分高分考生希望通过复读考上更值得自己家庭投资的高校和专业,落榜的考生希望通过复读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选择复读无可厚非。 

  高分复读,冒风险争取更美好人生 

  最近,四川一名复读生考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的消息很引人注目,这位本已在某重点大学读完硕士并获得硕博连读机会的学生,在发觉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之后,选择了回到高中母校复读,重新参加高考,实现了上清华、学自己感兴趣的建筑设计专业的愿望。 

  选择复读的高分考生,大多是因为高考录取结果不理想而主动选择复读。想上理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是他们选择复读的原因。在上大学所需费用不菲的情况下,孩子上大学成了一个家庭最大的教育投资,家长和学生都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投资是否值得。在现实情况下,一个人所上的大学和所学的专业往往与他的就业前景密切关联,考生慎重选择自己想进入的高校和专业,甚至选择重新参加高考,也是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负责任。选择复读的学生说:耽误一年时间、多花一年复读的费用,如果能够来年考上一个好学校和好专业,毕业时更有可能找到一个好工作,选择复读还是值得的。 

  但令人忧心的是:据来自高考复读班的消息,相当一批高分考生在复读后成绩不能提高,有的甚至成绩下跌厉害。北京的复读班主要按照上次高考成绩分班,这些学生选择复读的原因大部分是想上北大、清华等名校,但今年来自高分复读班的情况显示:如愿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少,最多的一个班比例不足10%,有的高分复读班甚至一个考生也没有考上北大、清华,一名复读生去年考了597分没有上成清华大学,复读一年后,今年只考了425分,还不够北京市第一批本科线。 

  高分考生主动选择复读真的能够创造一个更美丽的人生吗?有教育专家指出:高分复读的风险比一般复读更大。北京市一位中特级教师在给复读生上课后分析说:高分学生复读之所以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他们过去可能就学习比较努力,尚待挖掘的潜力不大;同时,他们已经形成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不容易纠正;此外,他们心理包袱比较重,“非菖菖不上”的心态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更难正常发挥。北京四中复读班的一名教师也指出:高分考生要提高考试成绩更难。 

  低分复读,再吃苦只为上大学 

  北京市西城区一名考生在高考后主动向家长提出复读,他向父母“检讨”:自己这些年来学习不努力,所以成绩不好,希望父母支持,再给他一次机会。记者采访了今年参加复读的几名学生,发现,大部分选择复读的考生仍然属于被动选择复读:有的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上不了大学;有的是因为第一志愿填报不科学,实现不了大学梦,这一部分人身上也反映出高考招生方式仍然存在弊端。 

  这部分学生选择复读更大程度上存在某种无奈:上不了大学,看不到出路,只好继续走高考这个“独木桥”。选择复读虽然给了考生重搏一次的机会,但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的考生并不是全部。这其中,部分考生在复读一年后圆梦,上了大学,一部分考生可能复读几年也上不了大学。 

  像范进那样为了“中举”读了一年又一年的考生复读,反映出一种普遍存在于家长和学生中的价值观:上大学是惟一的出路。一些学生在复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的焦虑伴随着他们的复读生活。无奈选择复读的学生有的能够在一年里提高成绩,有的却很难。有的学生平时基础不错,此次考试失利,下次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有的学生原来学习不太努力,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潜力,通过上复读班,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也可能提高成绩。但那些原本学习吃力的学生,那些平时学习努力且考试发挥正常的学生,想通过复读大幅度提高成绩,会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家长要求下复读,自己没有想清楚,也缺乏学习动力,这样复读效果也不会好。 

  一个教复读班的教师告诉记者:在复读班,教师不用强调纪律问题,学生学习比较自觉,也比较努力。但很多复读生的问题在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很难提高。这位曾经在某公立重点高中任教的教师反省: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管得太多、讲得过细,恨不得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大部分学生到高三复习时只要跟着教师的安排走就行。这种教法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法掌握上的严重缺陷,而一进入复读班,由于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学生必须自己复习,要想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很困难,这正是很多复读生成绩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也因此,一些复读班在宣传中表示将实行和正常高三一样的教学方式,希望借此吸引学生。 

  对大部分复读生而言,选择复读就是选择了再过一次高三生活,而在复读班,学生的心理压力往往要比正常高三学生大得多。但是在记者了解到的大部分复读班,校方关注的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在授课之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很少,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未引起关注,也没有人关心,由于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都不佳,一些参加复读的学生最后仍然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 


展开全文阅读
  办复读班,争先恐后只因市场吸引 

  撇开复读对学生个人的影响不论,越来越多的复读现象引起争议的关键点在于:复读会不会造成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会不会造成对应届生高考的不公。不少人担心复读生占用公办教育资源,有的地方甚至传言高考招生将增加对复读生录取的限制。 

  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复读生占用公办教育资源的情况。尽管教育部规定:“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资源开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但是,复读市场的巨大利润吸引了不少公办学校,一些重点高中利用品牌优势,仍然通过各种形式举办复读班。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费收费标准是每人每学期350元,重点高中800元,而复读班一般一年要收上万元。 

  重点高中举办的复读班宣称由重点高中优秀教师为复读生进行辅导,很多复读生愿意进入这些学校的复读班。今年高考结束不久,北京一些重点高中门外就挤满了报名复读的学生家长。由于市场需求巨大,一些重点学校的复读班还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在今年高考中已经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在南方某省,有的公办高中免费招收高考上线的学生复读。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告诉记者:这些学校招收复读生不为利,只为名。尽管当地教育部门规定复读生不记入学校升学率,但因为高分复读生可能在下一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招收高分复读生已经成为一些学校提高办学声誉的一条重要经验。一名反映情况的家长说:这种占用公用教育资源的行为将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高中教育瓶颈在全国大部分地方仍未得到突破。有的公办重点高中只对名额极少的中考高分学生实行正常收费,记者了解到,某省一县重点高中对全县中考前10名学生正常收取学费,对录取线之内的其他学生收3000元赞助费;录取线外的学生要进入这所重点高中,要缴纳3万元赞助费。而这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不少农民子弟因为缴纳不起这些高昂的费用而失去上学机会。记者查问原因,学校负责人回答: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就是要向学生收费来维持学校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所学校对高分复读的学生实行免费。 

  复读生占用公办教育资源的现象在被限制的同时,民办教育资金更多介入复读生市场。精明的商人们早就瞄上了复读生带来的市场价值:在北京,有人估计,如果按照71%的高考录取率计算,北京有高考落榜生2万多人,加上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等其他想考大学需要参加高考复习的学生,如果按照一个学生一年10000元学费来计算,这里的复读生市场高达10亿多元。在湖北,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是33万余人,其中往届毕业生为6.4万人,除去几千名社会考生,复读生几乎占了考生的1/5。武汉的《长江日报》称:湖北的复读市场近2亿元。 

  慎对复读,理智判断之后再抉择 

  复读之风越来越甚,表明家长对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对改善高等教育品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有推动作用。但是专家也提醒:选择复读,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确定,随着高等教育多元选择的增加,复读并非惟一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师建议:高分学生再浪费一年时间重炒“剩饭”,还不如去学习新知识。 

  对大学生退学复读,有的人认为无可厚非,学生有权重新选择专业,退学复读是学生行使选择权的表现;有的人则认为会带来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不值得;还有人指出,大学生回流复读浪费了一个当年的高校招生计划指标,造成了对其他考生利益的侵害,不可提倡。在目前情况下,上大学不单纯是接受高等教育,也是考生为自己的未来所做的一笔不菲的教育投资。而在现在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中,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常常对所填学校和专业缺乏了解,高校与考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部分大学生退学复读,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如何更好地维护考生的利益,仍然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复读并非学生实现上大学﹑上好大学和好专业的惟一途径。随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高校的专业将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北京大学等推出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做法,也将使学生减少专业选择的痛苦和盲目。 

 

标签:教学论文 8月,背起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魏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简论(网友来稿)
下一篇:别轻掷一年的光阴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