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248
标签:
教学论文
在学生面前笨一笨(网友来稿)
郭春亮
老师是什么?长久以来被人们赋予了神圣的含义。古人曰:“学高为师”、“宛若圣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古今”。在学生心中他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完美的形象,并使得学生时时刻刻用心中完美的标准与自己的老师相比较,因而我们的老师也常以此自居,“以为天下莫己若者”。于是我们的老师总有这样一个习惯,在学生面前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怕学生不会,更怕学生瞧不起。这样的习惯产生了这样的一个后果:我们的学生相当顺从,若猫一般温顺,听老师的话,但动手能力差了,思维不活跃了,创新能力没有了。老师的自以为是将一棵棵的幼苗扼杀在襁褓之中,而老师的代劳又使得我们的学生彻底的失去了对知识的征服能力。
我想,我们应该在学生面前笨一笨。
在“教育园地里”,我们辛勤的园丁们确实有点把学生当作娇嫩的园内幼苗,精心呵护,细细浇灌,但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方面却缺乏同等的重视。杨振宁教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考试时马上能让美国的学生输得一蹋糊涂,但这种教育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灵活性,以至束缚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比起外国小朋友来,中国孩子更多些“乖孩子”,缺少独特的个性与自主、自立、自理的能力。
中国历来是座大学校,“敬先贤、尊古训、师大人、学经典”,“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每一个好公民都有一副虔诚的“学生相”,我们得天独厚的教化彻底泯灭了他们的野性与个性,越是文化发达之地,越是有效。有一个一直令人迷惑的问题,为什么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雄才大略、创立霸业的政治枭雄出自名都大埠,文化发达的繁盛之地,而是大多出生于穷乡僻壤的青山秀水之中。大概这些远离教化之地尚能保存点强盛的野性与未曾磨灭的个性。草莽——这才是诞生英雄豪杰的真正沃土。
联想我们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多有“园栽”的弱态,这也许是过去计划经济束缚过紧的结果,个体经济反倒表现出了某些 “野草”的强韧特征,灵活多变,经得起践踏,充满着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苇草。”可我们却教得他们没有思想了,只剩下“听话、乖孩子”
我们该扭转一下思想,改变一下这个习惯了。在学生面前笨一笨,学生问出问题,不要急于回答,不妨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分析这个题目,要问什么?怎么问?该如何作答?如学生问《季氏将伐颛臾》中“是社稷之臣也。”中的 “是”什么意思?我们大可不必给其答案,给了答案,学生们往书上一填,啥也没有了,要他们翻开字典,查一下,“是”有几个义项,每个义项有什么例子,每个例子又是何意,推敲一下词法和句法。而我们拿的这个句子当何解释,该选用哪个义项,……
再如,讲课文《雷雨》结尾部分鲁侍萍大哭着说:“这真是一群强盗!”并走至周萍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教学中可这样提问:文中的“萍”是不是编较中的错误,请联系课文说明理由?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沉浸其中反复探究,把握人物形象,联系剧情,了解人物的复杂关系和话剧的语言特点才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一来,一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习惯,二则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则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奋斗的过程中体味到成功的欢乐,而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情趣。
这样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更何况对资料的运用也加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老师说啥是啥。
但凡人皆有共性,对主动探求而得到的东西,往往比别人告诉的东西更有兴趣,有印象,然而主动探求又谈何容易,多年的教学习惯,往往是我们教师讲得兴致勃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对知识却是毫无兴趣,毫无探求欲望,当然,这与人的惰性有关,又与人对困难的退缩有关。高中语文课本,《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而“其进愈难”因而半途而废,导致作者“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没有发现真美。之后,深有所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而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何等精辟的概括。我们教学培养学生难道不是这样吗?几个简单的答案,就让学生停止在其上“遨游”, 多么的残忍,彻底抹杀了我们对学生的灵性的培养。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面对困难的经历,何来成功的喜悦。
是的,我们在学生面前该笨一笨了,它不是显示我们的无知,而是要表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对学生人性发展的重视,这是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示学生灵魂的有效途径。这样的学生将必然有良好的动手能力,积极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创新意识,这样,何愁我们的学生差,何愁没有诺贝尔奖,又何愁祖国不强大。
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当老师的是应该笨一笨了。
2003年7月
邮编:030401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中学
作者邮箱:
标签:
教学论文
在学生面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次成功的作文尝试课(网友来稿)
下一篇:
孤独的追求者——读《荷塘月色》品作者心情(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