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113  
标签:教师随笔
多情善感写文章(教师中心稿)
多情善感”写文章

黎星明

文章本是有情物,无情岂能作文章。情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是文章的第一要著,所谓“文以情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如其人,作家往往都是情感充沛的人,因而写出了感情丰富的作品,可见,作文者只有是个有情人,才能写出有情文。

而作文教学面临的实际是,学生总感觉作文时无材料可写,写出来又是无病呻吟(我曾将其归纳为三类令人不敢恭维的文章:一是无物之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一是无我之文:虚情假意,为文造情;一是无文之文:矫揉造作,故作华丽),甚至连自己也“不忍卒读”。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生活感受,或者说不会感受生活,或者说对生活缺乏情感。有作家说:“人生况味,对于善于感受的老年人来说,是一壶醇酒;对于善于感受的青年人来说,则是一杯香茗;对于不愿、不善感受的人来说,则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李鹏《感受》) 许多学生正是觉得生活平淡无奇如白开水,常常悲叹“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何才能觉得生活像“一杯香茗”,品之其味无穷呢?

 

一、品味生活——观察、感受、思考,

“多情善感”从中得来

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多情”即情感丰富,是观察思考的延伸,是生活积绽的内化;“善感”即善于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观察入微、入迷的结果。在学习中,我们要着力提高用心观察生活的意识,去感受生活的真情,从而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情人”。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处处留心皆作文素材,只是我们没有刻意留心罢了。如能像林黛玉般“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那必能“多情善感”。

生活虽然平凡,然而,“ 见过落红凋叶,不免有些伤怀;看到灿烂朝阳,不免兴致勃发;原先单纯平常的小桥流水,在眼中也多了几许涌动的愉悦、不尽的绵愁。 常喜欢静室独处,沏上一壶淡茶,去静静地感受,在沉寂中感受心灵的颤动。 春暖花开,大地一片新绿,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于是掸去尘埃,整装待发。 夏景宜人,百花争妍,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积极的参与,于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秋雨绵长,让人感到几缕莫名的惆怅。但透过蒙蒙雾气,点点金黄跃入眼帘,丰收的歌声送来耳边,稻谷的香气浸入心底,于是这壮美的秋韵便慢慢沉积成一种充实。 冬雪纷飞,万物隐遁。让人感受到寒冷,但惯于傲霜斗雪的人却自得其乐。冰雪诚然寒冷,却能燃烧勇士的热血。”“ 在悲喜深处只要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就能在痛苦中得到慰藉,在平凡中发现美丽。好比无尽长夜中的一点光,有人说它太渺小,不值一提;而懂得去感受的人却说它虽小,但为在黑暗中前行的人指引道路,点燃他们的信念。”(李鹏《感受》)的确, 感受是由生活馈赠的、永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何提高留心生活的意识从而产生生活的感受、生发生活的情感?

第一,要学会观察。元好问曾说:“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 没有对江边夜色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韩愈)”, 非入山甚深者,就写不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宋·郭熙)”, 非知山最真者,就写不出“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金·许古)”, 非观山最细者,就写不出“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龚焱《观察与作文》) 

因此,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客观事物,通过用心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理,从而激发情感。“真情”从“实感”中来,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例一:

高中第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作完自我介绍后,便布置了十天之后要交两篇作文:《语文老师印象》、《xx同学印象记》。

十天后,作文交上来了,内容五花八门,但都是学生观察的结果。

1、《语文老师印象》:

他,是我的老师。虽然只有二十岁,一开口,却显得那么知识渊博、见解不凡。

我,是他的学生。虽然已经十五岁,举手投足间,却还是懵懂顽童模样。

我有点惭愧,更有点庆幸……

我极想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他那深沉的外表下到底有些什么呢。

……

2、《xx同学印象记》:

我放下沉沉的包裹,在寝室门口打住脚步,长吁了一口气。一位同学跳下床朝我走来,满脸灿烂的笑容,特别是那双灵气的大眼睛,真像那清纯澄澈的秋水……

“你好,我叫冷冰,我来帮你。”

“冷冰”?真是“名不副实”呀!我差点笑出声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真真体会到他根本不是“冷冰”,敢直是“热水”。

……

两篇文章接下来就极力写他们十来天里对老师、对同学观察的结果,把人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作文讲评后,老师的一段话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课——学会观察。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感受人、事、物、理,品味生活的美,品味生活的真情,让自己成为生活的有情人,以充满感情的笔去描写充满感情的生活和充满感情的心灵。”

第二,要学会思考。观察离不开思考,观察只能捕捉现象,而思考才能抓住本质。要从生活的表象入手,思考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化情感。“深情”从“思考”中来,观人则思其性情,观事则思其本质。

例二:

校内曾有一口汇聚生活污水的臭水塘,终年发黑发臭,寸草不生,青蛙小虫都避而远之。后来,养猪的师傅弄来几蔸水葫芦放在塘里,一个暑假过去,满塘绿意盎然的水葫芦将一塘臭水和臭气遮盖严严实实,一簇簇紫色的花枝点缀在绿叶之间,煞是好看。

老师把学生叫到塘边,叫他们好好观察,细细感受,然后作文一篇。

学生们在塘边左看右看,议论纷纷。作文交上来后,好文章不少,除了描写塘中景色,还写到了水葫芦顽强的生命力之类的感慨。其中一篇名为《凤眼莲》的文章中写道:


展开全文阅读
站在这满塘绿色边上,很少动感情的我居然有些感动了。

水葫芦啊,我曾经看你在清清的池塘里舒展盎然的绿意,绽开娇美的花枝,那时候我一点也不感到惊奇,我一个猛子扎下去,把你顶在头上,做新娘出嫁模样,然后扯下你的花枝,恣意挥洒。可今天,看你在这臭水塘中铺展满塘绿色,绿叶间点缀如许丁香紫的花枝,把满塘恶臭遮掩得一干二净,将满塘清新的美丽奉献得淋漓尽致,我的心里涌起无比的崇敬和爱恋。你的生命是如此的伟大,你的意志是如此坚忍,你的性情是如此潇洒。……你不愧有“凤眼莲”这么美丽的名字。

在细腻描写满塘水葫芦美丽的景色的基础上,加上这一段文字,自然就有深度、有思想了。

第三,设置情境,酿造氛围,调动情绪,触发灵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所谓“身临其境,用情开导,自有一番感慨”。

例三:

秋天一到,衰草萋萋,落叶飘飞,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悲吟。然而,刘禹锡诗云:“自古悲秋常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杜牧诗云:“停车坐看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见秋天也有亮丽的风景。                    

老师对学生说,你去寻觅秋天的亮丽风景,作一文章。

于是有人写满山洁白的油茶花和那甜滋滋的花蜜,有人写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和中秋夜那一轮当空皓月,有人写公园菊展里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秋菊,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的美酒,有人写阳台上花盆里那枝鲜红欲滴的天竺葵,有人写田埂上那在瑟瑟秋风中傲然不屈的田菊花,还有木芙蓉,还有一串红……更有人写到碧蓝的天空、清澈的小溪、菜地里那满园翠绿的“春色”。特别有一个学生写到:在秋风中于马路上小跑、于公园中飞剑舞扇的男男女女,在秋阳下悠然小憩的老人和惬意嬉戏的孩童……不都是秋天亮丽的风景吗?

在特定情境中,进行有意观察,我们怎能不发现些什么,了解些什么?怎能不对平时习以为常的东西重新进行一番审视呢?

第四,反复进行观察与思考。法国大文豪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 和写过的特点。” 观察思考,浮光掠影、乘凉观月、茶后赏花式的浅尝辄止是不行的,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要做到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认识再认识,深思再深思,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浅层次低层次的情绪上升到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深入的观察、深层的思考、深刻的认识,将打开情感的闸门。而情感的闸门一旦被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例四:

学校附近有一年近五十的妇女经常在学校捡拾垃圾,身材粗短,长得歪嘴斜眼,穿着邋遢龌龊,很是令人讨厌。老师令学生仔细观察她,想一想从她身上是否可以挖掘写作的材料。

学生经过一步一步的观察,首先发现她是学校的义务清洁工。她将同学们乱抛的纸屑及其它尚可利用的垃圾拾掇得干干净净。然后又感觉到她的工作很有意义,变废为宝,净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功莫大焉。进而观察她的家庭,她的这份工作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意义重大,就是因为她捡拾垃圾,养活了她一家五口。她的忍辱负重,特别是她捡拾垃圾累了,坐在教学楼的花坛边,静静地注视着教室、注视着教室上课的师生的那个图景,让学生从心头感动了。

于是《拾垃圾的女人》的材料就丰富了,感情自然喷涌出来。

 二、采花成蜜——阅读、吸收、效仿,

“多情善感”从中学来

作家的优秀作品,是作家观察思考生活的结晶。阅读作家作品,是我们认识生活、人生的一大途径,也是我们培养情感、砺炼思想的一大途径。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讲的阅读优秀作品的重要性,以及阅读之于写作的意义。

张中行把阅读称为“采花成蜜”,可谓见地颇深。大量地读,可以比作蜜蜂的采花。读,为的是吸收。领会作家是如何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品味作家对生活抱何种情感、何种思想。读,是为了效仿。学习作家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方法,学习作家抒发生活情感、人生理想的方式,从而提升自己观察、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品位,改善自己观察、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形式,找到观察生活、洞明世事的方法和切入点,唤醒对生活与人生的热情,激发出对于生活深厚的情感,从而达到“成蜜”的效果。

例五:

读朱自清的《背影》,仔细体会作者描写父亲对儿子的深情爱抚和抒发儿子对父亲的深情崇敬。再回顾自己与父亲之间所有的点点滴滴,作一文章。

有一学生的作文《父亲》是这样写的:

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或许是属于那种最没有本事的人。成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却赚不了几个钱,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亲平日里沉默寡言,难得说几句话,唯一的嗜好就是抽烟,低价劣质烟。他没读几册书,却喜欢坐在桌子边,看我做作业。一边吞云吐雾,一边饶有兴味地翻着地图册。那呛人的烟雾让我感十分恼火,后来便有点深恶痛绝了。我不断劝父亲把烟戒了,父亲挪挪椅子,依然故我。我不由得恼怒万分。

高中录取通知书来的那一天,我没有一丝的高兴,父亲更显得沉默,烟抽得更凶,我知道他在为我的学费、伙食费发愁。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出门去了。很晚的时候他才回来,脸阴沉沉,坐下来拼命地抽烟,母亲问:“借了么?”“屁!”父亲一抬屁股进了睡房,母亲轻轻叹了口气。我的心沉入了漆黑的大海……

第三天,父亲又出门,晚上没有回来,母亲说:“给你挣学费去了。”我拼命地干活,汗水浸湿了衣服也无暇顾及,拼命地想忘掉读书的事情,但那张录取通知书老在我的脑海里转悠,赶也赶不走。

上学的日子一天天近了,父亲却没有音信。我的失望一天天地膨胀起来,心上心下,整天不安。

上学的头天晚上,父亲回来了,进门就嚷:“红妹仔,捡东西,明天上学去!”母亲疑惑地问:“钱有了?”“有了,挣了一点,借了一点,总算齐了。”父亲有些飘飘然的样子,似乎忘记了抽烟的事。

车上很挤,父亲一手提着被子,一手提着木桶,夹在人群中不能动弹,汗水流满了他的脸颊。不知走了多远,终于下去了几个人。父亲放下手里的东西,缓了口气。突然,他惊叫了起来:“钱丢了!”口袋翻出来,什么也没有。我的心仿佛死了。车厢里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有人说:“就是刚才下车的几个人干的,我看见。”“你怎么不说?”父亲急了。“谁敢啦。”那人回道。父亲一屁股坐在被子上,眼里闪着泪光,抱着头直叹气。我直想哭。

到了学校,我才晓得被扒去的只有百来块钱,其它的钱都藏在被子里,父亲连连说:“侥幸,侥幸!”父亲笑,我也笑。

第一次放月假,父亲也从打工的地方回来,照例又坐在桌子边,翻翻我的书,大概是看不明白,没趣地东张西望,不知所措。我突然发现父亲不抽烟了。“戒了?”“戒了。”看着他那魂不守舍的样子,我心里生出种可怜来。

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抽烟是父亲的唯一嗜好,如今连一点嗜好都被剥夺了,他该是怎样的痛苦呢?第二天一早,我从菜地里弄了点菜赶早市了,给父亲买了一条“芝城”。父亲笑了:“好女!”闻了闻,放进了抽屉。

校园里的梧桐叶子落光了,天气愈来愈冷了。

午饭铃刚响,父亲出现在教室门口,手里提着一包东西。

一件毛线衣,旧毛线织的。“你妈手粗,织得不好,你穿在里面吧。”

一双棉鞋。“工程队里发黄跑鞋,我换了双棉鞋,给你。别冻了。”

“好好读书!”父亲没吃饭就走了,他急着赶回工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突然发现父亲老了,四十刚出头的人怎么看都像五十好几!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此文正是模仿《背影》写成的,具有感动人的情愫。

可以说,当我们树立了强烈的观察周围生活的意识,也树立了强烈的将优秀作品作为自己写作范文的意识的时候,就将极大地激发我们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多观察、多思考,情感得到极大地丰富,思考的深度、广度得到极大地拓展,多情善感好写文章。

                       

标签:教师随笔 多情善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辨析近义词(实词) 段一飞鸿(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大傻论诗 :金庸武学与现当代诗人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