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34
标签:
教学论文
溯根证源,启思激学——浅析换词法在诗 歌教学中的运用 (网友来稿)
甘肃省景泰县第三中学 张万 海 邮编730400
换词法 ,指在一首诗歌的教学中,把诗眼或有利于理解意境的字词,根据训练的需要 ,改换成内容相 近或相反、意象扩大或缩小、色彩有变化的其它词,让学生在对比中 ,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性 ,深入意境,挖掘内在的思想情感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的作文修改意识 ,提高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深感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跨越时空和语言的障碍,尽可能和诗人的思维接轨,达到思维同知,理解意境,与作品共鸣。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实现,难就难在语言突破。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单纯地串释翻译,会隔裂内容的完整性,统一性,淡化作品的美感,破坏潜在的韵味,阻断未尽的言外之意。如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讲成 “抬头看见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思念我的家乡。”原来优美的诗歌韵味顿然消失,不但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反而让学生怀疑这样的诗歌是否值得学习。 换词法在教学中注重“诗眼”的突破。一首诗歌,要求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提供诗眼词语选择的可能范围(即供淘汰的词),调动学生的再造思维,权衡词语的优劣,推知诗人选定“诗眼”的原因和理由,这样以点代面,以点促面,进而整体把握诗歌的内涵,完成该诗的教学任务。
如笔者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为了更准确更迅速地让学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含义,把“长城”换成“小村”,“大河”换成“延河”,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连中低层次学生都能说出两者有大小之分,原词能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下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诗人对历代英雄的评价分寸,笔者把“惜……略输……稍逊……”,先换成“笑……全没……毫无……”,学生马上发现这种变动成了彻底的否定,不是作者的态度,老师乘势提出尊重同学们的意见,改成“赞……何言……岂论……”,学生也立刻予以否定,在这两非之中,准确把握了作者对历代英雄肯定中有批判的态度,比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
古代诗词一般字数比较少,诗眼相对集中,利用古人留下的《诗话》中的有关修改的资料,点拨一两个字,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当然也可以根据训练需要补充或改换。如杜牧的《泊秦淮》,怎样让学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明确诗人并非混同于其他醉生梦死的官吏是本诗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改第一句中的“近”为“进”,学生恍然大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这一方法仍然适用。如笔者在《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中,把原诗中的“大地”、“高山”、“森林”、“大海”四个意象换成“麦田、山坡、树林、大海”,学生说出了如下区别:(1)原词 意象宏大,充分展现了总理的丰功伟绩;(2)原词意象永恒,万古长青,象征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3)原词意象色彩丰富,暗示总理精神的伟大光辉。用换词法教学,费时少,收效快,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什么理解诗意 可以从换诗眼入手呢?
第一,符合认知规律,符合鉴赏原则。叶圣陶 曾说:“作者的努力既然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缀文者情 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怎样做到透彻理解呢?学生是难以 直接从浓缩凝练的诗歌定型的语言领会 到作者旨趣的,因为这些定型的语言大都达到完美的最高境界,如果换用别的词,而这些未被诗人选用的词,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原词相比,一定处在表情达意的初级阶段,这样“沿波讨源”,就可以变难为易 ,化深为浅,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拔高,最终理解意境 。
第二,换词法符合作者创作实际。从诗歌来源看,古人写诗,特别讲究语言的推敲和锤炼,“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一字未安,绕室终日。”的苦吟苦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追求,造就了今天我们诵读的字字珠玑的 一篇篇佳作。洪迈《容斋随笔》中说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先后换了十多个字,才选定了“绿”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诗人选用的字,一定能“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文心雕龙·章句》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声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要理解“篇”意,必须从“字”入手。
第三,换词法符合大纲要求。《大纲》规定:“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换词法,实际是模拟原创作过程,等于让学生经历了写作、修改、欣赏的环节,学生获得的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和理性化的技能,一个思维形成的轨迹,从一个较高层次理解文学作品,不仅收获“是什么”,更主要得到“为什么”。
实践证明,用换词法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情绪轻松愉快,理解意境快捷准确,一扫学诗的为难心理和低效现象,做到了读写结合、知能结合、思维训练与语文素质整体提高的理想效果。
作者邮箱: zhangwanhai5@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溯根证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简单、实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新手段(网友来稿)
下一篇:
中考语文知识点追踪分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