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138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挖掘教材名篇中艺术美的意境


       

      钱华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偏重于再现的叙事类,二是偏于表现的抒情类。

      偏于再现的叙事类艺术,侧重于客观具体地描写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着力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典型。例如忠贞刚烈的刘兰芝、命运凄惨的琵琶女、爱财如命的葛朗台、愚昧麻木的祥林嫂等等,对这些形象的把握,可以调动学生的同情、厌恶、赞美等情绪,自然地与过去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使审美主体(学生)沉浸在浓烈的情绪氛围之中。

      偏于表现的抒情类艺术,一般没有情节描绘和性格刻画,而是侧重于作家主观情志的抒发,以创造真切感人的艺术意境为目的。本文重点想就某些偏于表现的艺术名篇如何从艺术美意境挖掘的角度来简要谈一些教学体会。

      挖掘意境首先是要善于挖掘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因为这是作家创造意境的基础,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可以是一物之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所言的“春意”本是不“闹”的,然而红杏爬满“枝头”,便仿佛显出“闹”意来,所以正是这一“闹”字使形象生动传神,“境界”全出。其它诸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岸”、“数只船横渡口”等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这些几经锤炼或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的动词,我们很有必要仔细揣摹,才能让学生体会所传之神。传神之形象也可以是一物之形。如刘禹锡写莲“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仅形态逼真,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莲的内在神韵来。以形写神,突破一览无余的有形实体的局限,创造出蕴蓄深厚的景外之意,味外之旨。如果我们能通过“形”的分析使学生领悟到深刻的哲理与无穷的意趣,才真正了解了作品的神韵。其它,诸如朱自清笔下的白杨树,壶井荣的蒲公英等都可以通过由形及神的分析,去把握美的意境。当然形象的生动传神不仅止于一物之动,一物之形,还有可能是作品所营造的画面具有令人怦然心动的效果。这主要是作家把他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进行完美的组合。所以对于此类作品,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组成画面的各意象所包含的意蕴,再现它们组合所营造的画面,提示渗透于其中的物象的立意。例如《过故人庄》诗人选择的意象有绿树、青山、场圃、桑麻、酒、菊花和一对友人。这些意象均是农村田园中常见的,最能体现田园生活的朴实的美来,经过诗人的排列组合,在我们面前就展现了一幅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的朴实田园生活画。透过这幅画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朴质和谐与安宁。作家总是要寄“意”寓“境”之中的,总力图能找出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我们只要把握住那活脱脱的形象、画面,总是能挖掘出作家所要寄寓的无限深广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神髓韵味。

      其次,要善于挖掘能融“情”与“理”为一体的“意”,“意”是作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必然包含着作家浓郁的感情浆汁的。只有当这“意”符合“情”(与人民、与时代相通的感情)与“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在作家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统一这一条件时,作品的意境才能开拓得更为深远。因此,优秀的作品总是情与理的完美统一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读者的心弦,激起他们的艺术联想,进入广阔的艺术天地。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短短20个字,却开拓了一个广阔深远的意境,这里除了形神兼备外,更重要的在于“情”与“理”的统一了。又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用“冰心”“玉壶”这两个简单意象叠加起来表现自己对洛阳亲友的真挚感情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纯洁的情操。而这种感情正是基于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认识之上的。如果我们能这样去挖掘,同样能理解美的意境。此外,作家在创造开拓意境时,总是从无限广阔的艺术天地中寻觅最能表情达意的艺术语言,如各种表现手法、修辞方法的使用。我们若能从艺术手法着眼,必能有助于意境的深刻挖掘,下面略举几例。

      ㈠从摹形、绘色、绘声的表现手法中挖掘意境美。眼睛耳朵是人类的两种主要的审美感官;形体、色彩和声音是构成形式美具有审美意义的三种自然属性。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音乐感的耳朵与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很为重要,这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贯穿渗透。例如茅盾名篇《风景谈》中总共展示了六个画面,几乎每个画面都能构成一幅绝妙的艺术作品。如第一个画面“沙漠驼铃”,这里有构成形体美的线条:地平线上的“黑点”、“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昂首阔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有构成色彩美的颜色的和谐搭配:在“纯然”“茫茫一色”的沙漠里,一队黑色的骆驼,一杆长方形猩猩大旗,这种形态(点线面)、这种色彩(黄红黑)组合成的画面的确是庄严与妩媚,确实能体现出“风景”的特有内涵来。绘声是对音响的描写。比较简单的天籁之声,可以直接摹拟。比如“萧萧”像马鸣,“唧唧”之像机杼声,“嘀嗒嘀嗒”为时钟声,但有些声音专用象声词或简单的形容词却不足以表现其精妙,特别是音乐声,是故诗人或作家常借助于贴切奇妙的比喻加以摹拟。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的精湛奏技,第一句用急雨比喻粗弦的低细绵密。当粗细弦交错杂弹时,音响互为补充,使人听起来象大大小小的珠子在玉盘滚动,清脆悦耳。“间关”两句形容琵琵声一时象莺语从花底下发出来宛转流畅,一时象缓慢的泉水在冰下暗流,幽咽低沉。接着声音变得又像冰泉水那样冷涩。到后来,弦丝似乎凝住不动了。令人沉闷的静寂过后,突然迸发的乐声像是银瓶顷刻破裂,水浆迸射;又像是铁骑突出,刀枪齐鸣。诗人写到这里,真是将音乐与诗融成一体,演奏者沦落天涯如泣如诉,如怒如慕的情思与诗人同情她的不幸遭遇的痛楚心情,全部通过音乐把诗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若能结合音乐教学把《琵琶行》的音乐带进课堂,不仅让同学们有机会感受到古典的高雅艺术,了解祖国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把诗人所寓以的感情挖掘出来,可谓一举两得。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为了体现出故都秋之“清”、“静”、“悲凉”,只选取了皇城人海中一栋破屋,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底下,朝东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意。”寥寥数语,从形、音、色三方面来描写院中见到的景象,渗透了浓浓的秋意。


展开全文阅读
      ㈡从作者虚实隐现的艺术处理中挖掘意境美。实是直接性的形象描绘,虚是间接性的内在寓意,实中有虚,虚处见实,虚实并生,相得益彰,就能通过有限的个别形象开拓无限深厚的“意境”来。巴金的《灯》中,由眼前的灯到回忆中的灯,是实写,以露为胜;而“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俳徊,它被噩梦引入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这几句由实转虚,把眼前之灯虚化,从而提示了“灯”的储蓄内涵来,突出其象征义,就是以隐为主。文章又继续出发,虚写古代神话,实写现代故事,这样虚实相映,古今参照,使文章内容显得更为深刻。

      ㈢从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中挖掘意境美。最佳的修辞方式适合最好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荷塘月色》中通感、比喻使意境更显素淡朦胧;《天山景物记》中映衬手法的运用,直到烘云托月之妙;回环动听的叠字,在许多诗文中广泛运用。朱自清散文中就爱用叠字,古典诗词中则运用更广,它或能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能造成一种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挖掘此中真意,更能领悟意境之妙处。其它如排比、双关、对偶、夸张等均能从不同方面挖掘出无限的意境来。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对意境的开拓艺术颇丰,不仅有通感、比喻、拟人、叠字等修辞手法,还通过动与静的映衬来丰富意境内涵。先以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提示全文之旨。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心里的颇不宁静。继而又写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联想到江南采莲的“热闹”,含蓄揭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作者于动与静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与处理之中,通过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表达出自己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与这样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的罪恶愈重,人们对罪恶的仇恨愈深,对幸福、安宁的向往也就愈强烈。可见,分析各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必能有助于挖掘出广褒深远的意境来。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对作品形神兼备,情理统一分析的基础上,再从艺术手法运用上进行挖掘,必能让学生感受到境界明晰而意趣无穷的美的意境,醍醐灌顶似地领受美学教育。

       

      
标签:教学论文 如何挖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抓住契机,促成班风学风的形成
下一篇:引导、参与、竞争――浅析“新风岗”值周制在群体工作中应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