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11
标签:
教学论文
学习陶行知,投身课程改革(网友来稿)
梁万年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继承陶行知的思想,研究过的人说,在陶行知思想里,至少有49个专题和专门的方面,都可以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思想相联接。那么,陶先生有哪几个思想,最需要在今天重新学习和领会呢?我认为有四个。
1、重行的思想
陶先生倡导要“重行为,重行动。”陶先生之所以将名字由陶知行改为陶行知,就是因为他认为行比知更重要。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认为行动是祖宗,思想是父亲,孙子才是创造。这句话正确地提示行动、思想、创造间的承接关系。因此,他提出“在劳力的基础上劳心。”陶先生说:“劳心在劳力之上,不行动是不能有坦诚思想的,你必须教学做合一”。
2、实验的思想
他在1946年6月曾意味深长地说:“对生活教育,我不反对有人做理论研究发挥他,但绝不遗憾没有完成的东西。我没有时间写一本书,就连一篇短文章也没有时间多写。如果不信,你死得早,只要你真的有些思想,自然会有后人替你整理出来。”陶先生是杜威非常重要的中国弟子之一。杜威先生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一是实验认识论,他认为认识要靠实验产生,认识是在实验中产生的。二是实验伦理学。他认为伦理学要靠实验产生。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实验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实验很重要的价值。特别是今天的课改,一定要用先做实验的方式进行。
3、创造教育的思想
他说“什么叫创造呢?创造就是敢探未发明的心理。即是创造的精神。”他指出:“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些创造力,使它长得更有力量。”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陶先生讲的六大解放。他强调教育要使学生头脑解放、手腿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二是陶先生讲的“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陶先生的学和做要合一。四是陶先生讲的实验就是创造。他认为创造的本质在活泼泼的生命,创造的本质在活生生的愿望,创造的本质在于火一样的热情,创造的本质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命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4、生活教育的思想
生活教育思想是贯穿在陶行知所有的教育思想之中的。陶先生曾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对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陶先生提倡的重行的思想、实验的思想、创造教育的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的根源,在于陶先生的伟大人格、伟大的情操。如果陶先生没有伟大的人格、伟大的情操,就不会有上述四个思想。他曾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因他是真人,他才爱满天下,才有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情怀,才能爱学生、爱人民、爱祖国。
新一轮课改就是要使课程回到生活、联系生活,回到生命、关爱生命,回到学生、联系学生、关怀学生。要做到这一点,中学教师就必须想一想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们给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学生需要的;我们要想办法关心他们的情感,关心他们的能力,关心他们的品德。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依然是主持者。如果都是没做主持者,跟着学生跑,学生要什么就做什么,什么都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所有需要,那将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大家可以想象。
课改的原初精神,是一个道德的精神,是一个道德的追求。课改追求的是今后中国的青少年在创造力上是蓬勃的,在道德上是完善的。因此,我们培养的人不应该是一个有高创造力但又很缺德的人,也不应该是一个有高道德但又没有能力对付社会的人,而应当是一个有“对生活充满着新意,充满着向前做更好一点”的创造心和有一个朴素的道德心的人,要实现这一追求,中学教师就要力求通过研究新课改,把握新课改精神,充分利用新课改来发展自己。那么如何发展呢?
我认为,科研是发展教师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因此,要学校制定比较透明的学习政策,把训练和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培养的目标。
要鼓励教师善于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其精髓就在于使教师能够运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面对成绩,要会分析是在怎样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取得的;面对不足,要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主观原因,哪些是客观原因。有价值的失败能使人产生顿悟、透过表象而看清事物本质。从一定程度上讲,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其价值并不亚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
要教育教师在“做中学”。一般认为,教师需要三种知识,即: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也就是经验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师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学科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教学有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边缘交叉科学方面的知识。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有: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著;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专家合作进行实验研究;教师针对实际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美国教育学者埃利奥特提出“教师应成为行动研究者”。他认为可有两种方式:第一,教师将研究者提出的方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先于教学策略的变更,即“思先于行”。第二,教师针对某些问题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监控、评价,教师最初对问题的理解可望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修正和改进,即“以行动促思考”。
教师可以在“教育中”研究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紧密相关;也可以“通过教育”研究教育。通过研究来检验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检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设想和办法是否有效;还可以“为了教育”研究教育。教师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主动去研究教育问题,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加合理、有效。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工作,着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学习陶行之,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在强化教育创新的时代,教师的创造,首先是发现生命、关注生命。如果把那种生命展示的可能性,教师创造出来了,教师就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
作者邮箱: liangwannian@tom.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学习陶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小议“研究”与“探究”(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门槛(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