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494
标签:
教师随笔
论新课标下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设计原则(教师中心稿)
作者 夏语
【论文提要】
不同国家之间的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在于各国的教育之间的竞争,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焦点。当前,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提出,使我国在基础教育中轰轰烈烈地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开展课改,素质教育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着。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语文教育做为我们国家根基的教育,如何在新一轮课改中,凸现出它的排头兵的作用呢?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在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端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新课标下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提出了创新教育模式的五原则。
全文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序言,简要阐述了创新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二:分析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简述了当前教育的弊端与当前教育界掀起的第一轮课改,指出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开展是必要性。
第三:提出创新教育模式的五原则。 这五原则分别是民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培植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五大原则的提出,主要围绕着在当前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师生关系的转换、学生学法的改变等而展开的,目的通过五种模式的尝试与探索,让教育能真正地围绕素质教育这一终极目标而进行。
第四:结语,再次强调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得以开展的关键。
【关键词】
新课标 ;素质教育;语文;设计原则;模式
一、序言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坚持教育创新,用创新精神推动教育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探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这一表述,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先进性、针对性。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高素质人才,致力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语文学科自然也责无旁贷。
二、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新课标”的提出
真正的母语语文教育,本质是以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为表征,以培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精神为根基的教育,而我国的语文教育中,最最缺乏的就是人真实、自由的精神,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无论从大纲还是到实际测评,都是力求统一,禁绝个人语言、多元解读,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
师生的表达:有大体统一的套子;
主题统一要求:大都以理想、爱国、奉献、积极、上进为主;
选材统一要求:写人,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为或工农兵为主;写物,青松、石子、小草等为首选,它们的一致特点是,坚强、普通、平凡、顺从、听话、不求索取、默默奉献。教材上的动植物几乎很多带有过强的政治色彩--如燕子,是《海燕》,迎接暴风雨,是无产阶级战士的象征;松树,《松树的风格》,是奉献者的象征;杨树,《白杨礼赞》中是北方农民和民族的象征;《天山景物记》《风景谈》也带有极其浓烈政治色彩。写青松,要想先烈;写石子,要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春雨,要想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要想解放军等等。
北京市教科院“小学课堂教学更新观念”课题组调查了十几所小学,发现在学校感到“不快乐”、“不爱上学”、“害怕上课”的学生占半数以上。①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连语言最风趣幽默的、读起来很有趣味的鲁迅作品,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也成了中学生不喜欢的对象。《羊城晚报》发表一篇题为《鲁迅缘何成了学生“公敌”?》②的文章,反映了这种严重的现象。于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言:“语文学科是最开放、最具创造性的。……现在统统变成一个模式,把语文教学搞得一潭死水,学生的创造性、灵气都被被磨掉了!……我们整个教育到底是培养人,还是公公培养知识和技能?我觉得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淡化了。”“倘若语文不再改革,我们对不起学生,对不起家长,也愧对民族、愧对祖国,要负历史的责任”。③这些事实,这些肺苦良言,确实道出了我们语文教育的悲衰。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1年秋季在全国开始设立8个实验区开展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就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为语文教学、学生素质培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更强调“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④。在新课标指引下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各方面都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一终极目标作出了创新式的变化和要求。
三、语文教学新模式的设计原则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如何把新教材用好用活,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呢?建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在教改实验区中,许多一线语文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投入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语文新教学模式的设计策划之中,作为教改实验区的普通一员,下面对设计新模式可遵循的原则,谈一点浅陋之见:
(一)民主性原则: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⑤尤其是以班级形式存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能否形成。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几乎都强调了这一点。如,霍尔曼列举的九项阻碍创造才能发展的因素中,有五项与之有关:(1)强迫依从,课程完全依从教师的决定;(2)权威,禁止自由学习,强制儿童只能依指导而行;(3)嘲笑的态度。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予以讪笑。(4)教师的固执,使得学生不敢表示异议。(5)反对异常人格,学生不敢有不同风俗习惯的表现。⑥托兰斯也指出,“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能不放弃自我的独特行为,去顺从大众,迎合别人”,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奥斯朋在研究中指出,“企求一致,阻碍了创造力的趋向”。在我国,由于历史传承因素,师道尊严一直被公认为天经地义,课堂里严重地存在着这些阻碍因素。
展开全文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正如加拿大 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所说的:“教师所关注 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 知识,而是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 路的环境条件⑦,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淡化 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 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 的对话进程。这尤其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正如 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实质是确认学生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之一, 故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民主性之一要求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改变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决定你服从的师生关系,放弃长者的种种威压,不再求全责备,能容许学生有不完满甚至错误的表现,不再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民主性之二意味着全体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无论他们的智力水平与心力水平有何等差异,都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人格尊重,都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都可以得到鼓励与赞许,而不是在分数所定的三六九等中备受压抑,失意落寞,不会因分数的暂时落后和学习的一时困难而遭受歧视和嘲笑。民主性之三指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现、培植、张扬和发展。一个扼杀个性、排斥多样性、压制标新立异、禁止自由想象的环境,一个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是极不利于创造思维存在和生长的。学校和社会衡量学生的标准不应是简单的量化分数,不应是铁定的统一的模子,学校教育的目标也不应强求一律,而应该是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充分显示与发展。在这样的“以人为本”的宽松环境中,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从而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课堂上,教师绝对占定讲台的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而且,越是落后的地区,满堂灌越严重。评价一节课的优劣,着重依据教师的知识拥有量,自我表演的精彩度来衡定。课堂里,过多的是教师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似乎只有细讲,学生才能领悟,不讲全一个知识点都放心不下,面面俱到,不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实际参与很少,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了等分析、等答案的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
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学设计者明白,教学中的一切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改变注重过于周到繁复指导的状况,改变授予标准答案而无视学生个人体验的状况,应该让学生有极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使他们不仅能明确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运用自己的脑髓,拿出眼光,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事物和自我的超越。
简而言之,主体性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课堂的主演转到幕后,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实现师生‘双向参与”’的群言堂。” ⑧
(三)变通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课堂,更需要灵活和变通。首先是使用教材的变通。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既要吃透新课标的精神,研究教材编写的意图,又要实现对教材的合理取舍,不被教材所牵制,不把教材、练习当死的任务、当负担来完成,而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处理教材的力度、深度。尤其是新教材,由于语文课外读本的出现,使阅读容量增大,如果不能有选择地灵活使用,师生必然陷入一种疲于应付的状态。其次是教学流程的变通。传统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很大程度可以归咎为抱守讲析的流程不变,几乎每篇文章都是作者、背景、结构、形象、主题、艺术特色,导致了教学中的单调重复,使学生在无梯度无侧重的教学中产生厌倦心理。新的教学模式,应该灵活的安排和控制教学的流程,每课都有最合理的切入点,都有从发展学生创造力出发而确立的突破口,不是全面扫荡,而是重点出击,留一些余地与空白给学生。可以说,不打破旧的程式,语文就走不出创新的路子。再次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通。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必须有区别于传统讲授法的新教学方法,如发现法、质疑法、讨论式、赏析式、评介式、批判式、延伸式、感悟式、活动式、多媒体辅助式等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其创造潜能。
(四)培植性原则: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新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在听、说、读、写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具体的训练点,从而系统地、有序地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在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要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人格的培养。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师生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分数争夺战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提高学生的成绩出发,学生则更是习惯于在试卷中转圈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缺少未来意识,缺乏创新精神,急功近利,陷入应试泥潭而不能自拔。新教学模式,应是唤醒学生漠然状态的一针强心剂,让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未来,认识到创新于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状态之中。同时,在课堂里,以树立长远目标增强学生创新的内驱力,以新鲜感、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在困难挫折面前锻炼他们的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坚持性,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他们强烈的兴趣,激起浓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养成热情、独立、自信、乐观、幽默、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等良好的创造个性。
其次,教学环节中以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1)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思维的敏捷性表现为能够迅速地思考并准确地求得结果。它包括:发现问题的敏捷――能在平时的观察或在一般不为他人所重视的现象中,敏感地发现、快捷地提出问题。思维过程的敏锐――迅速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意义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要害或立足点。得出结果的敏捷――经过冷静缜密的思考,科学地分析,合理的选择,迅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思维的流畅性又叫非单一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的能力,它是以思维的量来衡量的,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闪现或表达较多的概念,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展开余文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思维的灵活变通是指考虑问题时,思路开阔,不拘泥,不刻板,能与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相协调,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等变化,灵活地迁移,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从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探索、解决问题。它包括:思维起点的灵活――在思维起始的时候,就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确定思路,不死守一隅。思维过程的灵活――在思维进程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伸缩性强,能及时纠正误歧,根据进程中的实际变化不断变换着眼点。思维结果的灵活――思考的终结并非只求唯一答案,而是产生多种可能性方案,有比较选择的余地。思维方法灵活:头脑不僵化,不被某种固定的意识所牵制,善于运用多种思维形式,正面与反面结合,顺向与逆向交替,分析与综合共用,形象与抽象互动,以寻求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3)培养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思维的新颖独创性,又叫求异性,是以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为前提的。它强调思考问题时有高度的自主性,独我性,有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个性特长、个体优势的独立创见。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步人后尘,不是停留在前人的结论定律之上,而是能自觉而独立地把握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系、层次和突破口,能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知方式,以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新角度、新眼光去认识事物,得到独我才有的特定感受,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4)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要求培养学生善于深入思考问题,不被表象、假象所惑,能借助较为深厚的积淀,透彻地洞察事物,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总结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能从简单的、人们熟视无睹的实事中发现、揭示出问题来,不是浮泛地、肤浅地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直奔主题,抓住要害,切中实质。思维的批判性要求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不仅善于实事求是地判断是非正误,也能缜密地分析和检查自己或别人的思维与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被他人意见所囿,善于辨别优劣高下,善于比较,善于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善于质疑,善于提出自己公正、恰当、得体、独到的见解。
在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尤其要重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
创造性强调思维发散的灵活度和丰富性,有创见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能从各角度进行思考,思维结果的可选择余地大,可避众性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领域,开阔眼界,追寻不同事物、事物的不同方面存在的联系,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取众多有利信息,开放性地提出多种解决方法、设想、途径或答案。
创造性要求人们善于进行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中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找出有利于创造的最佳点,也指在众多思维路径和结果中,能另辟蹊径,克服从众心理,保持独立性。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善于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转换视角,跳出常规套路,获得超越构思,求得与众不同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不同凡俗的新的观念,表现自我的独创意识。
创造性尤其强调善用逆向思维,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就决定了人们在探究事物本质时可以从两极去深入。正向思维方式在通常情况下,能有效地、经济地解决大部分常规问题,但需要创新时,就要求善于逆向求索。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朝着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以表现自己对已有认识、已有结论的超越。
(5)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一切在形式逻辑基本范围内所不能包容,而又在创造过程中发挥着有效作用的思维形式,如灵感、顿悟、直觉思维等。语文学科承担着比其他学科更加重要的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任务。灵感、顿悟、直觉既非轻而易举,亦非神秘莫测,虽有不确定性,却也不是无训练规律可循。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日积月累,善于穷思竭虑,及时捕捉顿然醒悟的思维亮点,记录突如其来的思维成果,要培养学生在足够的知识积淀和亲历体验之下无意识地从整体上迅速猜测、预感或察觉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联系,让非逻辑思维能力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时效性原则: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目标,而且,它与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培养、文化熏陶、人文因素挖掘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也是密不可分的,新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为突破口,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不是顾此失彼。
(2)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是单一学科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各学科及学科外的大量活动来协作完成,因此,新教学模式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合理设计。也要有适合语文特点的评估标准,才能体现恰当肯定,有益激励的精神。
(3)创新教育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焦点课题,各国、各地、各学校、各学科,都有许多研究思路、实践和成果,要能在这样的课题中提出积极的设想、有益的创见,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诸如:地域特色、教育发展状况、实有基础、师资力量、可开发潜力等,设计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促一方教育发展的操作性强、实践性强、推广价值高的思路和模式,才能真正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
四:结语
全面渗透新课标精神,改革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实行民主、开放、以生为本的教学,让学生“走出灌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年龄”⑨走进场馆、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半数小学生怕学校》载《广州日报》要闻版,2000年2月14日。
②《鲁迅缘何成了学生“公敌”》载《羊城晚报》学生时代专栏,2000年4月1日。
③于漪:《孩子没有第二个青春》,《中国青年报》1999年2月3日。
④《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页。
⑤王慧中:《实用创造力开发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版 第6页。
⑥宋新民:《创造训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版, 第263页。
⑦潘涌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第3页。
⑧张凡 戴汝潜:《素质教育教学简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88页
⑨刘吉:《按照“三个面向”改革中国教育》,文汇报1998年9月4日第8版
参考文献
李向成 任强: 《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10版。
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10版。
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张凡 戴汝潜:《素质教育教学简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王慧中:《实用创造力开发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版。
宋新民:《创造训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版。
标签:
教师随笔
论新课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诗歌鉴赏纲要(网友来稿)
下一篇:
《盘古开天辟地》简单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