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1609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表现主观情意(网友来稿)
不值一提
原作者不详
【导学新概念】
艺术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现,因为客观事物不能自己变成文章,它是作者心灵化的客观事物。所以,不论是谁动笔写作,总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写作的出发点,也是终点。不论是谁动笔写作,总会有个意图,要表达点什么“想法”,以表示对生活的理解,对事物的认识,这就是“意”,它往往是借议论的方式而作的点睛之笔。人类感情之所以丰富多彩,奥妙无穷,就因为它永远是同深刻的思想分不开的,没有思想内涵的感情,只能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映。因此,本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增强学生对表现主观情意的认识,提高学生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资料显示屏】
人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应志,莫非自然。
——刘勰《文心雕龙》
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
——严羽《沧浪诗话》
纯粹的客观,只有照像。其实照像也未见得“纯”,你要选择场景和拍摄的角度,拍人物还得根据对象的神情变化抓住最好的一刹那按快门,这就有许多拍摄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了。摄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艺术,关键不在技术,而在摄影者的构思,在于主观的东西。可见艺术的要素不是逼真,而是其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裴斐《文学原理》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1.导语设计
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学生有时写文章,写得有人物,有情节,文笔流畅,合乎文法,就是引不起人的激动——重要原因是没有强烈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令人索然无味。
2.个性教法展示
主观情感是抽象的,它的表现必须依赖客体。也就是说抒情往往要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来抒发感情。纯粹的直接抒情无法显示作者的个性。
①借叙事来抒情。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借叙事来抒情,则叙事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往往只是片断式介绍,而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情的叙述中。
借叙事抒情,要在选择上下功夫,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选择了母子别离前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针针线线中连缀着慈母的一片笃深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更是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都凝结在“背影”这个点上。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的情节、原委等都可能淡忘了,但那“慈母缝衣”“老父背影”的“点”会永远铭记。所以,借叙事来抒情不能让情感全面铺开,四处流散。
②借写景来抒情。古人对借写景来抒情,早有精辟识见。如“写景要显,抒情要隐”“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隐到一点也不说,别人也能感觉到,甚至效果还会更好。如《诗经·采薇》末章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人王夫之非常赞赏,屡次引用,说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然而从字面上却不见“乐”与“哀”。当然,情感的完全隐藏与彻底显露都肯定不行,借写景来抒情关键是在隐藏和显露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因为被隐藏的情感部分正是读者很想知道的,所以显露的景物部分恰恰成了被隐藏部分的陪衬,读者通过显露的景物描写去揣摩隐含的情意。
3.创新聚焦
①借叙事来抒情的训练。
指导学生选择感人的事情并从中择出最能凝结情感的细节来叙述。
【借鉴实例】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步履,最后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浮雕式“背影”上。虽是片断性动作的外部勾画,没一句直白抒情,却展示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至情和依依惜别的内心活动,含而不露却情蕴丰厚。
【课外练笔】
不少同学在深情地谈起“父爱”时,让人心动,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请以“重读父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在情感凝结点上下重笔。
②借写景来抒情感的训练。
指导学生选择善于引发情的景物。
【借鉴实例】
如今在海上每晚每晚我都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着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正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那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就像看见无数的萤虫在我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眨眼,我仿佛听见他们在低声说话。这时候我真忘掉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巴金《繁星》
在高明的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船行海上,疾驶异乡,看到这满天繁星,作者怎能不产生思念故国、怀念往事的感情?但他并没有直接抒写这种离情,而是写自己与繁星融成一片,亲密无间,巧妙地把一个游子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
展开全文阅读
【课外练笔】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红日东升,朝气蓬勃,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晨,对每一个人来讲,是多么重要。请以“晨”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设计B
1.导语设计
一张姣好的面庞需要有一双智慧传神的眼睛,不然就会黯淡无光;一篇出色的文章,需要有一两句光彩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睛之笔,不然就会平淡无奇,凝滞枯涩。古人有“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说法。许多文章居要片言,警策全篇,使读者过目不忘,受用终生。这“片言”不像议论文对中心论点要求有充足的论据以及周密的论证,它只是被一种强烈感情所支配而作出的深刻判断。如果说抒情是感性的升华,那么议论就是理性的升华。认识越清楚,论述就越深刻。但“片言”终究不能代替“一篇”,它需要“全体”在后面烘云托月。即便文中警句是“火眼金睛”,生动传神,倘若“删”去了眼睑、睫毛、眉毛等,哪将会是一幅什么样子呢?
2.个性教法展示
“意”是文章中的理,这和议论有关。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强烈的感情,并且由此引出某些思考,便往往借议论的方式表达。其目的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为了服务于文章整体的抒情性。
①画龙点睛:点睛就是作者经过浓缩提炼,有意识地运用贴切的字眼或句式,言简意赅地一语道出文章的主旨。成功的点睛之笔,是主旨的聚焦,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火花的闪耀。它语言简练,而蕴含丰富;独辟蹊径,开启思路,是文章中最凝练最醒目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分。“画龙点睛”关键是要着眼于作品整体,落笔在行文关节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尽情抒写了岳阳楼不同时节、阴晴变化的不同景色,以及各色登临人览物时的不同心情,然后“点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点”,熔记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使全文题旨脱颖而出,通篇因之生色。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传诵后世的名句。
②情理融化:一般说来,抒情和议论的关系不如叙述和描写的关系那么密切。因为叙述、描写、抒情都属形象思维,容易融为一体,而议论属抽象思维,融化颇难。但文章若一味地叙写抒情,往往读之繁缛,故而需要议论加以调和。情理融化是作者随思想认识的不断加深,其感情便也随之渐趋浓缩和深化。作者时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见解透露于文字之中,既浸润着淳厚的情感,又闪烁着清澈的理智。其重点不在叙事,而重在一种思想的发挥和感情的抒写。如《记念刘和珍君》,作者虽叙写了刘和珍一些生平事迹,但重在抒情议论,感情激越,警句迭出,给人以极大启示。
3.创新聚焦
①“画龙点睛”训练
【借鉴实例】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作者写了回故乡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结尾作了上述的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警醒提示,辞约意丰,也成为人们喜欢诵读的名句。
【课外练笔】
人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其中蕴含着难以忘怀的经历,记录着生命的印迹。以“儿时最难忘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末段要议论,点出全篇主旨,给读者一个哲理性启示。
②“情理融化”训练
【借鉴实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这是黄花冈烈士之一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书。作者在向妻子表达内心剧烈斗争的同时,把自己的志向、爱情以及“勇于就死”的道理都表白得清清楚楚。说理与抒情水乳交融,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既见夫妻情深,更见爱国志坚。
【课外练笔】
以“国歌”为题,写一篇情理相融的散文。
作者邮箱: tzc126@126.com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怎样写好想像作文(网友来稿)
下一篇:
人情至美易采撷(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