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37  
标签:教学论文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与思考(网友来稿)
余孝明(重庆市校务管理先进个人)

[内容提要] “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在管理中以尊重人为基础、

 以关注人为核心、以发展人为目的。首先必须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平等的基础上健全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管理机制;其次要以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落脚点,为被管理者的发展创造条件;再次就是要求管理者基于对“人”尤其是民众作用的重视,对员工的生活、健康、心理、工作、事业倾注更多的心血。

任何管理,说到底,都是人的管理。这里面,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管理主体需要人,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因此,现代的管理理念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关注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活动、进步、发展。传统的管理强调管理者的权威高于一切,忽视被管理者对管理内容和管理过程的参与;强调整齐划一的规章制度和严谨的程序,忽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富于人性化和人情味的交流;强调培养人的社会性,忽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现代的管理理念以尊重人为基础,以关注人为核心,以发展人为目的,一句话,就是“以人为本”。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深入探究的兴趣。

一、“以人为本”,就是管在理者和被管理者平等的基础上健全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管理机制,营造一种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氛围。

在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涉及到的“人”有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家长、学校周围群众等。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学生会、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意见,以之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意识到,首先是干部必须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深化认识。为此,我们制定了《梁平中学干部系列工作和管理条例》,它包括干部管理工作规范、干部岗位职责,学校管理工作系统和干部具体分工情况、干部工作量标准、考核细则和奖惩办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对干部的自我修养、工作作风、工作纪律以及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要求。该《条例》草拟后多次交群众讨论、群众评议,制定《规范》的过程就变成了干部自己给自己定规范及群众审议干部工作规范的过程,干部所辖部门定工作规范的过程也就变成了群众自己给自己定规范的过程。因此,制定《规范》、执行《规范》的过程本身就是干群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过程。每期干部交群众评议时、每月干部民主生活会时,都要重温这个规范,以强化干部的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为配合这种管理理念,在教育评价方面,我们淡化评价的淘汰、比较功能,强化评价制度促进干部、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功能;力图打破教师评价学生、干部评价教师的单向的评价模式,建立一种双向、互动互补的评价模式。学校通过参与有关教育评价的全国课题研究,率先探索试行新的校内教育评价体系。成立教育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学生素质评价标准》、《教师素质评价标准》、《干部素质评价标准》以及《学校工作发展目标》;围绕各种标准,每期按以下程序开展评价工作:社会评价学校、家长委员会评价学校、年级家长委员会评价年级、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干部;在此基础上,学校自评、教师自评、干部自评,形成全员参与的重点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对评价内容和程序的改进,使干部随时随地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下,树立服务意识;教师随时随地置身于学生监督之下,树立表率意识;学校随时随地置身于社会监督之下,树立形象意识。

再次,要建立以事实为依据的民主决策机制,取代以主观为依托的个人(校长)专断。我们认为,在学校工作中,首先必须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具有的知情权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做到全员参与决策。教师的知情权不是来自于领导的施舍,而是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的权利;同样,决策的透明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为了增加决策的正确性从而推动学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着力建设一种民主决策机制,学校的每一个重大举措,都要由教师大会、校务委员会、行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层层通过,几上几下,反复酝酿,最后得出一个既有利于学校发展、又让群众满意的结果。由于我们坚持了这种做法,学校老师心平、气顺,能够很容易地形成合力,较好地推动了学校工作。

二、“以人为本”,其理念在于以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落脚点。人人发展,发展人人。即既要使管理者得到发展,更要为被管理者的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我国传统的“人”的概念更多的被赋予了社会性,传统的“德治教育”更有意识地着力强化这种社会性,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事物是很容易走向它的反面的。这种理念的负面影响体现在教育上,就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地强调服从和灌输,忽视学生人格和思想的独立;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忽视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和身体心理的健康——一句话,是片面的发展而不是全面的发展。体现在学校管理上,就是强调被管理者的发展,而对管理者的进步重视不够;强调各种措施、规范、程序,忽视最富有灵动性的人的活动;强调统一意志,忽视员工的创造性。这些表现或多或少对教育事业造成了一些伤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创立了“人本主义”,从反对封建专制的角度,高度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张扬人的独立人格。但是,却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

“以人为本”,强调的“人”是指的“完整的人”,亦即“全面发展的人”,它尊重人的个性特点,认同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思想,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发展,关注员工的思想、生活、工作,尊重员工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平等待人、量才用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关键有二:一是 要端正关于“人”的认识,这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发展观。要从管理人员开始,从学习入手,逐步摒弃传统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二是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顽强地体现这种观念,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强化三个意识:即以作好人的工作作为学校一切工作中心的“中心意识”,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是学校全员全方位工作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的生命的“发展意识”,以竞争促学习、促发展的“竞争意识”。学校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干部教师素质,近两年,参加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研究生班学习并如期取得结业证的干部教师占教工总人数的40%,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成长为市、县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努力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围绕学生素质发展,积极营造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完善了体育设施,增添了实验设备,开辟了电子阅览室,新建了科技楼,美化了校园环境。组织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生活动常规,如“艺术节”、“音乐之春”、“国旗下的讲话”、每期一次的运动会等活动,力图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素质。


展开全文阅读
三、“以人为本”,要求管理者对员工的生活、心理、健康、工作、事业倾注更多的心血。这不仅仅出于政治和事业的需要,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它的层次更高、程度更深。这是基于对“人”的作用尤其是民众力量的重视。

我国古代有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载舟覆舟”的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被管理者的重视。在政治上,是否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决定着一个政体或国家的存亡兴衰;同样,在学校管理中,能否体现和代表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的意志和利益,决定着这种管理的成败。“为人民服务”、“为职工谋福利”、“关心群众疾苦”不应该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和自觉;管理的方式不应该只有冷冰冰的纪律和制度,而应该更多地体现人性化、充满人情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益。基于这种认识,工作中,我们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切实关心教职工方面。不仅关心他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特别是事业发展需求。现代的教职工,在物质上,不再仅仅是“甘于淡泊”,而要求得到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在精神上,需要关心;在事业上,需要发展。为此,近几年,学校花大力气,克服重重困难,新建了5000余平方米的教工宿舍,综合整治了校园生活环境,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领导与教职工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情感互通、甘苦与共、优劣互补,大家心情舒畅,畅所欲言,拾遗补缺,弥补了管理的疏漏,提高了管理的效益。从心理学上讲,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渴求,都有对事业成功的期盼;在知识分子身上,这种渴求和期盼表现得更为强烈。学校配合师德教育,强化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注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表现才华的舞台,创造施展才干的条件,建设发挥才能的环境。这些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由于教职工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学校的教师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学校      154  名专任教师中,有研究员 2  人,特级教师  4  人,高级教师 38人;2000年以来,有   5   人次获国家级表彰,17    人次获市、县级表彰; 3  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6  人被评为市、县级劳动模范。教师的师德水准不断提高,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研能力不断增强,职业素质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发展了自己,客观上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现在,学校人心稳、人心顺、人心齐,包括原先一度离开学校的教师也逐步返校,希望在这里开辟自己崭新的天地。

四、几点思考:

1、“以人为本”的管理不是“人治管理”。“人治管理”强调个人的权威高于一切,“一言九鼎”。恰恰相反,“以人为本”是完全建立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平等基础之上的,“管理”不仅包括被管理者,还包括对管理者自己的约束。

2、“以人为本”的管理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它与学校建立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并不矛盾,而是各种规章制度最好的补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不能把二者当成是互相矛盾的东西。

3、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人,特别是管理者对自己的定位。现代意义上的“人”是多元的:就群体而言,包括管理者、被管理者和自然、社会环境等等。

以上是我们在工作中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一些实践和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由于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探索,所以实践尚不充分,思考也欠成熟。

[参考书目]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徐辉、徐仲林著,1997年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教育管理学》        陈孝彬著,1999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教育心理学纲要》        韩进之主编,1989年人教社出版。

《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      丁钢主编,200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王德清、欧本谷著,2000年西师大出版。

《领导与决策》         张秀华等著,200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本文作者余孝民,重庆市梁平中学校长。联系电话:023——53235623;学校地址: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大河坝街400号;邮政编码:405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签:教学论文 在学校管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作文评讲新思路(网友来稿)
下一篇:风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