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091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灯》教案(网友来稿)


何丽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深刻哲理。

2.体味作者以“灯”为象征物,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

3.分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品味本文文笔细腻、含而不露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感受巴金散文语言的含蓄风格。

2.寻找线索,把握文章思路。

德育目标

1.学习作者心系天下,忧国忧民,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2.树立在人生逆境中不畏缩退却,时刻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

1.掌握咏物散文用象征手法所表现的含蓄之美。

2.理解本文的情和理。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主题是怎样一步步升华的。

2.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如对文章情和理的探讨,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点拨提示。

2.发现法。如对含蓄语句言外之意的解读。尽量让学生先提问题。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1、看画面,问:画面上有什么?(油灯、电灯)

2、总结:这些都是灯。生活中,我们都离不了灯,假如以“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准备写什么样的主题呢?

3、请2~3名学生回答。

4、从正面点评学生的回答。

5、总结:看到“灯”,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指路、照明;深一层的,会以此来写灯某个方面的抽象作用:给人温暖、安慰。这些都很符合题意,但立意都不太深刻。那么,怎样挖掘灯的深层意蕴呢?巴金先生的散文《灯》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探究学习: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如下:

A、文章写了哪些灯?请按顺序指出来。

B、读了全文后,有何感想或疑问。

2、请学生回答:

A、文章分别写了哪些灯?

明确①傍山建筑的平房里的灯光②风雪夜豆大的灯光③山脚的灯光④灯塔⑤长夜孤灯⑥火炬⑦一盏油灯⑧山那边的灯

B、请2~3名学生谈感想,提问题。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①文章的思路为:眼前(1-6)   回忆(5)   眼前(8)    联想(9-11)   回忆眼前,其中,眼前的灯和回忆的灯多次出现,思路不是很零乱吗?

②文章依次所写的这些灯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写这些灯?

③从开篇到结尾,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④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主题?

C、教师归纳:

①从正面点评学生的回答 

②总结出重、难点问题:

这些灯各自有什么作用?

点这些灯的人各自出于什么目的?请按目的给灯分类。

(二)、合作探究:

1、目的:讨论重、难点问题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分小组讨论,每组的成员注意分工:

每两个同学分析三种灯的作用和点灯的目的。最后小组汇总。

3、教师巡回引导,适时点拨或参与讨论。

(三)、释疑解难:

1、学生代表回答。

2、教师点拨

3、明确疑难:

A、灯的作用 

    灯            作用

                 具体     抽象

①傍山建筑的平房里的灯光    扫淡黑暗

②风雪夜豆大的灯光       指路

③山脚的灯光                        安慰心灵

④灯塔                                 

⑤长夜孤灯         指引人生

⑥火炬                               

⑦一盏油灯                 拯救生命

⑧山那边的灯

B、按点灯人的目的给灯分类:

       为自己点的灯(无意施惠)

分为三类   为亲人、爱人点的灯(有意施惠)

       为陌生人点的灯(不仅有意且完全为陌生人而点)

C、总结: 

①文章写了三类灯,告诉我们,总有人有意或无意点灯,而且层层递进地写出了灯的作用,它能安慰心灵,能指引人生,甚至拯救生命。那么这“灯”是什么呢? 

②明确:灯象征着希望、信念、光明

③ 主题: 

联系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41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中国大部分国地,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中国的抗日前途,在许多人看来,云山雾罩,扑朔迷离。

作者的心境: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定执著。我怀疑过“将来”吗?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吗?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吗?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我无法使这颗心安静,便找出放在箱子里的一叠旧稿,拿起笔来校改。夜悄悄地在窗外进行,灯里的油在渐渐地减少,我的两只脚渐渐地变得不灵活了。就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我编好了这本小书。

……

这些不像样的零碎的文章,都被一个信念贯穿着,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因此我愿意把它们献给读者。          (摘自《废园外•后记》)

a、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灯的象征意义:


展开全文阅读
主题为:作品以“灯”为象征物,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b、提问:冲破特定政治和时代局限,《灯》中还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明确:文章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人类向往光明、坚定信念、正义必胜的愿望,抒发生命需要精神支柱的感想。可以说,《灯》是一篇给缺少抗战信心的人鼓气的作品,也是一篇启迪人们思考人生问题的作品。

(三)、探究:

1、巴金也是由眼前的灯写起,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深层的意蕴来?

明确:作者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眼前的灯的作用回想起自己的经历,进而联想起欧洲古代的传说和友人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灯的象征意义。

2、“联想”这种手法在写作中经常运用。那么,下面这些词语,让你联想到什么?

青松  白雪   魅力   潇洒   (请任选一例谈谈)

3、总结,在今后的写作中,希望大家多发挥联想和想像,写出有深意的文章来。

三、品读鉴赏:

揣摩含义丰富的语言,体会含蓄美。

(一)、指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含蓄美

原因:时代社会背景和散文语言的表达特点。

(二)、要求学生分析重点语段的言外之意

1、品味语言

①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

明确:此句意在说:“我”在现实中碰壁,对现实感到苦闷,找不到理想的出路。(关键词语是“飞雪飘打”“泥泞的土路”“摔倒在污泥里”“走进了一个迷阵”“找不到出口”“路的尽头”)

②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明确:此句意在说:“这光明,这希望虽暂时不能战胜黑暗,但只要有一线光,一点希望,就可能给黑暗社会中的人们以鼓舞和温暖,给渴望胜利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

2、总结品味语言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

②结合时代背景

③结合文章主题,归纳言外之意

3、布置作业

要求做课后练习三,品味文章其他语段的言外之意。

四、研读拓展

1、今天读《灯》,我们更应该从哲理的层面去思考我们的人生问题,那么,文章哪一段能给你最深刻的人生感悟呢?原因何在?

2、2~3名学生发表观点,畅谈原因。

3、总结:灯光,它象征着人间的温暖与美好的情谊,它象征着对生活的信念与希望。它可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安慰,它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导航,它甚至可以拯救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定要点燃那盏生命之灯啊!

4、拓展:

①投影:老舍《茶馆》《骆驼祥子》  

三毛《撒哈拉沙漠》

海明威《老人与海》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川端康成《雪国》《伊豆的舞女》

②设疑:这些作家都功成名就,有的在本国和世界文坛上具有崇高的威望,有的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是他们最后都以人为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应了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③明确:

“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或者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或者由于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或者由于自己的思想与社会不可调和……总之,他们自杀不是由于生存条件的原因,而是由于生命之灯,心中之灯的熄灭造成的。

现在,也有许多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因为精神的原因,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告诉我们什么?④请学生齐答:

并明确: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定要在心中点燃一盏灯啊!

5、设疑:怎样点亮心灯呢?

①(投影)请学生齐朗读这段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②将来,在我们的生命中,肯定会遭遇到困难,或者厄运,那么,你该怎样去做呢?

③请学生回答

④评价学生;

总结:请大家从现在起时刻点亮心灯,就象司马迁他们那样,不要放弃,不要绝望,就像巴金那样,始终坚信,“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

五、作业:以《点亮心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者邮箱: h_e_l_i_f@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灯》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在导(网友来稿)
下一篇:新课标 新角色——新课程中教师角色转换摭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