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89
标签:
教师随笔
再谈大学制度
在教育篇中,从改造传统教育制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网络时代大学制度的概念及存在的合理性,下面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角度谈网络时代对这一制度的需求。
对教育而言,网络世界中我们所感兴趣的最小实体是个人主页。单纯的个人主页,我宁可把它们看作是储存方式而不是传播方式;是个人活动而非社会活动。个人主页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实现社会功能,个人只需要在此整合和表现自我,这也是能够抵御异化的最有效的态度,你不必为吸引社会的注意而改变自己,其他的事则由提供各类制度的社会性站点来完成。而一个能够被我们所讨论过的教育制度所接受的个人主页必须是充分个人化的,充满个人创造性的,也仅需如此。反过来说,也只有大学制度的存在才能保障和鼓励这种个人化和创造性。
通用的分类搜索性网站,并不能实现网络社会的全部社会功能,就象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市场细分,网络社会中所应注重的是社会功能的细分。另外,通用分类搜索网站的现状与我们所讨论过的使精英思想浮出水面的制度之间的差距也相当大。以工业化的标准分类,以词为目标进行的机械化的搜索,使我们看不到完整的人,同时这种分类搜索标准影响着个人主页的制作者--它把我们的思维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中。除了期待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否真的人性化?),还有别的办法么?
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性的活动,才有可能使精英思想得以形成和传播,所以我们把目光放在虚拟社区上。虚拟社区仅仅在地域上是虚拟的,其他都必须是现实的,从这个角度去看虚拟社区的现状,则非常令人不满意。讨论组中还没有产生过新的学者、新的学派能够与传统学派与学者相抗衡的吧?讨论组中的话题仍然是在传统的大众媒体的阴影之下吧?更不必说游戏式的社区经济制度与传统经济制度的抗衡(见工商篇)。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严肃的对待我们的制度和制度细分。而目标最近、能对其他制度的建立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所讨论的大学制度。
我们的结论是:正如现代大学制度的产生,充分激发了工业化时代的创造性,建立网络大学制度,才能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地方,其意义决不仅仅在教育本身。
个人主页为基础、人性化的符合大学理念的搜索分类、网络社区所提供的制度三者结合将形成网络时代的大学,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人性化。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在中国已经有一些实践了,虽然离我们的目标相差很远,但是有必要加以讨论。
全校网提出的人性化的概念,似乎仅限于搜索帮助这一层次,并不涉及内容这一层次。另外全校网以培训和雇佣的方式组织搜索帮助者的工作,是其制度和制度下的活动未曾充分剥离的结果。其后果之一是制度制定者对活动的直接干涉,之二是网站将无力负担这些人的人工成本。我也注意到全校网有银行家的参与,不知是否找到一种有效的薪酬制?我们可以构造一种期权制以给予知识的供给者和整理者以报酬,但期权并不能解决衣食住行问题----他们不能是我们的雇员、我们不可能雇佣如此庞大的队伍、这种雇佣关系本身是有害与他们的思想的。和其他提供社会功能的站点一样,大学必须仅仅是制度。
在另一些教育网站,看到导师制的设想,一类是聘请传统大学的教师做导师,另一类则公开聘请网上的导师。后一类是值得讨论的。网络大学中也许真的免不了导师这一角色(任何实现特定功能的制度都应追求环节的最少化,只有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需要引入新角色),但其产生过程、工作过程、薪酬过程都是应该在制度内的,任何人不应该有超于制度外的权力。如果在建立制度之初忽视了这一点,对将来的影响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以网权论的观点对各类网站的考察仍将继续,可能会产生站点评论系列文章。也希望大家提供线索。
标签:
教师随笔
再谈大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谈何容易
下一篇:
网络侵蚀着心灵的细腻与精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