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393
标签:
教学论文
教师身份,服务角色;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由特级教师的示范课所悟到的(网友来稿)
西安三中 郑凤莲
金秋十月中旬,教育部组织的特级教师报告团来到西安,我有幸听了来自广东珠海的刘坤老师的两节示范课和课后的报告会。虽然为时只有三个多小时,却使我颇受启发,豁然开朗,使我对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形势下课堂上如何确定教师的角色地位、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此之前的几年中,为了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也曾搞过课前“精彩五分”演讲;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教学;还经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但,现在我觉得,那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
那麽,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改革和素质教育是什麽呢?
还是先来谈一下刘老师的这两节示范课吧。
..刘老师是位中年男教师,四十岁上下,身高一米六零左右,比坐着的学生也高不了多少。课前,我发现话筒和他的笔记本电脑都放在讲台上。基于种种考虑,他完全可以站在讲台上。但上课伊始,他就走下讲台,走到学生面前,且面带微笑,显得平易而亲切,一点也没有一般老师和学生间人为拉开的距离。
请不要小瞧这由上而下的一小步。我也是后来才琢磨到:它决不仅仅是台上施教还是台下的小问题,而是教学理念更新的表现。此举表明:他没有师道尊严,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是处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地位;还预示着他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和谐交流的过程,不是由师而生、由上而下的“满堂灌”。在其后展开的课堂中,我也感到:刘老师不仅身体走下来,走近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心也贴了过来,贴近了学生,并与学生真诚交流,一起活动,共同营造了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平等。
他的课题是高中语文第二册上的一篇散文-------荷裔美国学者房龙的〈<宽容>序言〉。这是一篇新教材,意义深,难度大,又是在可容几百人就坐的多功能大厅执教,一开始学生的状态并不理想。刘老师先以求教的态度十分谦虚地向学生提出了与古城西安有关的三个问题。也许是因为在上百位老师众目睽睽下上课,又是由一位陌生的老师执教,被请起来的学生一开始似乎有点摸不着头脑,回答问题时显得有几分机械和被动,也让听课的一些老师对刘老师这样的导入有些不解。这跟《宽容》序言没有关系呀!
后来,我还是想到了刘老师此举的良苦用心。这一过程虽然有点费时,但常言: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师生间这样的相互沟通,对初次在此班授课的老师来讲,是万万少不得的。它一来可以是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以便因材施教;二来也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必要过程,它可为下面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作好铺垫。事实也是如此。他首先打出的那一行大字:“沟通从心开始”正印证了这一点。师生经过这样的初步交流,我感到:隔膜开始渐渐消除,距离一点点不断拉近。
然后,通过“从心开始”与“心想事成”两“心”词意之比较,他很自然地引出了“思想”的话题。对此,他先谈了自己的三点感触,其中“人类文明”“人类思想发展”“思想的先驱者”等词语为本文的学习树立了较高的起点。
而后,他在优美的古典名曲中,让学生通过郁达夫先生对房龙作品风格的评价初步了解了作者。用一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宽容》序言”进入新课。请注意 ,他用了 “让我们一起”一语,其实也在表明:在教学活动中,他将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是一个平等的合作者。
待亮出课题之后,我发现他设置了一个小波澜:将“序言”“错”打成“寓言”。在学生诧异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寓言与序言有何不同?先有学生答:寓言能给人以启示。他启发学生思考:是否能给人以启示的都可称为寓言?又有学生答:寓言是故事。他继续启发学生:是否所有的故事都可称为寓言?不断的提问和置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直到学生自己真正明白寓言是一种虚构的有故事情节并能揭示深刻道理或真理的文体时为止。虽然答案他早已成竹在胸,但始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句较为形象的比喻就是凑(cou 一声,方言,意即在下面向上拥着抬着或推着,使人或物方便地达到目的或实现目标)着学生自己去学习摘果子吃,而不把果子摘下来,直接递到学生嘴边。(其实递到学生嘴边的果子,学生未必就愿吃。)
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他还让学生回忆了自己学过的或知道的寓言故事。这时,学生七嘴八舌,已表现得十分积极。而后,他又让学生思考:什麽是序言?几个学生回答后,他提醒学生注意课前提示,让学生明白:本文用寓言的形式写序言,这在写法上是一个创新。这样,他又把原准备告诉学生的知识,通过自己适时的提问、恰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自然而然地领悟到。而这时的他,似乎只是一个引领者,可发挥的却是不可或缺的主导者的作用。
接着,他让学生自读1—2节,并提出了一些自学要求,让学生在文中划出能体现故事情节的语句,划出自己喜欢的句段;还要求学生按”环境””人物”情节”三方面摘出信息要点。此时的他,又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学生自学时,他前后左右巡视,并不时伏下身子(给个别学生做一些指导提示,俨然像个有知识的兄长,耐心的辅导员或指导者。
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他让学生齐读此两节。学生机械的朗读,使他有些不满。他用直接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认为缺少感情。接着,他用充满感情的男中音范读了一遍。而后要求学生像播音员一样,发挥如考电影学院测试时的状态,注意抑扬顿挫,以情带声再读一遍。在他的范读和提示下,学生的再读果然有了改善。这时,他又俨然是一位要求严格的示范者。
在学生初步把握了课文前两节的内容之后,他先后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他们思考:
你喜欢“宁静无知的山谷”这儿的环境吗?(接着又来了一句)这里的人们不是过得很幸福嘛/
你为什麽不喜欢呢?
此时,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改刚上课时的拘谨和消极被动,不用老师叫,有些学生就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要求发言,并不时道出精彩的见解。我想这是刘老师重视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并把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权利、参与的权利、求知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的结果。这也是确实确立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一直微笑着,用亲切的态度、鼓励的目光望着发言的同学,对精彩的观点适时给予热情的肯定。此时,他好象又成了谦虚的倾听者、才智的发现者和真诚的赏识者。即使有的同学的发言有些偏颇,他也不直接否定或干脆排斥,而依然用微笑的态度,鼓励他再思考,真像是位善解人意的朋友,或对弟妹们呵护有加的兄长。有时他还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开些玩笑,不但让人回味,还给有几分紧张的课堂增添了一些笑声。
展开全文阅读
有些发了言的学生在受到老师鼓励之后,发言的积极性特别高,多次举手。这时老师又兼顾到那些第一次举手发言的同学,用既能保护他的积极性、又能被他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劝他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我想他这样做为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热情参与其中,既做倾诉者,又当聆听者,彼此尊重,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共享知识和智慧,让课堂变成群言堂,变成共同学习、一起提高的舞台。这时的刘老师,又似乎成了一位得体而有机的协调者。
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也表现了高超的驾御教材和学生的能力。他时而引导学生入课文领悟语言;时而又出教材让学生体会思想,一切都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他通过提出“房龙在文中用了哪些词语表现他也不喜欢这个闭塞落后的山谷”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品味到文字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通过以上的分析,他还让学生领会房龙散文凝练隽永、诗体化的语言特点。在学生认真发现,积极思考深刻理解了之后,为加深学生对难点的把握并突出重点,他适时用投影做了小结。这时多媒体的使用,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点儿也不让人觉得牵强。
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深的层次,他又提出了以下问题让人思考:像“宁静无知的山谷”这样一个长久封闭、古板守旧愚昧落后的地方,往往会派生出什麽?
如一石激起了千重浪,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答案异彩纷呈:有的答:易产生思想上的愚昧落后;有的答:人们会自我封闭,导致对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的拒绝和排斥;有的答:新事物新观念在这种环境下也易受到同化;有的答: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容易自满自足,而自满自足,会导致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最终会导致民族落后,而落后就会挨打。
对课文后半部分的学习,刘老师采用了重点内容朗读与关键问题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还进行了正音(鲜血与血淋淋之“血”读音的区别)朗读时要读准逻辑重音的指导。而后又重点探讨了对“先驱”这两个字的理解和对先驱者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明白“先驱者”不仅是思想先进行为先行的人。他们在人类历史上不仅发现真理,身体力行地追求真理,而且用自己的头颅去点亮他人的生活道路,引领人们去追求真理。
为了让学生们不要忘了“昨日”的先驱者,他特意将他们的画像制成幻灯片,逐一展示。他们有中国古代的商鞅、近代的康有为、秋瑾;外国的哥白尼、布鲁诺、伽俐略-------这样在语文教学中,他还适时地进行了思想和道德教育,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这时的他多像思想的导师,积极健康思想的促进者。而这样的教育,又不是强加于人的,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而后,他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对“无知山谷”中的第三类人----------“人们”你喜欢吗?
为此,他让学生再读了课文中“人们”在守旧老人的煽动唆使下“举起沉重的石块,杀死了这个漫游者”的情节。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人们”的形象和意义,他讲述了鲁迅小说《药》中夏瑜的故事,又一次将课本内容拓展到课外,开发利用了课外的语文教学资源。
他结束课堂也很有特色:将课文最后一段打在幻灯片上,让学生齐读后又问:文中的故事在明天会不会重复?怎样避免先驱者的悲剧在历史上重演?
学生似乎忘了快要下课,纷纷举手作答:有答:要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有答:要积极接受新思想,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使课堂上再次掀起了小高潮。
最后老师用送给学生的一句话作结:必须学会宽容。将本文的主旨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来,戛然而止。
课上完了,我又在想:如果没有不断开拓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没有平时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他能将一篇含义隽永的散文上得这样出彩吗?这样说来,要做新课标下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不仅是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合作者、带领学生攀越知识高峰的引领者、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耐心的指导者、严格的示范者、谦虚的倾听者、才智的发现者、真诚的赞赏者、有机的协调者、思想的促进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还应当是有着自己独立人格的思想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研究者,新思想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新理念的实践者。他在课堂上的身份是固定的,角色却是丰富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服务者、思想和人格发展的引导者、人生道路上的领航员。
为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更新观念,重新确立新的课堂观。
课堂是师生的对话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平等的、多样的、多向的交流。课堂不应是“一言堂”,也不应只有“单一”的所谓正确的声音,而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建立“对话”式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没有对话就没有互动,就达不到相互提升的目的。教师唱独脚戏,只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学生的生气与灵气。因此,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与模式,创建灵活互动的对话课堂,形成朝气蓬勃的对话场,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3、课堂是师生共同提升的园地。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场所,更应是师生精神生命共同提升的园地。教师的成长主要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也主要在课堂;学生的成长主要在课堂,学生的生命也主要在课堂;教师在教学生学中学会如何教,从而成就自己。学生在教师教中学,从而得到发展。师生互依互存,共生共长。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理想课堂。
3 课堂是学生求知和发展的舞台,不是教师炫耀自我教学设计,卖弄自己知识和口才的舞台,要求精更要求实,不能以自己好教或教好来设计,而要以学生好学学好来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为学生好学而准备的,决不只是课堂机械的点缀。是否是新教法,不在有没有课件,使用没使用多媒体,而在心里有没有学生,思想上有没有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执教中有没有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并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尽到没尽到自己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服务者的责任。
另外,还要重新确立新的教师观。
学生的人生蓝图应该由学生自己设计,描绘;学生的人生大厦应该由学生自己建造,教师只能是他们设计中的指导者,建造中的督导者、帮助者。
教师应是教的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理解方式;对知识,应有自己的独到的感悟与创造性的见树,而不应成为知识的奴仆,书本的搬运工,教参的传声筒。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人生的引航者、导游员。是引航者,就不仅传道受业解惑,还应挑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关注其身心健康,带领他们战胜困难;是导游者,就不仅引领学生游览,讲解沿途风景,还应让学生自由观赏,自己探寻,像苏轼教子探究石钟山得名一样,引领他深入实地考察,让他自己观察、体验,点拔他领略真谛,悟出哲理,而不做唐李勃,更不做寺僧童子之类的人。
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但目前关键是如何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真正在课堂上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
另外还要重新确立新的学生观。我们做教师的应看到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是文化遗产中的人,是现实社会复杂背景中的人。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应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他们。
学生不是“容器”,我们也不应把他们当作容器。他们接触面广,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
2、学生应是学的主体。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个性化的见解。
3、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姓学,因学而生。生者,成长发展也。学生来学校就是来学习来发展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教材都是外因,他们自己才是发展的内因。他们的身体,心智、品德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也处在一个特别需要帮助发展的阶段。我们看待学生,应用发展的眼光看,而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学生是发展的,而发展有快有慢。发展需要动力,发展需要引导,发展需要鼓励。我们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阻力,并使之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单一发展转向全面提高,从而成为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有人说,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像一首歌,老师像乐手,他拨动学生们的心弦,弹奏出课堂美妙的音符,给师生双方以身心的愉悦;它也像一片云,任由精神舒展,任由心灵放飞。这是多麽美好的境界啊!让我们一同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参考文献: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等
2003. 10 。18。
作者邮箱: zhfl3@yahoo.con.cn
标签:
教学论文
教师身份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美读与苦读并重(网友来稿)
下一篇:
作文教案--音乐赏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