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2664
标签:
备课资料
杜牧《赤壁》中的加减法(网友来稿)
安徽省当涂一中 陈帆 邮编243100 电话0555---6726918 13026081811 email fcr32003@yahoo.com.cn 2004年1月20日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晚唐诗人中,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然而时处晚唐,再也没有盛唐时代的“大唐雄风”,晚唐诗人也再无中兴的锐气。他们虽也才华横溢,却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就拿杜牧与李商隐来说,李商隐以写《无题》诗闻名,借男女之情来表现他内心的抑郁,消沉,悲哀,凄恻。而杜牧,则以写咏史诗闻名,他的咏史诗,可以说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本诗就是他咏史诗中的一个代表。
诗写于杜牧任黄州刺史时,(842---844年)他过湖北黄冈的赤鼻矶(并非赤壁,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蒲昕西北长江南岸),有感于三国时代英雄的成败,借题发挥,虽以地名为题,实则咏史怀古。
第1---2句:情感的触发物,一片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兴感之由,引起下面的咏史感叹。这个手法我们现在也常用,由一张照片回想到一段生活,或由一个具体的事物联想到一个特定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情感的触发物。又暗含岁月流逝,物在人非之感。
第3---4句:议论感慨,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感叹。我们可以看它蕴涵了这么几个加减法:
英雄+机遇=成名的英雄
周瑜+东风=成名的英雄
周瑜-东风=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杜牧)+0 =不成名的英雄 (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我(杜牧)+机遇= ?
诗人一反传统的评价,认为若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他恐怕连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他设想没有东风,东吴战败,不说山河破碎,人民遭殃,而信手拈二乔,东吴的两个美女入魏,为曹操所有来暗喻,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杜牧是一位风流才子,善写闺情恋意”。英雄美人,更见古代历史人物的风流儒雅。
当然,诗人在这里主要写的是英雄与机遇的关系。诗人认为周瑜成名靠的就是东风,如果没有东风,他连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还要称什么英雄?含有阮籍说的“时无英雄,以使竖子成名”的意思。而他自己呢,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纵是以英雄自负,可是没有机遇,又怎能成名?
总的看这首诗,一是慨叹: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都有机遇;二是悲叹:悲叹自己虽也算得上个英雄,却没有机遇,难以成名。咏史抒怀,既有历史的感慨,又有个人的抱负,确实算得上是一首好诗。
安徽省当涂一中 陈帆 邮编243100 电话0555---6726918
作者邮箱: fcr32003@yahoo.com.cn
标签:
备课资料
杜牧《赤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弹指一挥说真情--读杨绛《我们仨》
下一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题诗比较阅读(网友来)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