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51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职教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师中心稿)
郭志海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

风景谈 2

第一教时 2

第二教时 6

包身工 9

第一课时 9

第二课时 11

梦和泪 13

作文训练: 18

第一二课时: 18

第三课时 18

                                      风景谈

教学重点: 

   《风景谈》谈的内容(政治意义、美学意义);谈的方法(对照、烘托的手法;写景和写人相结合,递进式精辟议论贯穿六幅画面,使散文的“形”“神”达到完美统一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本文的构思,作者如何巧妙地“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2、余见本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想:

      1、文章的美学意义,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诉诸形象(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悟。 

      2、课前布置预习;自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三。课上再通过一道习题将这两道题的内容(即这篇课文中的形和神)联系起来,并一箭双雕,同时解决“思考和练习”二上的问题。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纲挈领,明确《风景谈》的谈锋所及,分析作者如何“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知开讲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那篇散文曾以它崇高的境界和强烈的感情激动过我们的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它并称为姊妹篇的作品《风景谈》{板书}。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白杨礼赞》相同,哪位同学能说说它的背景是怎样的? 

(学生回忆作答,教师补充。) 

二、 明确《风景谈》的谈锋所及 

   (一)、提纲挈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散文多采用含蓄的标题,间接地揭示中心。《白杨礼赞》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属于托物言志。《风景谈》谈的是什么?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学生速读课文,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1)题目风景谈,照字面理解就是谈风景,但是作者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实际上就是借“谈风景”来“谈政治”,赞扬延安儿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的民族精神,属于借景抒情。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的内容。 

   2)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它的政治意义。还有一个更深刻的方面,大家想想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PowerPornt中的幻灯片浏览模式演示两组照片:一组是纯风景,另一组是在此风景的背景上加上一些人的活动,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哪组照片更好,更有意义? 

   学生回答:有人活动的这一组。因为它(a)显得有生机;(b)能构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 

    情境教学(蓄势):教师先用PowerPoint中的幻灯片浏览模式演示根据课文中的情境绘制的六幅风景画中的纯风景:沙漠、高原、延河、石洞、桃林、山峰,并提问:这样的风景美不美? 

    学生回答:……(众说纷纭) 

    教师再在刚才演示的幻灯片浏览模式的下方,再对应演示另一组在原风景画的背景上分别加上了六幅风景画中“人的活动”的幻灯片。在演示的同时,可同步播放由“我赞美你,骆驼—军民大生产—延安颂—三月里的小雨—解放区的天—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六首歌曲或其它延安时期歌曲组成的“名曲联奏”。整个过程如下表: 

画面 地点 自然景观(首先播放) 人的活动(其次加上) 名曲联奏(建议曲目) 

沙漠驼铃 猩猩峡外沙漠 单调、平板、苍茫 驼队出现 我赞美你,骆驼 

高原归耕 黄土高原(解放区 蓝天、黑山、明月、作物 晚归的农人 军民大生产 

延河夕照 解放区—延安 晚霞、河水、大山、黄土、山坡、野火 欢歌笑语的来自五湖四海的“鲁艺”师生 延安颂 

石洞雨景 解放区 雨天、荒山、石洞 促膝读书的男女青年 三月里的小雨 

桃园小憩 解放区 桃林、茶社、作物 学习与休息的青年 解放区的天 

北园晨号 解放区 晨光、朝霞、山峰 号兵、哨兵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然后提问:这样的风景美不美?学生回答:美,美在有了生机。 

    教师明确:这就是《风景谈》这篇课文向我们揭示的一个真谛:人的精神境界的美赋于自然风光的美以生机,这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所蕴含的意思。这是《风景谈》谈出的第二个方面——它的美学意义。 

    课文中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那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静穆的自然和充满活力的人组成,“人的活动”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风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风景”作为人的活动的环境,是衬托人的崇高精神的背景。落笔于绘景,着眼于写人,以景物突出人物,借风景来表现人的精神,“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构思十分巧妙。 


展开全文阅读
三、 分析作者如何“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同学说出自己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的答案,并通过演示文稿放映中的飞入、驶入效果将它{即“沙漠驼铃”等四字句}添加到相应幻灯片的下面。 

     2、要求学生说出“思考和练习”三上的语句{文眼}在文章中的位置。 

   (二)、教师通过“演示文稿放映“播放下列习题,要求全班同学先一起做,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同学说出做的不同结果,学生比较后予以明确,并通过飞入、驶入效果将它添加到题中空格部位,此时可再度播放刚才播放过的“名曲联奏”。 

    1、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说明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 高原归耕与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3、石洞雨景与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 

    4、 北国晨号——写清晨山峰上两名战士的雄姿,说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人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三)幅散式提问: 

    a、本文的六幅风景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讨论后 明确:是按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一些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都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猛然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仔细玩味,就可体会到其揭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的,比如……(利用上面幻灯片上的习题进行直观的分析,下同。) 

    b、五段议论性文字在文章的思想表达和结构组织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五处议论,连缀了六幅内容不同的风景画,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了一幅 历 史长卷。五处议论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 了文章的中心,是统帅全文思想内容的“神”。五处议论,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间隔出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清晰的层次,增强了音乐美。 

四、 存疑探索式结尾 

    提问: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但第一幅画面是描绘猩猩峡外的沙漠,这里当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把它放在首当其冲的地位,而且充当了全文的楔子呢?我们下节再说,请同学们课后先思考一下。 播放一首延安时期的或歌颂延安的乐曲(如〈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的录音并布置作业: 

(1)、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给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词: 

妩(  )媚  颀(  )长  山坳(  ) 干坼(  )   

浅濑(  )  清冽(  )  断碣(  ) 黑魆魆(  )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写作特点(对照和烘托),解决难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衔接导入,归纳已知,分析写作特点: 

    (一)、指名同学回答 

    (1)上一课时最后(存疑)的那个问题 

     明确:上节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是“把政治寓于风景 之中”;再想想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么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 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另外通过对沙漠的描绘,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 调、最平板的荒凉贫脊的沙漠地带,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大大地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文眼,它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是一曲交响曲中的 “序曲”。 

   (2)既然说到文眼,那么请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呢? 

    学生:“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及贯穿全文的五处议论 这五处议论逐层深入,象一条红线把六幅画面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构成了文章的……? 

学生:线索! 

   (3)启发思考:既然文眼是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五处议论,那么文章在写作时必然要运用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对照和烘托的手法,使主题更加鲜明。如沙漠中“纯然一色”烘托“猩红大旗”;沙漠中形、声、色与驼队出现的形、声、色的对比;石洞中的一对与公园里一 对儿的对照;静穆的大自然与弥漫着生命力的人的对照……把事物表现得鲜明醒目,强化了主题。 

二、解决难点: 

   (一) 教师范读(突出重点词语、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强化感情,声情并茂,以情 感人)在读完每一部分后,依次分别计论、明确下列四个难点问题及“思考和练习”三上 的五个小问题(后者的答案可参见《教参》,不赘。) 

   (1)、文章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入笔有什么作用?(在讨论前,有条件的话, 可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塞上风云》的电影剪辑.) 

明确:《塞上风云》是反映抗战时期各民族团结抗战的爱国影片。作者在延安时期观 看后,深受触动,回重庆写此文时,忆起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激起感情的浪花,触动了记忆的闸门,这样开始下笔,就交代了写作的缘起,起到了领挈全文的作用。这与学  过的《故乡的榕树》、《土地》两篇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相同的。 

   (2)、“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指谁的手? 

明确:茅盾同志在病危之际,曾嘱托他的儿子韦韬说明:“(调朱弄粉的手儿)应指 鲁艺的一些做文艺工作的女同志。” 

   (3)、“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一句中,“天下最难走的路”是指什么路? 

   明确:1、他们年纪虽轻,但在他们这一代革命青年人来说,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 走过了曲折的人生道路。2、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阻止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爱国青年和文艺工作者,设置了重重关卡,因此爱国青年等人要冒着生命危险,克服自然的、人为的许多困难。 

 (在进行这一步时,可用投影仪播放一些各地青年克服困难,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电影或历史资料片断) 

 (4) 第六幅画面写小号兵时,为什么又加入了白天所见到的一张照片这个材料?[可用叠加的办法放映一幅山岗上小号兵 (左上、远景)和照片上小号兵(右下、近景)的幻灯片] 

明确:这是因为山岗上的小号兵离得远,只能做粗线条的勾勒,照片上的号兵就在眼前,可以做细致的刻画,这里运用衬托的手法,使两者形象结合在一起,就使山岗上号兵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清晰了。 

三、呼应开头结束 

    提问:学了课文,你觉得与姊妹篇《白杨礼赞》作比较,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白杨礼赞》先写白杨树(实写),描绘和赞美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铺垫后升华,篇末点明主题,赞美了北方农民,赞美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立意比《风景谈》更明确,全文用了象征手法 《风景谈》在语言上比《白杨礼赞》更富有打上时代烙印的含蓄性。 


展开余文
四、 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  ——写……             说明…… 

高原归耕   

延河夕照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写……             说明…… 

人的精神境界的美                 赞美党领导下的延安儿 

赋于自然风光的美                 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 

以生机(美学意义)               的民族精神(政治意义)

画面 地点 景观 人的活动 议论 寓意

沙漠驼铃 猩猩峡外的沙漠中 单调、平板、苍茫 驼队的出现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只有人才能使自然充满活力

高原归耕 黄土高原(解放区)               蓝天、黑山、明月、作物 晚归的农人    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以劳动创造为乐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革命事业旺盛,从而歌颂创造这一切的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边区人民和革命知识分子 

 延河夕照  解放区——延安  晚霞河水、大山黄土、山坡、野火  欢歌笑语的来自五湖四海的“鲁艺”师生

 石洞雨景  解放区  雨天、荒山、石洞  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  内心生活极其充实的人是风景的主宰 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百无聊赖,他们使生活顿时生色

 桃园小憩  解放区  桃林、茶社、作物  学习与休息的青年  人类最高贵的精神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革命青年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高贵品质创造了第二自然

北国晨号 解放区 晨光、朝霞、山峰 号兵、哨兵 这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为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战斗的人是最伟大的

包身工

教学目 标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

      D.语言风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

    4、注意课文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在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5、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

教学重点:触发学生的真实感受以思考这一事件 

教学难点:讲解时不失时机地触发学生的思考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二、分析课文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 

 “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 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  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时  

               下午六点收工  

       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3、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 

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其中有电影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包身工》是一篇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报告文学。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二、在上节课中我们分析了包身工们的实际年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被剥削程度。  

    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猡”为什么如此“懒惰”?  

     A、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  

     B、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2:包身工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这合不合情理?  

  A: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3: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A: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心“她们的身体”“包给 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当女孩子真的有事时,她们真的没脸见人了吗? 


展开余文
   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我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烧火、生病、抄身、挨罚。这样写的作用是: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夏衍先生在1959年《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来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付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工人给资本家当牛马,当虫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会出了无数的生命、血汗与眼泪。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聂耳先生谱曲、;田汉先生填词的,当时有人提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如果选用这首歌,是不是感觉上太悲壮了。当时议论纷纷,最后周恩来总理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居安思危嘛!”我们现在学习这些作品,其中最大的意义就是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 

                          梦和泪

教学目的

一、学习冰心的爱国情感和赤子之心。

二、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三、了解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巧妙的构思。

教学设想

一、本文抓住人物最富个性的本质特征,用梦的形式向读者全面展示冰心的一生,作者把冰心的梦和冰心的泪巧妙连结起来,这点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结合课文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二、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炼而又形象,作者时而叙述,时而议论,时而抒情,时而描写。可让学生分类整理,深刻体会。

教学要点

一、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二、通过阅读训练,学会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三、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一、建议本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二、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大家讨论,总结归纳本文学习的重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问题:

1、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写得详,哪些写得略?

2、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3、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冰心父亲和母亲的经历,这与写冰心有什么关系?

4、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这与写冰心的泪有什么关系?

5、画出文中的议论句,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作用。

6、文章中有好几处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找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提示:

1.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合理选材,巧妙剪裁是课文的一大特色。

作者善于寻求构思的新角度,以小见大,使构思新颖独特。写冰心,可写的事物很多,作者却在冰心的微笑中别出心裁地发现了特殊的审美视角,描写冰心的哭,从而使文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章中与众不同的一篇,达到了“人人笔下所无”的境界。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那“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大哭,集中表现了她爱国情感和赤子之心,有力地揭示了文章中心。

2.文章以“梦”为经纬,以“泪”为焦点,脉络清楚,重点明确。文章以“梦”开头,以“梦”结尾,又以“梦”贯穿全文,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把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一起,把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合在一起了。

3.文章的语言质朴真挚,凝炼形象,时而议论,时而描写叙述,阅读时要细细体味。

二、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

三、布置课后练习

资料:

《梦和泪》框架结构

《梦和泪》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以赞美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的人生追求和崇高品格为主线,珠联了作者对冰心的印象,冰心本人的言谈举止,冰心父亲母亲早年经历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场面等,巧妙地把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支高亢的爱国主义颂歌。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4段)梦是泪的外在表现。这一部分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第1~3段)提出梦和冰心。

第1段,这层首括句;梦是人生的一部分。

第2段,点明冰心惯于把梦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来描写。

第3段,人们从冰心他们描写的梦中知道许多事和人。

第二层(第4~24段)由题辞引出冰心哭的故事。

第4段:设疑。

第5—24段:释疑。冰心的哭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

第二部分(第25~35段)把冰心的泪和祖国、民族的命运连结在一起。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5~27段)梦是创作的源泉。

第二层(第28~33段)冰心父母所经历的故事,就是冰心泪的思想基础。

第三层(第34~35段)冰心的经历,使我们看见了民族的灵魂;冰心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号啕大哭,使我们了解了她是怎样一个人。

第三部分(第36~40段)冰心的性格是永远追求完满美好,她创造了最精最美的梦。这一部分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第36~37段)永不失赤子之心是冰心伟大人格的写照。

第36段,梦即性格。

第37段,冰心在医院里。

第二层(第38~40段)

第38段,冰心爱做美梦,她永远在追求美和纯真。

第39段,冰心的梦和泪永不失赤子之心。

第40段,梦为冰心伟大人格的作证。

附简略结构图:

三、永不失赤子之心的泪和梦是冰心伟大人格的写照。(36)~(40)

写作特点:

一、择取典型

典型之人之事不一定是大人物或大事件。有时“大”的事件并不典型,有时“小”事中却凡中见奇。我们说选材要新颖、独特,就是要在所选之事所写之人非常典型。所谓典型,就是其人其事能反映出社会或生活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典型的人和事,才最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梦和泪》这篇课文的立意很深,作者对冰心的经历和她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大量丰富的材料中悟出了冰心这位可敬老人最本质的特征,那就是“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她“胸怀宛如大海,可以波涛大作,可以平静如镜,擦去眼泪,依旧笑对人生”。正因为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冰心的“梦”和“泪”才能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冰心的形象才能跃然纸上。

二、小中见大

不少文学家的笔下流淌过清泉小溪,这甘美清润的“小溪”有时比洪波涌起更让人回味不已。这大概就是一种魅力──一种小中见大的独有的魅力。《梦和泪》中冰心父母的故事,福州主街上的“白榜”,母亲怀揣的“大烟”,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的不屈精神,使人读后受益匪浅。

三、点面结合

冰心的哭是一种真正的大哭,一种“毫不掩饰”的“声泪俱下”的“号啕大哭”,其声势“荡气回肠”,“像火山爆发”,感情流露是“最真挚的”。如果课文仅仅写了这些内容,那么我们眼前的冰心形象是不全面的,文章的妙处在于将此时的冰心和他的一生巧妙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形象。于是,作者又写了冰心的梦。“她爱做美梦,很美很精”,清晨写作,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她用梦的经纬“织出了一个璀璨多彩的美丽黄昏,为永不止息的生命做了一个高大的天幕”,这就是她那“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的赤子之心的伟大创造,这就是她爱国情愫的具体写照。至此,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文章以点带面、详略结合,将课文的深刻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其实,选材的方法有多种,但目的却只有一个──为了更有力的表达中心。如果游离了中心,那所选的材料就失去了意义。运动员之“材”选准了,可以创造辉煌;衣料之“材”选好了,可以美化其人;同样,文章之“材”选对了,那一定会突出而深刻的表达中心,使文章生色添辉

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散文分类:

 

 

作文训练:

写作范围:按照提炼中心合理选材剪裁的要求写记叙文

题目: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写作

第三课时

 评析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职教第二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琵琶行》的三朵“典型花”(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荷塘月色(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