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720
标签:
教学论文
当前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状况透视(网友来稿)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一中 干方来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去年秋季,我们乐清市各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也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带着新的理念,已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师生的生活,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乐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的转变及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首先,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 。
其次,教师行为的变化。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促进学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教育。
第三,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时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注意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注意讨论探究,训练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注意合作学习,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注重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教学语言的变化。现在,教师多用精练隽永的语言点拨,避免罗嗦重复的语言;多用导演式的语言启发学生,少用演员式的语言,让学生“唱戏”;多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学习,少用指令性语言,让学生消极“应试”;多用商量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少用定性语言进行评判;多用鼓励性语言扶植学生可贵的探索精神,少用否定性语言浇灭其思想火花。
第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现在,学生上课能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下课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这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独特性的显示与个体性的张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这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在各教研活动及教学调查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以便我市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一, 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能取消它的工具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引导,没有审美的教育,没有情感的陶冶,没有心灵的触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如今,新的课程标准拨乱反正,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语文教学注意人文性,但不能忽视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现行新教材的教学“人文性”非常突出,而“工具性”要求则相对忽略,致使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连篇。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读不准,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难以表达出来,也算不上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我们不允许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我们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应在着重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第二,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语文教学非常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过去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应试为中心。课堂上教师是权威,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背出教材的重点、教参的答案,就能考出好成绩,就算学好了语文。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走向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堂课,学生提出了二三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加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少教师的及时引导。经常还可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一个问题让七八个学生回答,学生答出七八种答案,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加以肯定、表扬。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半开放的,即使有多个角度回答,也有一个最佳角度。另有个别的问题答案是单一的,如对词语意思的理解等,那就不能你对我对大家都对了。这些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优劣及真假,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回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使学生的自主探索迷失方向。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既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高效低耗”。
第三,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新课程语文教学注意学生的合作探究,这顺应了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也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于是,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展开全文阅读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 提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摒弃有效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腾飞的翅膀,它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多媒体的众多优点,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动不动就用多媒体,一堂课从头到尾,教师不写一个粉笔字,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教学的现代化。还有的教师不去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音像材料。更有甚者,各种公开课、评优课成了多媒体制作的大比拼。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摒弃有效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注意加以克服的。
正确评估多媒体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像,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的想象,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都是说阅读主体的个体体验千差万别,我们岂能用一个样板去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格式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过于强调用画面来表现文字的内容会在无意识当中给学生奔放不羁的思维规定方向。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能力会受到严重束缚。另外,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过多地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以上种种,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误区,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很多语文教师未能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未能真正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未能真正领会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解,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认识等都存在着偏差。《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是各级教研部门在组织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中未能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引导。为了语文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培训会及公开教学,学习新课标精神,学习实验区的先进经验。但也不时看到,有些语文新课程公开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过分强调人文性,特别重视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2、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3、不管是否需要,每节公开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并有越演越烈之势。4、每次公开课的评课,只讲优点,不提缺点,这势必引起对新课程改革缺乏深入认识的广大教师产生误导。
为此,广大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各级教研部门也要多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引导,以便课程改革能真正朝正确的轨道前进。
列宁说过:“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是搞课程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了确保语文新课改能成功进行,我们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地研究,冷静地思考,准确地把握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合作研讨与独立思考、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继承语文课改中的优秀成果,纠正课改中出现的不良倾向,使语文课改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邮箱: gfl@wzer.net
标签:
教学论文
当前初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哨子(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说明文阅读复习(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