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229
标签:
教学论文
汉字字形推断法(网友来稿)
苏州外国语学校 姚佳
正确书写汉字是汉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知识,非要下一番硬功夫不可。
但是,具体到解答高考题,还是有门径、有窍门可寻的。下面略谈几点。
一、分析错字类型,对症下药。
错字类型主要有同音而误、形近而误、同音形近而误这三种。例如:
望穿秋水,“穿”误写成“川”。以逸待劳,“待”误写成“代”。尾大不掉,“掉”误写成“调”。——这是同音而误。
“偃旗息鼓”的“偃”误写成“揠苗助长”的“揠”。“严惩不贷”的“贷”误写成“货”。——这是形近而误。
目不交睫,“睫”误写成“捷”。直抒胸臆,“臆”误写成“意”。遗憾终生,“憾”误写成“撼”。食不果腹,“果”误写成“裹”。民生凋敝,“敝” 误写成“弊”或“蔽”。雷霆万钧,“钧”误写成“均”。响彻云霄,“霄”误写成“宵”。——这是同音形近而误。
纠正的办法,辨析字义、词义,读准字音,多留心,巧记忆,还要具备一些分析推断能力。
二、依据形旁辨析字义,字义词义相结合推断汉字的正确书写。
例如,直抒胸臆,“臆”从“月”,与人体有关,指胸。胸臆 代指心里的话或想法。“臆”不能写作“意”,否则就成了“胸中的思想”,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再如以逸待劳,词义是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待”等待的意思,故不能写作“代”,不是以安逸代替疲劳的意思。
上述所说方法对辨析推断同音字、形近字、同音形近字字形尤其重要。
例如上面提到的“偃旗息鼓”与“揠苗助长”。“偃旗息鼓”的“偃”从“ ”,原指人仰面倒下,引申倒下、放倒的意思,词义是放倒战旗,停击战鼓,指停止战斗或秘密行军的意思。“揠苗助长”的“揠”从“ ”旁,“拔”的意思,原指拔高禾苗以使之更高的意思。通过字形辨明“偃” 、“揠”的字义区别,再结合词义,认真推断,也就不会把字写错了。
又如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望文生义、顾名思义、言不及义,这些词用“意”还是用“义”,较难区分,这就要求首先把这两个字含义搞明白,再结合词语的含义进行辨析推断。
“意”指意思、“义”指意义,前者从“心”,侧指主观,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用“意”不用“义”,强调主观思想、想法。后者侧指客观,望文生义,顾名思义,言不及义,词义都强调词语、事物自身含有的意义,强调词语等本身的客观含义,故用“义”不用“意”。
又如 和衣而卧、和衷共济、和盘托出、同心合力、貌合神离,用 “和”还是用“合”,不好区分。
“和”有连带的意思。 “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用“和”,连带着衣服睡下的意思。“和盘托出”的“和”同样的含义。“和衷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和”和谐、和睦的意思,不能用“合”。
“合”是结合到一起的意思。“貌合神离”, 合、离相对,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怀着两条心,故不能用“和”。“同心合力”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用并列式短语结构进行推断。例如(括号内为错字):
先礼(理)后兵 拐弯抹角(脚) 厉(利)兵秣马 名缰利锁(索)
真知灼(卓)见 远见卓(灼)识 得陇(垄)望蜀 风声(生)鹤唳
珠联(连)璧合 惹是(事)生非 山清(青)水秀 青(清)山绿水
沧(苍)海桑田 删繁(烦)就简 变本加厉(利) 兵荒(慌)马乱
并列短语的特点是位置相对的词语语义相对或相近。
上述词语中“先礼后兵”,“礼”“兵”相对,礼指礼貌,兵指强硬的手段;前后参照理解,“礼”就不会写成“理”,“兵”也不会写成“宾”了。
其他的,“弯”“角”、“厉”“秣”、“缰”“锁”、“真”“灼”、“远”“卓”、“陇”“蜀”、“声”“唳”同义或近义可相互提示或暗示,结合词义一般也不太会写错。另外联合、是非、清秀、青绿、沧桑、繁简等可以组成词语记忆,只要掌握了规律,更容易记牢。当然也有例外,像上面的“变本加厉”“兵荒马乱”就要根据词义记忆了。
四、用排除法进行推断。
例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销脏 弊绝风清 林阴路 两全其美 B 清净 察言观色 摄相机 大才小用
C 抱负 兵荒马乱 吓马威 闲情逸志 D 贸然 披沙拣金 绿茵场 甘之如饴
分析:A项,销脏,“脏”应为“赃”,指赃款、赃物,应从“贝”。“林阴路”词义指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故“阴”应作“荫”。B项,有可能考查的词语:净(静)、言(颜)、相(象)、才(材),通过对字、词义的分析,发现后两个词应为“摄象机”、“大材小用”。同理,C项可能错的字为:抱(报)、荒(慌)、吓(下)、志(致),分析确定后两个词为下马威、闲情逸致,最后选出答案D。
上述方法要结合使用,但必须强调的是分析推断一定要建立在对知识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只有大量地占有知识,才能培养起对汉字字形的敏感,才能敏锐地捕捉到命题人命题的关键,从而作出正确的推断。如果离开积累,一味地投机取巧只能是竹蓝打水,更谈不上实际应用,这也就完全背离了高考宗旨,是不可取的。
作者邮箱: ywl12252001@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汉字字形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通假字的起源及中学常见通假字举例(网友来稿)
下一篇:
打不破的镣铐——谈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