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3886
标签:
备课资料
《再别康桥》教学一得——让学生在唱中学诗词(网友来稿)
黄小娟
《再别康桥》是第三册第二课的一首诗,我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今年我有两个平行教学班),根据自己的充分准备进行了极为详细的讲解,大至作者思想基础、写作背景、文章思想内容,小至句子词语、标点符号,经明纬晰,绝无旁漏。我以为这样学生定会大有收获,焉知下课时听到一个学生打哈欠说:好累呀!我眼睛余光扫过时他已经趴在桌子上了。我好象受到了一次重击似的,整个心猛往下垂。
所以下了课我重新调整一下教学思路及模式。我这样设想:根据《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特点,可以把课文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优美的意象,激活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悟情,赏析诗歌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简介了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重点突出徐志摩的康桥情愫。接着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绘画美。然后播放根据诗歌演绎的校园歌曲《再别康桥》,里面配上了有关剑桥(康桥)的图片,学生在逼真的画面中体会到了这样美丽的意象再创造: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真是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而优美的旋律更把诗歌的情感内涵及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而歌曲则是一首充满惆怅、饱含眷恋之情的优美抒情歌曲。悠扬缠绵的歌声有如幽谷长笛,抑扬回荡,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同学们的脸上呈现出少有的娴静的神态,他们全神贯注,似乎已经置身其中。
然后再让文体委员教唱歌曲,力求唱出诗歌的意境美。练唱的过程中,我让他们注意旋律起伏的大小变化,长音时值的延长等,引导他们品味诗的意舒词缓、恬淡情深的意境。唱熟了之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站在柔和秀美的康桥上与康桥依依话别,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最后诗人 “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终于缓步飘然而去。学生感受到的就是诗人在柔情似水的康桥景象中所产生的永久的恋情,记忆中全都是柔美的康桥。学生进入了角色,体验到了真情,感悟更深了。最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背唱全诗。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感情投入,气氛活泼愉悦。也在歌声中轻松地掌握了这首诗。下课前5分钟的默写检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已掌握,这比平时单纯的诵读——分析——背诵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好得多。也远远超出前面那个教学班,在下一节上课我去那个教学班检查背诵时原来基础不错的几个同学还疙疙瘩瘩的。
用音乐的形式能充分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古代诗词大多是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乐府诗、律诗、词等,都有特定的乐调、音韵、节奏。因此,在诗词教学时老师们可以根据一些课文特点,在教学的同时进行音乐欣赏,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情境,把握诗词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作者邮箱: hxj_7009@163.com
标签:
备课资料
再别康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孔雀东南飞》诗句修改(网友来稿)
下一篇:
鉴赏性阅读的几个步骤(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