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858  
标签:教师随笔
中学师生对鲁迅小说需求状况的分析(网友来稿)
福建省南平一中    彭榕华    353000

【摘   要】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教学状况的调查结果,对新教材选录的鲁迅小说进行了较深层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分析的结果得出对中学鲁迅小说教学具有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鲁迅作品   问卷调查 

    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鲁迅小说11篇:《故乡》《社戏》《祝福》《药》《一件小事》《风波》《孔乙己》《狂人日记》《非攻》《铸剑》《阿Q正传》等。可见鲁迅在教育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可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多么深切地期望青年学生能够读懂鲁迅、认识鲁迅、学习鲁迅。遗憾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读不懂鲁迅,甚至不喜欢鲁迅。就是中学语文教师,真正懂得并讲好鲁迅的,也凤毛麟角。师生中普遍存在着难教、难学的困境,在中学校园中,鲁迅是孤独的、悲哀的。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鲁迅作品的教学情况,笔者最近在部分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鲁迅作品有隔膜感,但有相当多的学生有进一步了解和深究鲁迅作品的念头,相当多的人对中学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平不满意,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会主动阅读鲁迅的作品,并感到自己在孤独、苦闷时会觉得鲁迅作品与自己的人生有联系。

一、中学师生对鲁迅小说的需求状况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注①)鲁迅的小说作品文质兼美,“五四”时期,就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注②)。从这次调查的结果看,在所列出的4种文学体裁里,喜爱鲁迅小说的人数分别占教师和学生占总人数比例的46.9%和38.8%,位居前列。

教师对鲁迅小说喜爱程度依次是: 《阿Q正传》84.3%,《狂人日记》65.7%,《孔乙己》58.6%,《祝福》58.6%,《故乡》 50.0%,《药》50.0%,《社戏》45.7%,《风波》41.4%,《一件小事》24.3%,《铸剑》20.0%,《非攻》12.0%。

学生对鲁迅小说喜爱程度依次是: 《阿Q正传》74.8%,《狂人日记》63.6%,《孔乙己》56.4%,《故乡》55.4%,《社戏》49.9%,《祝福》31.8%,《药》28.2%,《一件小事》21.0%,《铸剑》19.3%,《风波》16.1%,《非攻》9.8%。

二、 师生喜爱鲁迅小说的原因

    1.从读者阅读心理、精神需求来看

读者在阅读前所呈现的心理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更有利于从根上把握读者的需求。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中承受着来自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有效的科技发展所带来产生的直接效果以惊人的速度丰富着人们的生活,而精神的生产明显滞后,这就自然而然地使人们在温饱之后产生了精神上不可填补的空虚,甚至失落,因而使现代人的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种精神的追求。蔡元培认为“现象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实体世界”,即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于现象世界的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的追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

    当纷纷扰扰的尘世一次次掀起生活的虚华,当此起彼伏的喧嚣毫无遮拦地淹没现代人脆弱的记忆,当浮躁、迷茫、虚妄和日益膨胀的物欲源源不断地充斥失去自控的心灵和大脑,当越来越多的灵魂游历于精神家园之外的时候,鲁迅他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独异的过客而存在的了。我们不能忘记他的痛苦、悲悯、沉重和梦寐!我们不能忘记他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与孤独为伴、挥戈深入“无物之阵”、为弘扬理性而做“绝望抗征”的战斗精神!!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2.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

    ①洞察人生精神困境的深邃思想内涵,是鲁迅小说魅力与灵魂所在。

鲁迅的小说作品有其独特性,他的小说并没有波澜起伏、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神奇出众的英雄,更没有鲜血淋漓的刺激性的内容,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可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事,首先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但是,从优秀的鲁迅小说中投射出的新鲜有力的思想感召力,使它们成为一代又一代师生研读的对象。“鲁迅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注③)胡适说过:“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张梦阳先生称鲁迅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是“以改变人精神为宗旨的精神哲学与精神诗学”。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而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溶合在一起,才更使它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的。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得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目前我们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鲁迅作品本身的难度造成的。鲁迅作品的难教,并非是指它的艰涩,而是指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难以一时理解而已。由于作品本身的深度和时代不同作者的理解不同,给鲁迅作品教学带来了困难。

    ②不虚伪、不媚俗的人格力量。

    鲁迅之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说:“鲁迅的骨头是做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确,鲁迅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奠基者和里程碑,是代表着中国文化传统和新文学方向的伟人,鲁迅的文学和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巨大而深远的。


展开全文阅读
    ③严以律己的自我解剖精神和“韧”的战斗。

   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不在反映着作家本人的爱与憎,其作品表达的都是作家本人的心声。鲁迅作品中的“我”,,虽不能与鲁迅划上等号,但无处不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

   由于日益卷入的实际的战斗历程,与旧文化战,与旧势力战,与章士钊、杨荫榆、陈西滢战,与创造社、太阳社、新月派战,与“革命阵营里的蛀虫”战,与“四条汉子”战……他不停地向各种封建主义作任性的长期的斗争。他在激烈的战斗中时时抚摸着生和死,惊心目堵着生命的逝去和灭亡的总将来临。鲁迅不象周作人,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深刻的悲观,用苦茶和隐士的自我解嘲来解脱人生。鲁迅是以愈战愈勇的勇士情怀来纪念着这生和死,赞颂着这生和死。

    ④对国民劣根性最犀利的解剖和批判。

   他的小说很少用大量篇幅去表现包括农民在内的下层人民所受的政治经济的压迫和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着重表现他们所受的精神毒害、精神痛苦及性格变态。如《药》里,仅用一床“满幅补丁的夹被”、夏四奶奶穿着“褴褛的衣裙”暗示华老栓一家、夏瑜一家生活的拮据、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华老栓一家及夏四奶奶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主人公闰土“多子、饥荒、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而是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闰土的精神麻木;《阿Q正传》更是揭示了被压迫者身上最不可救药的一种精神病态--精神胜利法。我们从愚昧者的自生自灭的悲剧和叛逆者的悲剧中可以看到全新世界的再造有待于掌握全新文化、全新思想、全新手段的全新的人。改革人们的文化基本信码系统,铸造新的国民性。在一般作家笔下,多数要大力渲染和描写的物质生活的极度贫困,鲁迅却极少涉及,他正是通过对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灵魂深处的病态和弱点的开掘,尖锐地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⑤对西方文化最明智的积极的借鉴。

   从鲁迅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剖析与最清醒的扬弃;可以看到对西方文化最明智的认识和借鉴;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以“贬鲁”为时髦的现象:有的青年作家急欲一鸣惊人,在文学创作上刻意求新,以学西方新潮为荣,唯解构传统、颠覆权威是骛;把鲁迅斥为挡路的“一块老石头”一脚踢开,并大声疾呼要同“经典作家”决裂,公开发表断裂论,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也有一些大学生处于一种反拨情绪,“想挑挑鲁迅的毛病,打破这最后的神话。”上述现象自然也影响、煽动了幼稚、易偏激的中学生们,他们由于缺乏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缺乏对鲁迅思想、文学的真正理解和深刻认识,于是误把浅薄当深沉,把投机、噱头当创新。

    这也警示我们:探讨和继承鲁迅留下的珍贵遗产,特别是他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一个迫切而又沉重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教育界在还原鲁迅的本体方面做了大量艰辛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对鲁迅的“立人”思想,“国民性批判”思想等过去注意不够的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对鲁迅复杂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敢于直面鲁迅的局限性,做出历史主义的阐释,对鲁迅的认识越来越趋于全面、深刻、准确。

    ⑥讽刺辛辣幽默的鲁迅笔法。

    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从内容上看,表面之意一般都能读懂,但表面的背后却有更内在、更深刻的隐秘,主要是通过形式、技巧暗示给读者。鲁迅十分讲究文章作法。小说如此,散文如此,杂文更是如此。鲁迅作品叙述极有条理、文章注意裁减,重视文章主旨、叙议巧妙结合。如《狂人日记》,整篇小说虽然用的是日记体,但开头却是以“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的叙事角度来行文的。整个时间跨度远在30年以上。而小说的分节叙述也每有追索过去的笔调。《孔乙己》虽然开头写的是旧时“鲁镇的酒店的格局”,但接着就以“小伙计”的身份来叙述20多年前的孔乙己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故事。至于《故乡》更是一开始就以“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直达故事为核心。而《阿Q正传》是写在阿Q“逝世”一两年之后,“一面要做(正传),一面往回想”。《社戏》写的是“我在倒数上去的20年中”所经历看戏的故事。《祝福》中写祥林嫂,也并非以传统笔法而为,单是“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生”一句话,就能使读者得到一个鲜明的印象,祥林嫂是已经死了。她的故事作者马上就要写将出来……这种方法完全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老套路,避免了小说叙事中的拖沓冗长,而直接把读者引入了作者的阅读空间,以便于作品主题思想的揭露。

鲁迅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小说中的语言文字常常闪动着创造性的光芒,其语言文字连同思维都是会羽翼飞翔的。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有着深厚的古文字修养,爱用那些常见而独到的字眼,遣词造句确实与众不同。如《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正是用这样特殊的表达来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与沉闷的心情,这正是他作品具有深厚的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鲁迅十分注重标点符号的锤炼和正确运用,他的作品的语言所以生动传神,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精当地使用标点符号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杨二嫂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短短11个字,连用3个感叹号,把杨二嫂那种装腔作势、阴阳怪气、怪声惊叫的神态,刻画的入木三分。又如《药》中的刽子手康大叔在6个“包好”后面都用了“!”,突显出这个凶残贪婪的刽子手大喊大叫、盛气凌人的丑恶嘴脸。

   至于有些师生反映的鲁迅文字难懂的问题,这里既有鲁迅字斟句酌的文字运用的态度问题,也有他对文字表达效果的刻意追求,还有他的使用习惯。我们不能用祭坛的文字标准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去衡量前人的作品,否则就会犯削足适履、本末倒置的错误。假如我们能进入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核,就会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正是百谈不厌。鲁迅著作在多家媒体关于百年文学经典的读者调查中,仍高居榜首。英特网上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还是名列第一。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⑦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挚热烈的爱

    阅读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情感经验与作品的个性、氛围、内涵相融合,由此才能潜移默化进行文化濡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生进行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关键是要拉近鲁迅作品与学生情感经验上的时空距离,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让那个时代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来,在两个时代的历史交融中对鲁迅的作品进行人文价值的认同。

    鲁迅是深沉而敏锐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爱憎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活生生的现实气息,他的情感充满了思想的力量和哲理的深意至今仍可以激动着人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挚、最热烈的爱情和忠诚!“鲁迅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他有着旧中国民族性格中缺少的诚与爱。即使他那喷着神圣怒火和充满冷静分析的作品里,也跃动着一颗对人民和一切真善美事物的爱心。”(注④)如:《一件小事》中的车夫,《社戏》中的六一公公,可爱的农民后代阿发、双喜,《故乡》中的闰土,《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甚至《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穷困到那种地步,何等不易得来的一杯酒、一碟茴香豆,这不正是善良的写照?面对现实,承认现实,难道不该承认今天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正在淡化这种真善美吗?


展开余文
    鲁迅先生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眼光永远注视着人民。鲁迅先生为孩子们呐喊,未年轻人呐喊,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他反对孩子们只会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而应该回到《故乡》的黄土地上,向少年闰土学习看瓜、刺猹、捕鸟;应该走进平桥村,学习放牛、钓虾,跟阿发、双喜们一起,把乌篷船撑离平桥,去领受豆麦、水草散发的清香,去欣赏夜渔的艇子在浪花里大白鱼似的飞窜。他反对象夏瑜那样的流血,他的血非但治不好那个满目疮痍的社会,甚至治不好小栓的肺痨病。他要人们思索,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合起手来杀死了祥林嫂;是多子、饥荒、苛捐、杂税、把那个可爱的小闰土变成了木偶;是腐朽的科举制度大棒打断了孔乙己的双腿,逼着他用双手“走”完了可悲的人生……

三、 小  结

     通过对中学生对鲁迅小说的喜爱程度的调查,无不表明中学生日趋成熟的审美和阅读心理,其中也包含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社会价值的思考。因此通过对鲁迅作品需求状况的研究也可间接地把握学生情绪的波动,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观念的变化和教材改革提供参考。

    优秀的鲁迅小说是经过淘洗的历史果实,它对民族精神的改造与重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执着探索及在艺术上细腻而恢弘的气势都在潜移默化地激励、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对知识占有量的大小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现有的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才是至关重要的,在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是对教材教参的机械照办后的强行灌输,其间不仅缺乏学生个体的感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事实说明,即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鲁迅的“立人”思想并非过失。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坎坷之后,尽管我们已付出深重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鲁迅先生所理想的“立人”境界离我们仍然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注定了我们藉鲁迅作品对学生进行“立人”教育的深刻迫切的现实性。

注释

① 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② 鲁  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③ 李厚泽《论鲁迅》

④陈根生《谈〈故乡〉的主题》

主要参考书目

①黄经邦著《鲁迅作品教学摭谈》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

②李明军著《中学鲁迅小说教学杂谈》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③安永兴著《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     《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第21-22期

④秦   弓著《进来贬低鲁迅现象的原因和危害》《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

⑤王新春著《关于初中教材鲁迅作品主题的分析取向》《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7期

⑥王富仁著《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报》 2001年10月25日

⑦张学义著《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内部规律》《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作者邮箱: pp1219@163.com

标签:教师随笔 中学师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巧设空白,以无形之言传无尽之意——《药》第三部分五处省略号的作用探析(网友来稿)
下一篇:《项链》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