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阅读:2623
标签:
作品赏析
中学相关题材诗歌的比较鉴赏——石
编者按: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语文教师在准备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常感缺乏的资料就是相关题材的作品和专家的解读。我们也曾试图自己编辑一些与中学语文的教学篇目相关的名家名作,但书海浩瀚,几乎令我们无所适从,这时候,我们十分幸运地发现了《中国新诗诗艺品鉴》(周金声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0),此书精选中国新诗分类编排,邀请我国知名的诗歌创作者和研究者精心撰写了鉴赏短文,无论是所选诗歌的质量还是鉴赏文章的水准,均堪称一流。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篇目,从中选取了部分章节,以供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参考。同时代表广大语文教师向《中国新诗诗艺品鉴》的主编和各位编委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谢。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卞之琳《鱼化石》
卞之琳从鱼化石中获得的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羡鱼与悲己的哲理,其中不无对老庄思想的领悟。诗人1935年前后写的《寂寞》、《断章》、《圆宝盒》等诗都表现了这种对“道”、“知”、“悟”的追求,悟出“我”与“你”的相对性。面对无生命的鱼化石,诗人并未将它视作死物,而与之对话,甚至艳羡它特有的形状,向往它得以永恒的美的线条。无奈只是相距太远,但却因此而使“你”“我”有相对存在的可能,这无疑是一种哲学层面的生生不息。(金声)
零落的记忆中
也曾有月光
照耀草坪
被损害与欺凌的
许多岁月
给它刻下了
一层层皱折
(是否大脑的沟回?)
那里沉埋着
难以述说的伤痛
你看浪花、浪花……
滂沱的眼泪
陈敬容《山岩》
艾略特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诗学概念:客观对应物,即诗人应寻找与内心情感相对应的外在客观形象。“山岩”正是这样一个融合了感性与智性的“客观对应物”。简短的诗行凝炼、有力,断句造成的语脉跌宕使文字周围的空白也成为一种无声的言语。展现在纸面上的与其说是一首作为时间艺术呈现的诗,毋宁说是一幅由文字凸现而成的空间浮雕,而雕凿者却是痛楚的历史记忆,“被损害与欺凌的/许多岁月”。它雕凿的不仅是完美的诗艺,而且还包括诗人的生命及灵魂,那“一层层皱折”被隐喻为“大脑的沟回”。这样,被岁月雕凿的山岩便与被痛苦雕凿的诗艺及诗人生命难以分清了。通过一个意象的多重指涉,这首短诗包容了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诗人唐提曾在20世纪聊年代论述了陈敬容诗歌中的男性风格,这一点在此诗刀削斧刻的句法中得到了印证。然而在诗行末尾忽然又出现了一种女性化的、细腻的水的形象:“你看浪花、浪花……/滂沦的眼泪”。原来在男性化的、痛苦严峻的反思深处,怦然跃动的仍是一颗女性的柔弱心灵。这种两种不同风格话语的内在融合,使我们不得不对这首诗报以无言的激赏。(姜涛)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全诗没有一个抽象的哲理词语,只是一心一意写礁石。“一个浪,一个浪”,这简明的重叠的句式,径直渲染了海浪接二连三不休止的势头。一个“扑过”,写出了浪涛的凶劲,但它们都在礁石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在这动态的对比中,突现了礁石的坚定和力量。接着,诗人特写式地写出礁石的“肖像”:像刀砍过一样的脸庞和身躯,“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它的坚定是以必胜的信念为基础的。以物象象征人事,必须使读者感到自然顺畅,不能生硬地拉扯。本诗先以“脚下”这个比喻把礁石生态化,然后进而拟人化,“脸上”、“身上”。“站在那里”、“微笑”、“看着”,步步移进,完成诗境,也就不露痕迹地体现了其整体的象征意义。(彭建明)
两块高大的石壁,
在倾斜中步步进逼。
是多么灼热的仇恨,
烧弯了铁黑的躯体。
树根的韧带紧紧绷住,
展开全文阅读
岩石的肌肉高高耸起。
可怕的角力就要爆发,
只要露水再滴下一滴。
这一滴却在压缩中突然凝结,
时间变成了固体。
于是这古老的仇恨便得以保存,
引起了我今天一点惊异。
顾城《石壁》
在有别于时间艺术的造型艺术中,往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瞬间,一个“富于包孕性的时刻”,而在空间铺展全部戏剧性冲突。顾城这首短诗,出奇制胜地在诗歌中采用了造型艺术的这种古老技巧,将两块相对倾斜、步步进逼的石壁之间的力的角斗完全在一个瞬间中凸现出来。从开篇起,双行体的诗节便一步步烘托强化文字间的紧张感与压迫感,“躯体”、“韧带”、“肌肉”,突兀的岩石被拟人化了,从而空间的挤压也转换为两个角力者之间身体的冲突、威胁和较量。与此同时,一系列动词“烧弯”、“绷住”、“耸起”、“爆发”也在处处将这种力量的角逐推向高潮。而当那高潮来临,一种崩溃一触即发时,诗人却让一个柔弱微小的意象——“一滴露水”出场。在巨大的张力场中它突然凝结了,读者心中涌动的紧张激烈的情绪也被一下子扼制住了,一切停留在、凝固在这个瞬间里,“时间变成了固体”。诗人内心的强烈冲突也由此外化于自然之中。
正是借用了空间造型艺术的独特视角,这首小诗有了浮雕一般的立体感和即目可见、伸手可触的真切性,在静寂中蕴藏着力与美的均衡,在惊骇的感受中使时间、空间两种生命尺度融为一体。
(姜涛)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艾青《鱼化石》(节选)
与卞之琳的同题诗相比较,艾青却从鱼化石中获得严肃的人生教训,多了一层现实意义,带有浓厚的“文革”中遭受压抑的过来人的特殊体验。当年这鱼儿在大海里浮沉、跳跃,但不幸遇到了大灾,旺盛的精力在一瞬间凝固了,完全失去了自由。尽管作为一个生灵形体完整,却无法动弹,连一丝叹息都不能,有的只是沉默,生命也就停止了。“文革”时代有多少人包括诗人自己不是有过这样类似的遭遇吗?禁铜的躯体在渴望着自由,愈发珍惜活着的时候。生死炼就的化石最能昭示生命的价值,诗人从中悟出的是“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而且“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遍最基本的道理。(金声)
四十五条鱼在一个石头里游动
它们是自由死的
死了
才保持了上千年的自由
石头陈列在博物馆
这就是一块历史
参观者经过了这里
想到了水
一只猫跑进来
想到了腥味
贾平凹《鱼化石》
贾平凹以调侃幽默的笔触从鱼化石获得了一种智性的灵趣,充满着思辨和灵性。在他看来化为石的鱼是在自由畅游时突然死的,这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大的幸运。生理的生命总是要死的,但这化作石的鱼却因为突然的死而获得了永生,“才保持了上千年的自由”的神姿,具有了超越肉体的历史的意义。问题在于对此俗人有俗人的理解,高人有高人的妙悟,至少这鱼化石为无数仁者或智者提供了禅悟的契机。因而,这看似平常风趣的诗句却最耐人寻味。(金声)
从棱角分明的少年,
走到圆润光滑的老年,
水流把所有的直线,
都扭弯成一团。
似乎更随和了,
其实更固执、更铁坚。
穆仁《鹅卵石》
穆仁写咏物诗,走的是咏物而言志的老路。在有的咏物诗中,他所言的是“新志”;在《鹅卵石》一诗中,所言的却是“老志”,即“老而弥坚”的古训。鹅卵石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从少年到老年是自然的人生历程。但人生的变化可以由鹅卵石这个形象体现出来,则是诗人独到的发现。鹅卵石刚从石山里走出来时,犹如一个不请也不安世事的少年,是棱角分明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见解。经历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后,鹅卵石和人一样,变得圆润而光滑。这是水流的杰作,是世事的变迁,使许多耿直的个性要么扭曲而变态,要么同流而合污。
正当我们要惊惧于世事的无常、环境的压刀时,正当我们要为自己、为鹅卵石浩叹之际,诗人先用“似乎”这个虚词缓和了我们心情的紧张,又用“随和”一词制造一种否定的假象,然后笔锋一转。用“其实”这个副词既表达出转的合理,又表达出转的力量。最后用两个比较级“更固执、更铁坚”,则是双重的加强。也许是内化了,也许是转化了,但那份少年的志向和个性,并没有随着少年时光的流逝而流逝。
将人生的体验浸入对自然的观察中,并通过后者呈现出来,此心此笔确实不凡。(徐伟泽)
标签:
作品赏析
中学相关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贵们的格调和阿Q似的追逐
下一篇:
贾平凹新作《怀念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