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33 2016-05-04
标签:
教学论文
巧用捆绑评价,探寻高效密码——谈有效的课堂评价
评价,是高效课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之,则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弘毅学校在高效课堂建设之初实行的是“星级少年”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侧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在一定阶段内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这种重个体轻团队的评价思路,遇到了瓶颈。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于此,我们转变了评价思路,勇于否定自己,开始尝试小组捆绑评价机制,这种机制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为出发点,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为目的,以如何能让优秀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如何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在以往班内6个大的学习小组基础上建立组中组,即一大组中有两个3-4人的小组,让组与组、生与生、对子与对子之间真正地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组教组、组强组的局面,学优生带学困生,让学生意识到一荣俱荣,一耻俱耻,组间形成具有竞争合力的竞争小组,进而充分的挖掘出小组学习的潜力。
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小组独学时
为了确保全体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独立学习状态,规定如下:能够做到全部认真独学且效果最好的小组加2分,效果较好的加1分,效果一般的不加分,如果小组内有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效果最差的扣2分,次之的扣1分。
2、小组讨论时
讨论效果好、投入度高的给小组奖励2分,效果一般的不加分,效果差的扣2分。
3、展示时
主动展示的小组量化加2分,其余补充质疑的非展示小组根据价值的大小给小组量化打分,价值大的加2分,没价值的不加分。如果学生的发言有无理取闹、态度不端等非正能量行为则小组扣2分。
4、目标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或检测活动)
准确率高的给小组加1分,如果有抄袭的则扣小组1分。
5、各种类型的考试
在学校或教师组织的各种正规考试或限时训练中,分两类加分。
第一类加分:班级1——15名的分别给学习小组加对应的15——1的分数。其中个人成绩在班级排名中相邻两次呈进步趋势每次前进5名以上的学习小组加1分,如果四个人都前进了5名以上则这个学习小组加4分)重复计算。
第二类加分:三率加分。
学习小组计算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根据计算结果班内三率第一的小组加20分,第二的加15分,第三的加10分,第四的加5分。平行班级比较得第一的小组加20分,第二的小组加10分,第三的加五分,此项累计加分。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靠数据检验效果,选取了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习小组进行实践探索,一个班级实施捆绑评价,另外一个班级按照原来的个人评价方案进行,通过两次正规的测试发现,实施捆绑评价的班级成绩明显高于另外一个班级,一些学困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六年级(1)班3组实施捆绑评价英语成绩对比表
组号 编号 姓名 上学期期末 考试成绩 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 组号 小组人数 上学期期末 考试成绩 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
613 1 赵芮嘉 97 99 613 7 平均分 81 87.4
2 陶静雯 96 98 优秀率 57.00% 71.40%
3 刘智伟 95 98 及格率 85.70% 100.00%
4 张海群 88 90 总效果 75.68 87.64
5 李天瑜 70 85
6 张茜茜 65 74
7 邢晏诚 56 70
六年级(2)班4组未实施捆绑评价英语成绩对比表
组号 编号 姓名 上学期期末 考试成绩 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 组号 小组人数 上学期期末 考试成绩 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
624 1 田上冉 97 99 624 6 平均分 80.1 82.1
2 李文斌 90 93 优秀率 66.70% 66.70%
3 任鹏旭 85 85 及格率 83.30% 100.00%
4 张宇航 89 90 总效果 77.36 84.64
5 赵宇 65 66
6 殷赫 55 60
在对比数据的同时,我们多次找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师进行调研,多批次找学生小组长、普通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反馈:学生的集体意识明显增强,各学习小组的团队意识浓厚,各个小组成员之间能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课堂捆绑评价的成功拓宽了我们的管理思路,顺势而为,我们又把捆绑评价与日常的书写、纪律、卫生、就寝等方方面面相挂钩,班风、学风有了明显的提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我们只是一个稚嫩的学习者,会永远在探索与奔跑的路上砥砺前行,虽然艰辛,但我们认为值得……
李安登
标签:
教学论文
巧用捆绑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回归教学本真,探寻高效密码——谈高效课堂建设
下一篇:
贯彻新课标理念,呼唤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的几点建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