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反思
阅读:639 2016-09-06
标签: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教学反思
此中有真意,欲辨不忘言——我教《在沙漠中心》(肖培东) 教学反思
肖培东
“有些东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还要用心灵看。”圣埃克絮佩里写在《小王子》里的这句话,用来解读他的入选进人教版语文初一下学期的《在沙漠中心》一文以及文章的教学,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
《在沙漠中心》这篇文章主要写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因飞机失事而被困沙漠的体验和思索,细致地描写了“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里,在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文章虽被置入以“探险”为主题的教学单元,但几无任何让学生感兴趣的神秘和惊险刺激的情节,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内心独白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这些心理活动的体味与文章思想内涵的挖掘很容易被喜好探险情节的学生忽视。教学此课,老师习惯于这样一种思路,教学沿着“怎么样的沙漠——如何面对沙漠困境——沙漠中的思想、哲理——我们怎样走出人生沙漠”这样的程序推进,通过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去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的把握也无可质疑,但由于缺乏有效合理的激发,过于程序化的教学又使得课堂陷于机械呆板,收效甚微。正如一老师在博客中很真实地说:“每次碰到这篇课文,我都绕过去,只给学生讲叙圣埃克絮佩里传奇的一生,讲叙他炽爱的事业——飞行和写作,介绍他的《小王子》。至于文本内容,能感受多少就多少吧。”类似这样的处理,脱离了语言文字思考,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一味追求教学拓展给学生带来的新奇感受,《在沙漠中心》的语文课本色很容易异化成体悟并学习探险精神或者英雄品质的班会说教课,教学走进了荒漠而失去了语文课堂的葱茏与纯粹。
阅读教学本该多姿多彩,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看似单调枯燥的文章,教师更要沉下心来去思考教学,要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他说:“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语文教学要活实相济,《在沙漠中心》满篇内心独白,如何引出教学活水激活课堂,笔者以为,文章中的三处引号句值得深思。
①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②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③“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全文只有这三处标上了双引号,仔细辨读,前两句是对自己说,最后一句是对同伴说,前两句是心理描写,最后一句才是语言描写。好好品味着三句话,发现它正好对应了“我”被困于荒凉的沙漠中的心路历程,即由“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过程,这样,“我”说的三句话无形中辐射住了全文的内容。品读三句话,进而研读作者在沙漠中心的险恶处境和心理变化过程,领悟冒险的真正意义,四两拨千斤,巧妙地将阅读落到实处,实现此课的教学目标。
镜头一
生读: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师:你想读出什么味道?
生:绝望的。
师:这句话为什么要读得那么绝望,那么痛苦?是什么原因让“我”那么绝望那么痛?你来说。
生:是“我”的大限到了,觉得自己是快死了。
生:“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沙漠里环境恶劣,缺水,寒冷。
……
师:沙漠里的很多没有引号的句子都可以改成“我对自己说……”,接下来,大家找出文章中的句子,在句子前面加上“我对自己说”,再来有感情地读读。
生:我对自己说:“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
生:我对自己说:“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生:我对自己说:“我在哪儿?啊!我刚离开,我听见普雷沃的声音!是他的呼叫唤醒了我……”
师:很好,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几乎整篇都是“我”的内心独白,是心理描写。有的是我对自己说,有的是用环境来衬托心理,有的从动作表达我的心理,所以心理描写显现在文章中形式是很多的。
教《在沙漠中心》,感受作者在沙漠的危险处境,体会作者在沙漠中的痛苦和绝望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这也是为后面理解并体验“我”的坚强乐观蓄势。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习惯于以下两种形式的处理:一是介入视频图片或者有关沙漠描写的诗句唤起学生对沙漠的直观感受,一是采用类似“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沙漠”这样直问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前者易淡化文本,繁杂课堂;后者又过于直接,失去教学的悬念。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语文教育书简》之十,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2 页)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善导须善问巧问。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期待感,教师就要努力避开学生的思维思路去发问。要根据教学内容,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要找准突破口,又有出乎意料之感,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这句话你怎么读?为什么要读得那么绝望那么痛苦?从思考读的语气到思考如此读的缘由,从读这一句话到读整个沙漠,学生就会深入沙漠中心,在字里行间寻找到寒冷以外的“别的原因”。寸草不生荒凉寒冷的沙漠,把露水当希望而不得的绝望,就在积极的阅读中得以理解,这样不落俗套,又落实了沙漠之问。而后仿照“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做改句诵读,是将生硬的带有工具性的“心理描写”知识点讲解演绎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淡化了语文知识的说教,强化着语言文字的品析。这样,躺在文章里的很多沉寂的句子,就被灵动地唤醒,作者那颗丢在遥远沙漠中心的绝望的心就深入进孩子们的心田,心理描写的多种手法更是自然地得以理解。
展开全文阅读
镜头二
生读: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为什么连用三个“干枯”?只说一个“干枯”,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行不行?
生:强调干枯,眼泪都挤不出来了,表现出作者在当时干枯的环境下非常的绝望。
生:我觉得“挤不出眼泪的心”说明作者的内心有所平静了。
师:哦。理解不同了,这里就有意思了。
生:我觉得沙漠很干枯挤不出眼泪,也是说他不打算哭了,不再软弱,坚强起来了。
生:我也觉得刚开始对沙漠的干枯有点绝望,后来,也平静了,坚强了。
……
师:三个“干枯”,强调了沙漠的干枯,同时挤不出一滴眼泪,既是一种沙漠干枯的表达,又显现着内心的坚强。那么,挤不出一滴眼泪,在沙漠中心,作者最后“挤出”的是什么?
学生静静阅读思考。
生:挤出的是求生的欲望。“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生:“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这里挤出的是勇气和希望。
……
好的教学设计,既要实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达成。“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叶圣陶语)为使学生的注意力、阅读力、思维达到最佳状态,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在沙漠中心》的主体部分的教学更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作者为什么能从痛苦绝望中冷静下来?坚强与乐观源于什么?怎么样引导学生去探寻作者的人生态度,探寻他对冒险的认识和对人生的追求?余映潮老师在谈到教材处理的策略时有“选点”一说,即“或选取课文的最丰厚之处,或选取其最优美之处,或选取其最精致之处,或选取其手法最特别之处,或选取其最繁难之处”组织起深入的品读教学过程。“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在大段大段的绝望下的思想后,作者听见自己内心在如此言语,这一句喃喃自语是“我”深陷沙漠中复杂心绪的真实写照,也是平静后勇气回归的内心独白。这个句子很值得品味,既让我们感知到干燥缺水的沙漠中作者内心的绝望干枯,又能读出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挤不出一滴眼泪”,是干枯所致,更是坚强所生。“干枯”的反复、省略号中的语气等等,都值得师生在阅读中好好品析揣摩。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指出,“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走进沙漠,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难,但要进入作者的内心去真切体验,课堂上就需要有新的有质量的激发去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紧抓此句,制造阅读理解上的矛盾点,以阅读、品味为教学重点,有效地完成了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梳理和体验。“挤不出一滴眼泪,那么,在沙漠中心,作者最后‘挤出’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这一追问,更是把课堂教学引入高潮,学生安静阅读思考后纷纷从文本中“挤出”了作者隐含在文章中的一些哲学思考,《在沙漠中心》一文的人性之思想和高贵也在这一追问中突现了出来。这一问,抛却了“作者最后在沙漠中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帮助他挺过难关最终走出沙漠?”这样的“通俗问法”,点燃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在“挤”上思考,在文章的语言中“挤”出英雄的光辉和伟大。既从文字深处去感知,又不做过深的理性讲解,课堂充满着生成,也把教学推向更深处。
镜头三
师:这篇文章后半部分语言里有很多人生哲理,细读就能“挤出”作者的希望、勇气、信念、人生价值等等,你读的时候能够有所感悟就是收获,把这些感悟积累起来就化成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来,读读。
生读: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昂扬有力)
师:个别标点符号没有读出来,你先把感叹号读出来。
生有力地喊出“上路吧,普雷沃!”一句。
师:再考虑一下,“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后的句号改成感叹号,是不是更有英勇豪迈的感觉?
生:我觉得不可以,毕竟体力消耗已经很大了。
生:没那么多力气了。
师:这就是真实。沙漠中的真实,英雄的真实,声音不是最高,但内心一定坚定沉稳。
镜头二的高潮处,就自然地推进到课文结尾处“我”最后的这一声召唤,也是文中“我”仅有的一次语言描写。已经不需要多做分析,在学生深刻感受到并“挤出”了“我”在沙漠中重新唤回的希望、勇气、信念、责任以及使命感等等,最后一句的激情呼唤铿锵有力的话语,已经是水到渠成地响彻。但是,这句话还有可琢磨可研讨的价值。“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一句话,四个标点,尤其感叹号和最后的句号要好好品味。“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后的句号改成感叹号,是不是更有英勇豪迈的感觉?确实,课堂上学生初读时,控制不住豪迈雄壮之气,“走下去”读得响亮高亢,可是文章里竟然是个句号。这一问,又回到沙漠,回到那濒临死亡险象重重的困境,回到了“在沙漠中心”。唯如此,“我”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战胜困难的乐观心态,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以及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冒险精神,才更加真实,弥足珍贵。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并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就要在教学突破口上在教学选点上下功夫。名师张丽钧说,好课是“目光的第二次给予”。这目光是我们的眼睛,更是我们的心灵。阅读教学最具魅力之处,在于我们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在满篇内心独白的文字里,寻找到这三处带双引号的文句语言展开教学并盘活全课,正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不忘言”。
展开余文
——《语文学习》2016.1
肖培东《在沙漠中心》听课有感
今天听了省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一节示范课《在沙漠中心》,虽是初中教材,但语言的魅力、文字的灵动,在肖老师的课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平时对初中教材接触不多也了解不多,但这堂课对我的教学却有着不少启发。
其一,如何站稳重心。课堂伊始,肖老师通过让全班齐读第一段暖场,提出“‘我’是谁”的问题,看似很简单的提问,实则通过这个“我”引出文章的相关背景,以及课后的注解,平淡却又扎实地将相关常识介绍给学生,既落实了教学目标,又不会冲淡课堂的氛围。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苦恼该如何处理文学常识的内容:不介绍到位便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开头或结尾介绍又会使课堂显得脱节;穿插于课堂则会出现处理不当影响文本教学。肖老师给了我很好的答案:从文本中出发,找到切入点后宕开一笔,再回到文本的内核。
其二,如何深入浅出的操作课堂。心理描写的分析,对于高中生来说都是很难在课堂中理解的。但肖老师面对一群初一的学生,依然游刃有余的讲这一课堂难点落实到位。通过对环境和动作的分析,以及直接的心理描写,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了直接和间接两种心理描写的方式;通过对状语和定于的分析,使学生注意到应将分析心理描写的落脚点放在修饰语上;数词、关联词甚至标点符号,这些平时都被我们教师遗忘的细节,被肖老师逐一拾起,并物尽其用。使我懂得了:课堂的深度不仅在于补充和拓展,更在于对文本的精细解读。
其三,善于处理文本、优化文本。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受教学生的学情,我们应对手头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或筛选。不能机械的灌输文本,而是应该利用文本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提升,继而得到思想上的提升。肖老师针对初一学生表达能力较弱的特点,在课堂前期指导学生如何概括;针对学生朗读能力较差的特点,以诵读指导的技巧贯穿整个课堂;针对学生面对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难以找到突破口的问题,利用“高频词”和“低频词”为解读媒介,带着学生走入了文本。使我充分的认识到:教学不能陷入模式化,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更应落实到行动。
感悟颇多,但表达能力有限。这堂课真的让我非常震撼,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道路上的差距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希望今后的每一次活动都能带给我们像今天这样的感受。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在教学的道路上且行且远。——童鹿超
(肖培东点评:写反思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细节,一定要解剖教学现场,从中寻找得失,切忌泛泛而谈,所以,小童的反思还缺少课堂细节,流于浅显,以后一定要注意,人的提高其实是细节的提高。)
聆听师父的课后,我斗胆将师父的课做一个或许不十分恰当的概况。您的课是由归纳课文内容始,又以归纳内容(拟写标题)终,中间通过朗读体味作品的韵味、内涵。切入简洁干脆精要,结尾饶有余味,主体丰富充盈。就像是作了一篇绝妙的文章,作者满意,读者心服。
您说的要有一颗“语文心”,学生也深以为然。归纳与细读之能力,正如阅读之两翼,失一则不能高飞。归纳以求其骨骼,细读以还原其血肉。优秀的文章,优秀的心智应该都需要清晰深刻与细腻生动。
在文本细读上,您留给学生的空间是充足的,引导的方式是巧妙的,操作的策略也是非常“语文”的。
但在归纳的处理上,我还有一点困惑。
这困惑既是我教学上的茫然,也是我所教的几届高三学生的茫然。有些学生能够以直觉的方式归纳,但有些学生却始终不得要领。您在上课之前反复读课文,读到烂熟于心,于是萌生出文本解读的独特角度,于是在课堂上您可以游刃有余。但学生却明显有些吃力。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的功夫不到,也更可能是工夫不到。目前在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上,或许不是老师做得不够,或许恰恰是老师做得太好,学生做得太少。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箴言,应该是颇具现实教益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不高,或许问题根本就不在老师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或者说是一种极度功利化的背景下的学习心态。家长、老师、领导、学校、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伸出过那只“揠苗”的手。学生阅读的种子在各种干扰下,茫然,无所适从,最终枯死,除了心灵的杂草,再也见不到那一树的繁华。
回顾中华语文教育,除了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诸如重复、涵咏等似而非的方法。或许正如老子所说,大道至简。
这多少给了我内心的沮丧。
回顾自我的语文学习之道,也并没有什么所谓明晰的方法公式。我脑子里能留下的只是某位老师的绚烂文采,某位老师的犀利幽默,某位老师的渊博,某位老师的精深。与其说是某种教学方法影响了我,还不如说是某位充满“语文味”的老师影响了我。我当然算不上有说服力的人,但或许更接近大多数的普通学生。
大道至简。而目前,我们的氛围过于热烈、喧嚣、杂乱。于是我就更倾心于师父所说的“静心”了。
这样想来,在归纳能力的培养上,我倒觉得,如果把教师寻找教学灵感突破点的过程与学生们分享可能会更有意义。
另外还有一点困惑。
在聆听师父上课的间隙,我在想:这篇课文要是放在高中该怎么教?
思考的结果是,恐怕是要解决“面对绝境时内心的平静”吧?
首先应该还是归纳,由学生说说作者的心境是怎样的。然后得出“平静”。接着是文本细读,你从哪些句子读到了怎样的“平静”,你来试着读出这种“平静”。充分体味之后,应该可以指出心境描写之法,诸如化无形为有形啊之类的。再接着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在面临绝境时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呢?由此,有什么启发?而这后一点应该是学习的难点。可能不得不要借助老师的帮助了。而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呢?是直接说出来的?会不会成为说教呢?而这正是我的困惑所在。
《如何阅读一本书》对阅读艺术下过一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于是,我再度陷入沮丧。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知识”与“智慧”之迥异。一个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远远不能解决“怎么做”的智慧之困惑。就像孔子,如果把他老人家拉到我们面前,跟他比比谁知道的多,我们肯定洋洋自得。但,“不知无害于为君子,知之无损于为小人”。不管圣人之言行于世何用,但他们在内心中是圆融自洽的。我的困惑或许正是学识之浅薄,内心之纤弱所致。
期待师父的传道授业解惑。
——张荣田
(语文不是济世唯一之药,语文就是语文,人生的许多困惑不是语文老师能解决的,有忧天下之心是你的良知与美德,但是我们不是万能的。别把社会的责任都揽给自己,这样我们会极其痛苦的。人的成长是有社会因素的,而语文教育,仅仅是其中一种。还有,任何一项能力的培养,不能寄希望于一堂课一次训练,语言能力的养成与提升是一个动态的需要长期实践的过程,加油,爱思考的人。——肖培东)
标签: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教学反思
此中有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春酒》课堂教学实录
下一篇:
肖培东《在沙漠中心》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