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865  2016-09-08
标签:教学案例 高一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教学案例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例

      执教: 肖培东

      点评: 邓彤

      教学背景:2013年9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课前学生自由朗读)

      一、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

      师:文章有几个较难读的词,注释里标有拼音的我们一起读一下,读的时候也看看它的意思。来,一起跟老师读读:僇人、施施、斫榛莽、茅茷、箕踞而遨、衽席、岈然、垤、攒蹙、培塿、颢气、引觞。

      (学生读)

      师:我们已读过了这篇文章,请问同学,柳宗元所写的这篇文章,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文章中说他是在法华西亭才望见西山的怪异之处,然后才开始游西山,还没有把西山彻底游遍。

      师:你的意思是“西山宴游”必须是尽兴游,而文中作者还没有把西山彻底游遍,游山还不够酣畅淋漓,是这个意思吧?

      生1(不好意思的):好像也游得很开心了。

      师:哦,心里觉得有点不对了。看看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再想想。好,你来说说看。

      生2:作者游西山,也游了其他的山,所以不能只叫“西山宴游记”。

      师:游西山,这文章哪段写的是游西山?哦,第二段,那你说说看,第一段在写什么?

      生3:第一段不是西山游记。

      师:是游什么呢?

      生3:是其他山,是州里面的其他地方。

      师:找出文中的词来说说,游的是什么地方?

      生3:“是州之山水”。

      师:“是州之山水”,是不是?简单来讲,这篇文章之所以不能叫“西山宴游记”,是因为它还写到了西山以外的其他地方的游览。这篇文章写了柳宗元两种游,第一段是游“是州之山水”,第二段开始才是西山宴游。所以这篇文章题目就叫作——

      生:“始得西山宴游记”。

      师:你来解释下,什么叫作“始得”?

      生4:才开始游。

      师:“得”是什么意思?

      (生支支吾吾,语塞)

      师:读书要有好习惯,先要读懂题目。“始”是“开始”,“得”呢?组词,试试。

      生4:得到,获得。

      师:嗯,开始得到,引申为发现,这样文章就是写开始发现西山宴游的乐趣的一篇游记。请坐。

      师:那么好,同学们,再快速看一下文章,找一找,柳宗元写两种游的“得”分别是哪一句话?这能找到吗?你来说。西山以外的游览,也就是“是州之山水”的游览,作者之得是哪句话?

      生5: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师:你先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生5:意有所至,梦也同往。

      师:这个“趣”怎么理解?

      生5:是通假字,同“趋”,往,赴。

      师:现在你再来判断自己说的这句话是不是游山之得?得,也就是他的认识,他的感受,他的结论。

      生5:应该不是了,应该是这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师:你看,多好,自己做出了更正。大家齐读这句话。这里有一句话,这是西山以外的游览作者之得。你再来找西山宴游,他的“得”又是哪一句?照你刚才的思维,你再找找看,西山宴游的“得”是哪句话?

      生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师:你刚才第一句“得”是怎么找出来的?你再按照这种路径找找,他的得在什么地方?建议一起来读读看,预备起。

      生(齐):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师:是不是有点惭愧啊!学习是应该这样学的。好,我们来读读作者两种游所得的句子。

      PPT显示: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师: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一句,你来。

      生6: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师:这个句子也有异态,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吗?


展开全文阅读
      生6:“皆我有也”。

      师:你整句读读看。

      (生6轻轻读)

      师:找到没有,这个异态的地方?

      生(齐):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师:这里的“凡是”和现在意义相同吗?

      生7:不同,是两个词。

      师:“凡”和“是”,读的时候要隔开,“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你觉得这是个什么句子?你来说。

      (生8说不上来)

      师:这学期学过哪一篇文言文?

      生8:《劝学》和《师说》。

      师:《劝学》都已经学过了,是吧?那这个异态肯定能找出来的,来,我们翻到《劝学》篇。老师给大家读一句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什么句子啊?

      生:定语后置句。

      师:哦,定语后置句。那你再翻译一下“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生8:这个州有异态的山水,哦,我懂了,也是定语后置句。

      师: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的山水,它的标志是“者”,这也是一个定语后置句。我们在初中学过很多,“马之千里者”。请坐。

      师:接下来一起读出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以为凡”,预备起。

      生:以为凡是州之山水……(“凡是”句读错误)

      师:停。还是连读成“凡是”,这在文中是两个词,“以为/凡”,预备起。

      生: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师:记住了。这个州里的有奇异形态的山水。不错,再请同学读读最后一句。

      生9: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师:“然后”怎么理解?

      生:这样以后。

      师:“向”呢?

      生:从前。

      师:从前。这个从前就是指“是州山水”的游,是吧?再请你解释一下,“于是乎始”的“于是”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10:从此。

      师:从这里。这个“乎”是语气词,好了,这是两次游山之得,请坐。

      师:第一次“得”,游了是州有异态的山水后,柳宗元以为山水“皆我有也”。第二次“得”,柳宗元认为真正的游览是从这里才开始的。前面的游览都不能叫作什么?

      生:宴游。

      师:因此,这两句话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好,读出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第一次怎么读?

      生11:他是很得意的。

      师:对,“皆我有也”,很得意,以为游尽了异态山水。读读。

      生: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师:“皆我有也”,很高兴,挺牛的感觉,预备起。

      生:皆我有也。(感觉出来了)

      师:后一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一起读读。

      (生读)

      二、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西山?

      师:同学们,从对比中我们知道,西山之游,柳宗元才真正获得宴游的乐趣。那么,西山之游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游呢?请一个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来,这个女同学,第二段。大家看看是否读准了字音和句读。

      生12(读):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读得较快)

      师:同学们,学文言文一定要注意它的诵读。文言文一般适合舒缓语调的朗读。记住,这种快速的读法一定要把它改过来。你再来读一下,就读最后两句好不好?“然后”,开始。

      生1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有所改观)

      师:嗯,刚开始读,有点小毛病,慢慢地把它校正过来。“为之文以志”,为这件事情写文章。好了,同学们,我们来看,那一年,那一日,柳宗元坐在法华西亭,望到那座西山,心向往之,于是就一路跋涉,登到西山的峰顶,遍览西山秀色,迟迟不愿归去。于是,他就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文章。这一写,就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也奠定了中国山水游记的基础。由此可见,西山和柳宗元之间一定有着一种不解的情缘。所以,老师想问一句话,与其说是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是柳宗元什么西山?请你们好好看看课文。

      PPT显示:

      柳宗元西山?

      师:在这个句子里,请填上一个表示情感态度的动词,来表达你对柳宗元游西山的理解。慢慢看文章最后一段,想一想。

      (学生静静地读书)

      师:没事,我们可以放慢节奏。我建议大家再默默地读一遍。“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来,你再来读一遍。

      生13: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其高下之势……(后面的句子读不下去了)

      师:“岈然洼然”。(给出了拼音)大家再读读这里的几个难读的字:衽席、岈然、垤、攒蹙、培塿、颢气、引觞。(做了相关的解释)

      (生13继续读至文章结束)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最后几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开始读。

      生: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师:再次读这篇文章,同学们考虑一下,这不仅仅是柳宗元游西山,更是柳宗元什么西山呢?填上一个字。

      师:你有想法吗?来,说一下。

      生14:赞西山。

      师:柳宗元赞西山。哪句话,找出理由来。

      生1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止。


展开余文
      师:狡猾的回答,就读了个句子。(笑)赞西山什么?

      生14:它的美丽。

      师:这句话只是赞它的美丽?有没有更明显写西山美丽的句子呢?这就是读得随意答得也随意。来,你还是先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1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读得很随意)

      师:你知道吗?这么一读,那就不是在赞西山。“悠悠乎”是什么感觉,同学们?

      生:心旷神怡,悠然。

      师:辽阔,遥远。仿佛山、人、天完全就一体化了。来,“悠悠乎”,调子悠长,你跟着老师读读看。“悠悠乎”,开始。

      生1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师:刚才你朗读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你自己知道了吗?自己的胸中没有这口颢气,读过去以后就变成了梗气。所以,西山的美丽在你的语调里是一个很苍白的表达。原谅我批评你,你先坐下来好好想想,我待会儿再叫你。来,赞西山,哪里赞西山?

      生15: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师:是赞它什么?

      生15:辽阔。

      师:辽阔,赞美!读出来!

      生15: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师:“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尤其“四望如一”,读得舒缓陶醉,那才是真正发自肺腑的赞美。继续赞美,还有哪些地方赞西山?你说。

      生16: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师:是赞西山的什么?

      生16:气势宏伟,高耸挺拔。

      师:气势宏伟,高大险峻。请坐。

      师:好,这个同学说的是赞西山,我觉得他说得很好。柳宗元是在赞西山,还有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个女同学举手了。

      生17:我觉得是醉西山。

      师:柳宗元醉西山。哇,醉,这个字妙!哪里看出醉?

      生17: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师:嗯,“引觞”的“觞”什么意思?

      生17:酒杯。

      师:酒杯。“引”呢?

      生17:端起。

      师:端起。端起酒杯满满一喝。

      生17:就醉了。

      师:哎,就醉了。那你说,柳宗元醉西山是醉什么?

      生17:是醉西山的辽阔,西山的悠然。

      师:醉的是西山的辽阔,醉的是西山的浩茫美丽。因此,这里不仅仅是酒醉,更是山水之醉。这个“醉”字用得非常棒。读读看这个醉的感觉。注意,醉!

      生17: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师:声音再响一点,摇头晃脑,沉醉其中。预备起。

      生: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读得很有醉感)

      师:哎,太棒了!柳宗元醉西山。我觉得这个“醉”字比这个男同学的“赞”字更有力度了。柳宗元什么西山?有醉字,有赞字,还有没有?

      生18:柳宗元恋西山。

      师:哦,恋,哪里可以看出柳宗元恋西山?

      生18: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哦,“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怎么说呀?

      生18:暮色越来越近,什么都快看不见了,但是柳宗元还不想回去,是对西山的深深依恋。

      师:哪个字最能体现出这种依恋?

      生18:“犹”。还是不想回去。

      师:哦,“犹不欲归”,依恋深深。其实在他登西山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份西山之恋,把它找出来,看看他是怎么样登西山的。

      生19: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嗯,很好,这些描写说明这一路登山的旅程——

      生19:非常艰难。

      师:艰难。但一定要“穷山之高而止”,跋山涉水,劈荆斩棘,这就是对西山的恋。请问,“穷”是什么意思?

      生19:尽。

      师:尽,这里做什么词?

      生19:动词。

      师:哎,动词。一定要登上山的高处,才停下来,这句的力量也正体现在动词上,大家圈出动词。我建议你把前面登山过程三个字三个字地再读一下。

      生19: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很坚定,有气势)

      师:真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我都没做提示,你都已经明白了。原来这里的动词一定要读出他的登山的坚韧不拔。“斫”,什么意思?哦,砍伐的意思。看似柔弱的女同学已经能够读出这样的感觉了。来,全班同学,我们读好这几句,读出他眷西山登西山的艰辛与一路的向往和坚持,读得急促点,预备起。

      生: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师:不要停,不要着急着把声音降下来,老师再给你们一个节拍,过湘江,嗒嗒嗒,预备读。

      生: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读出了气势、节奏)

      师:对西山之眷,对西山之恋,由此可见一斑,非常棒!还有没有,柳宗元什么西山?醉西山,恋西山,赞西山。后排同学,你来说。

      生20:柳宗元望西山。

      师:忘记的“忘”,还是“望见”的“望”?

      生20:望见。

      师:我以为你是忘记的“忘”,是看西山的“望”吗?

      生20:望西山,始指异之。

      师:哦,你就说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柳宗元望见了西山。这个“望”字,如果仅仅是望见,味道就不够了。读书过程中可以挑战自己的思想,往更深处想想。你来说说。

      生21:望,有一种向往,它写出作者内心的神往。

      师:所以,一个“望”字,绝不仅仅是看见的意思。他这一次回去以后,又一次一次在心里望西山,这个“望”就更有味道了。其实,我甚至很希望你说“忘记”的“忘”,柳宗元忘西山,我觉得那更是一种意境了。你们觉得呢?来,你先把他那个望西山的坚毅、惊喜劲儿给读出来。

      生21(读):望西山,始指异之。

      师:哦,“始指异之”,味道读没了。这个“异”什么意思啊?哎,是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异之”读的时候声音别马上低下去,要惊奇一点,来试试看。

      生21:望西山,始指异之。

      师:“望西山,始指异之。”来,跟着老师读,好吧?

      生21:望西山,始指异之。

      师:好,望西山,虽然还不够望得完美,但是,也小鼓励一下,好吧!来,还有同学说说看吗?柳宗元什么西山?醉,赞,恋,望,老师给你们做个提示好不好?就在这一段里有些动词,你们可以把它们用起来。来,女同学,你来说。

      生22:我觉得是梦西山。

      师:柳宗元梦西山。有感觉,哪里啊?

      生22:第一段里“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师:从第一段里就梦到西山啦!这个梦穿越了。(生笑)这是未来的梦。要梦到第二段去。

      (学生点头)

      师:再看看,最后一段里有很多字,你们大可以把它们用上去。来,你来说。

      生23:柳宗元合西山。

      师:哦,合西山。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合,真正的好词!那么这个合西山的“合”,你为什么这么用?

      生23:他在观赏西山的美景之后,觉得自己已经与西山融为一体了。

      师:柳宗元合西山,山人合体。文章哪里有句话说明西山和柳宗元是相合的?

      生2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展开余文
      师:嗯,这个是最后的感受。之所以能够合西山,是因为西山和他极为意气性格相投。是哪句话?

      生24: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师:“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说明什么?

      生24:说明西山和他一样,不跟……(有点难以表达)

      师:西山不是培塿,“培塿”是什么东西啊,同学们?

      生:小土堆。

      师:哎,这就说明西山超凡脱俗,超出一般的土丘,超出一般的山。而柳宗元的特立,又在哪里呢?

      生25:他也有一种超人的才华。

      生26:他也很清高。

      师:哎,超人的才华,脱俗的气质。因此,西山它的孤僻,它的清高,它的傲然,和柳宗元是相冥合的。我觉得,这个合西山说得非常棒,其实,也可以换成另外一个字,柳宗元了解西山,哪个字?

      生27:然后知西山,是知音。

      师:柳宗元借山水之灵眼读懂自己的内心,西山仿佛是柳宗元冥冥等待的知己,慢慢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真好!还有没有?刚才有个同学已经说到这句话了。来,就刚才说“望西山”的这个同学,再望一次。来,再读一下,“苍然暮色,自远而至”,预备起。

      生20: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你觉得是哪个字?

      生20:“见”。

      师:“见”,还是“望”,还有吗?“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哪个字?你来说。

      生28:“自远而至”的“至”,到西山。

      师:“自远而至”的“至”,这个动词也很有味道。至西山,到西山,西山是他的精神之家,都是对西山的一份眷念。还有吗?

      生29:“犹不欲归”,他不想归,就说明想归到西山。

      师:归西山,归家,西山就是他的家,一个精神的家,这是心灵的皈依。柳宗元归西山,你看,慢慢读发现很多字都是很有表现力的。好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同学们。与其说是柳宗元游西山,不如说是柳宗元什么西山?

      生:合西山,至西山,归西山。

      师:合西山,归西山,赞西山,知西山,醉西山,还有呢?哎,很多词。最主要的还是要投入思考,他和西山如此情投意合如此了解,所以在这个游览西山过程中,柳宗元和西山已经完全浑然一体,一起来读读那一句话。“悠悠乎”,预备起。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师:这一种陶醉,一定要读得非常舒缓,心胸开阔,“悠悠乎”,预备起。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师:再读读柳宗元知西山的味道,他对西山的一见钟情,“然后知西山之特立”,预备起。

      生: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师:他的醉西山,来,预备起。

      生: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板书:游——醉——知——归

      三、对比两种游的“游——醉——知——归”

      师:“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柳宗元和西山就是这么一种情缘。因此,写的是柳宗元游西山,但最后看出来,柳宗元醉西山,知西山,归西山,那么西山之外的游览呢?有没有醉?有没有游?有没有知?有没有归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段。是州之山水,他是怎么游的?读读。

      (学生阅读思考)

      生30: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师:好。“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你觉得是什么感觉?

      生30:速度很快。

      师:很快的,快就说明这种游览是——

      生30:很随意的,不是很喜欢。

      师:不是真正的喜欢,是很随机的,没有目的的,来,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30: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师:哎,“上高山,入深林”也是三字句式,但是这种行为,它是没有目的的,很随意的,因此,这个游和西山之游的游有区别了。还有没有?第一段里,怎么游的?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行字。

      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师:这八个字要读好,女同学,“其隙也”,预备起。

      全体女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师:老师想把这八个字缩成四个字,好不好?其隙也,则施行漫游,你觉得怎么样?你来说。

      生31:“施施而行”,是缓慢行走的意思,改后就没有那种很随意的感觉了。

      师:很随意,这个随意是不是休闲放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什么感觉?

      生31:没有精神,茫然。

      师:没有精神,很无聊,很无趣的,随便走的,所以它与西山之游的这种状态不一样。来,一起来读读这八个字,读出柳宗元此时的无聊、无趣,预备起。

      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师:很好,所以这一种游,跟西山之游是有明显区别的。再看,这个“醉”字,前面之游有没有醉过?来,还是你,说“望”的同学。

      生20:醉过,“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师:你说说看,“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这个“倾壶而醉”的“醉”和柳宗元后面的“引觞满酌”的“醉”有什么区别?

      生20:这里是纯粹的喝酒,然后醉了,后面的是形容沉醉于山水美景。

      师:看看,这个回答多好,这是你三次叫起来最好的一次回答,来,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好吧!

      师:这次的醉纯粹是借酒消愁,而后面的醉不仅是酒醉,更是山水之醉,因此,醉也分出了等级,所以,它不是宴游。再来看,前面有没有知的感受?你来说。找找看。

      生32:“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这是不知道山水趣味的表现。

      师:好,读的这句话里面,看看,柳宗元对这里的山水知不知?合不合?有没有细细地让自己的灵魂走进这座山水?

      生32:没有。

      师:哪里?

      生32:觉而起,起而归。

      师:“觉而起,起而归。”这是归了,这个归——

      生33:是回家去。

      师:是回家去,而后面的归是归去哪里?

      生33:西山。

      师:西山之去,大家发现了吗?柳宗元在第一段里面的句子很有特点,老师给大家读读看,“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你觉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吗?发现了吗?

      生34:中间都有个“而”字。

      师:中间都有个“而”字,不错,这个“而”字你觉得是什么语气?读读看。

      生35:觉而起,起而归。

      师:你觉得是种什么感觉?

      生35:是很随意的。

      师:嗯,很随意的,行到哪,走到哪,睡到哪,梦到哪,是这意思吧?因此,对山水有没有做充分的领略啊?没有,请坐。大家发现吗?这其实是修辞格里的顶真格,“觉而起,起而归”,说明他的生活在这个地方是很机械的,很麻木的,好,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好吧?“醉则更相枕以卧”,预备起。

      生: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师:对,读出一种无聊、机械、麻木、颓废,“觉而起”,预备起。

      生:觉而起,起而归。

      师:哎,挺好,这是很有味道的,预备起。

      生:觉而起,起而归。

      师:记住,那么再看:前面的“归”是归家,而后面的“归”,他是想归到哪里去?

      生:西山去。

      师:所以,这样一对比,就知道,游山的“游——醉——知——归”等高境界,他是在西山做到了,读读看,“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所以,西山之游,他是神游;而“恒惴栗”下的其他游山,只是一种形游。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唯有西山之游,才是他人生宴游之开始。那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体会一下他当时的那种感受,“日与其徒上高山”,预备起。

      生:日与其徒上高山……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师:可是,在西山,他又是怎么样的感受?一起再来读读看“悠悠乎”,预备起。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师:“然后知”,预备起。

      生: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师:这样,我们就对比出来了,“游于是乎始”。那么,同学们,这种西山之游,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生思考)

      生36:陶醉于西山的美景。

      生37:找到了心灵慰藉的柳宗元。

      生38:豁然开朗。

      师:豁然开朗,这个“豁然”用得太好了。长久无法排遣的郁闷,突然在西山似乎找到了一个释放空间。你来说。

      生39:由之前的心情不振到后来的非常兴奋,遇到了知音。

      四、柳宗元能归西山吗?

      师:由之前的颓废到后面精神振作,是这个意思吗?好,四个同学都是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柳宗元的。这里,老师还要问一句,柳宗元想要找到自己心灵的诉求,请问,真的能够归到西山吗?这一次西山之游,他的心灵世界是不是得到了永恒的解脱,他真的能够归西山吗?你来说。

      生40:我觉得不能。

      师:为什么?

      生40:因为他不能永远待在西山。

      师:哪一句话?

      生4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犹不欲归”,还能从哪里看出?看看最后一段,想想。你来说。

      生41:“故为之文以志”。如果说柳宗元可以归西山,他就不用“为之文以志”。

      师:写文章来纪念,你觉得如果他能够一辈子归西山,他就不用写文章了?甚至连文人的纪念方式都要忘却?你再往前面的文字找找看,他真的能够完全归西山吗?

      生4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他现在才开始游,他不是游一个地方,他还要游其他的。

      师:呵呵,“于是乎始”这话有可琢磨的地方了。他还要游东山,他还要游南山。你把他的行为理解成了具体的行为,道理上还是有的,我们再往文字里游游。

      生43: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又回到“犹不欲归”了,什么意思,你来说。

      生43:还不想回去。

      师:言下之意是什么?

      生43:还不想,但他必须要回去。

      师:“犹不欲归”,那最后终将还是要回去?回到是州的居所去。醉了归西山,醒来又要回到那个偏居一隅的幽僻地方,因此,犹不欲归终须归,山水的解脱只是一种暂时的释放,中国的文人步履艰难的表现从这个“犹不欲归”中就可以看出来了,因为他们平时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文章第一段三个字,预备起。

      生:恒惴栗。

      师:哪个字最有嚼头?

      生:“恒”。

      师:聪明,不是“惴栗”,而是“恒惴栗”。因此,西山暂时的解脱以后,他醒来以后,必须要回到那个总是让他心怀惴栗的地方。所以,西山,只是他精神的慰藉;西山,只是他人文世界的一种等待和期盼,但是,这里他暂得解脱,却不是永远的归宿,也无法完全释放自己内心的愁苦,于是,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永州八记》的精美文章就流传在我们这个世界。所以,同学们,还是感谢西山吧!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位中华文化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巨人,也给他灵感为我们创作了许多愁苦的美文,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西山之游,最后一段,“悠悠乎”,预备起。

      生(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很有感情)

      师:停。你来说,这个时候你来读这几句话,除了我们所说的大气、悠远,你觉得还要加上一种什么语气?

      生44:还要加上一种不舍和伤感。

      师:不舍和什么?归而不归,不归而又欲归的一种伤感之痛。所以,他不是纯快乐的,纯解脱的。一起来,再读这几句话,注意“悠悠乎”,预备起。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犹”这个词要好好读,再读读看。

      生44:而犹不欲归。

      师:很沧桑的,在这里有味道,男同学来表现这种感受,“自远而至”,预备起。

      男生: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所以,同学们,请你有空的时候再读读这篇文章,希望你能真正触摸到柳宗元的西山和柳宗元的人格,以及他思想上的痛苦和愁闷。这将是你学这篇课文的最大心得。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想,我是能读懂柳宗元的西山了。阅读,和心境有关,和岁月有关,和经历有关。小时候读唐诗,读到柳宗元的《江雪》,唯一的感受就是这寒天冻地的,太冷了。冷到“千山鸟飞绝”,冷到“万径人踪灭”,冷到自己的心里都寒飕飕的,然后痴痴地想那苍茫一片大雪飞舞的世界。现在读起《江雪》,更神往那“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那稳稳的钓竿,那积雪的蓑笠,孤独中是怎么样的一种淡定和从容。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望,能让柳宗元如此痴迷,不顾险阻?超拔脱俗又无比寂寞的西山,飘逸潇洒又有无限愁苦的文人,柳宗元哪里是在游西山?那分明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契合!用天地之心读世上之书,阅读就有了着落。成熟,不是瞬间的事,但,阅读,能让你不至于肤浅。

      ★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包住文章又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首先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既让我们一目见西山,又不忽略一路的花草私语。“与其说柳宗元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西山?”这填的字,可以是文章中的,也可以是自己想的,它都是对“游”字更深层次的思索。教学的时候,既要给学生思考的开放空间,又要让学生聚焦在文本,风筝可以飞得很高,但线得在你的手中拽着。想出好的主问题是一种智慧,实践好主问题教学则是一种艺术。教师要能收能放,能迂善导。生成的精彩,可以预约。我们需要努力并提升的真的很多很多。教学当如游山,好课永远在下一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说的可不是我们上课吗?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我一次次读这句话,我得读出其中的邈远阔大与天地合的感觉,我努力在音调上表现这种意境。终于,我发现,心不至则音不到,这“悠悠乎”“洋洋乎”真不是拉高声音拖长调子就能表达出来的。读书,取决于心,光从形式上去演绎,西山就是缺失灵魂没有精神的。我一遍一遍读,想着那急于摆脱惴栗的作者,想着那高傲独立的秀美西山,闭上眼睛等浮云飞过,“心凝”方能“形释”,教学真是一种修行。

      ★“归”,该是我们最喜欢最憧憬的字了。柳宗元要归西山,是要归到他的精神栖息地,是要归到他的心灵慰藉港湾。归家,是一种永远的期待,倦鸟归巢,更何况漂泊的心?教学,也不能忘记这个“归”字。回归常识,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在回归路上致力创新。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体现出它应有的教学内涵,又不能失之枯燥缺少趣味。文言文的教学既是扎扎实实的,又是灵动新颖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隽秀西山在你勤勉踏实的脚步中,也在你登高望远的视线里。语文教学,归向何方?

      ★“柳宗元望西山。”“是望见的‘望’,还是忘记的‘忘’?”有时候,我会有这样的灵感,把学生回答的路拓宽。望西山,“望”是崇敬是神往;忘西山,“忘”是沉醉是融入。读音相同,境界有区别,柳宗元该是先望西山有憧憬之心,然后忘情自失,忘我于西山。可有时,学生很好的回答,我总是缺少进一步点拨的心思,遗憾地让那机会瞬间流失,醒悟时已是后悔莫及。教学,真是一门诚实的艺术。

      ——肖培东

      听肖老师上这课,是在温州龙湾的一所私立高中。我甚至会想起明湖居里的说书。上课伊始,肖老师引导学生解题,寻找两种“游”之得的句子,在学生基本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细细引导,循循善诱,字斟句酌,披文入情,让人“以为观止矣”。哪知他竟又翻出“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是柳宗元西山”这一神奇之问,“赞”“醉”“恋”“望”“合”“知”“归”,字字都联系文中相关句子,字字皆指向诗人内心情感,老师稍一点火,学生就能幻化五彩烟花,师生“于那极高的地方”“回环转折”,精彩至极。板书上的“游、醉、知、归”四字,是小结归纳,竟然又是新的开启。借助这四字比较两种游,真正明白随意游与“宴游”的不同,让学生触摸到一个屡遭打压的正直士大夫的精神苦痛和从山水中找到精神契合的内心愉悦。至此,教学的盛宴该结束了吧,可是肖老师一句“他真的能够归西山吗”又在安静的湖中掀起涟漪,这一问使学生从之前的“走近” 柳宗元深入到“走进”柳宗元,如明湖居里说书般“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浙江省永嘉中学金晓忠

      这一课,主问题的精妙暂且不说,重点句的诵读也是余韵无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无疑是重点句子和疑难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柳宗元将西山之怪特与自己受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达到物我交融、合二为一的精神境界。整节课中“悠悠乎”这句话在不同授课环节读了八次,老师多次指点,让学生读出“辽阔,遥远”的意境,感受到柳宗元游览时的陶醉与解脱。当肖老师问道:“这个时候你来读这几句话,除了我们所说的大气、悠远,你觉得还要加上一种什么语气?” “不舍和伤感。”学生的回答很肯定。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几乎与柳宗元有了共鸣,课文的重难点就此击破,而这正是通过多次的诵读实现的。

      ——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孙凯

      “始得”是这一篇散文中最具有教学价值的“生长点”,又是多数同学不甚理解的一词。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使其成为教学的有力抓手?这一课,肖老师在这“得”上做了很精彩的教学示范。新课伊始,第一问立足“始得”:“我们已读过了这篇文章,请问同学,柳宗元所写的这篇文章,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而后围绕“得”推进教学:“找一找,柳宗元写两种游的‘得’分别是哪一句话?”课堂就转向“西山”。最精彩的,极富生成性的问题“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是柳宗元西山”使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灵动的课堂。借助“游——醉——知——归”等词的前后比较,最后理解了西山之“始得”,走进了柳宗元复杂的内心世界。所以,主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得”字,它就像一粒种子,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贾桂强

      【名师点评】

      “言”“意”交融妙合无垠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邓彤

      肖培东老师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实录令人耳目一新,使我们得以一窥文言散文教学之门径。

      我们已经意识到文言教学应当关注“文言、文章、文化”三大要素和谐统一,但究竟如何融合统一,在实际教学中却多半各行其是。“文言、文章、文化”的融合,不是拼盘式地将三者叠加在一堂课中,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肖培东老师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例庶几臻于此境界。

      现从四个方面简述如下。

      一、赏鉴章法之妙

      标题是文章之窗,本课例因此首先从“析题”入手。从解析标题进入文本原本不稀奇,但肖老师的做法实在是高妙至极。

      妙处之一在于通过解析标题领悟章法之妙。教师通过提问“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 让学生意识到文章显然可分为两大部分:写了柳宗元两种游,第一段是游是州之山水,第二段开始才是西山宴游;前者为陪衬,后者为重点。散文的章法、作者的用心于此可见。妙处之二在于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逐渐析出标题的意蕴。通过对 “始得”二字的把玩,一层层地让学生感受到柳宗元“两次游山之得”之妙趣之差异。

      清代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曾言,一出好戏必须“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琵琶行》中“重婚牛府”为全剧主脑,《西厢记》中“白马解围”为全剧主脑。只有确立了“主脑”,才能突出主体,更好地表现作者“立言之本意”。由此想到,一堂好课,同样需要立主脑。本课例对标题的解析,就是确立了全课“主脑”。“主脑”一旦确立,随后的教学便如行云流水,一条清晰的课脉因此显现。

      二、领略文化之美

      教学进入第二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境之美,并通过体验文人对待山水的种种态度不断深化对文本丰富文化意蕴的体味。

      教师通过让学生品味文章填写关键词的方式抽丝剥茧一般将柳宗元心境折射出来:“与其说是柳宗元在游西山,不如说是柳宗元西山?”这一处的“填词”活动,引出了学生一连串各不相同的解读——“赞西山、醉西山、恋西山、望西山、梦西山、合西山、知西山、至西山、归西山”,作者心中极为复杂极为细腻的感受被师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地感受体验了一番。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柳宗元能归西山吗?”这个问题使得学生对文化的体味进一步走入深处。师生在讨论中意识到:山水之美在中国文人生命中只是一种安慰,可以让人暂得解脱,却不能够成为永远的归宿,由此可见中国的文人人生步履之多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对作者心境的体味,对文化的咂摸,都是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实现的,而不止是教师的讲解与灌输。请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填词、阅读、讨论,最后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感受。另外,这些感受又是在对语言文字细细体会的基础上获得的,学生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使得原本飘忽空灵的情感、文化在这堂课上变得实在可感起来。

      三、注重知识教学

      本课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高度注重文言知识教学。先以肖老师课例中的两个小片段为例略加讨论。

      【片段1——顶真修辞格】

      这其实是修辞格里的顶真格,“觉而起,起而归”,说明他的生活在这个地方是很机械的,很麻木的。

      【片段2——“定语后置”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一句。先研读“凡是”。

      师问:这里的“凡是”和现在意义相同吗?

      生7:不同,是两个词。

      师:“凡”和“是”,读的时候要隔开,“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你觉得这是个什么句子?你来说。

      (生8说不上来)

      师:《劝学》都已经学过了,是吧?……老师给大家读一句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什么句子啊?

      生:定语后置句。

      师:哦,定语后置句。那你再翻译一下“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生8:这个州有异态的山水,哦,我懂了,也是定语后置句。

      师: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的山水,它的标志是“者”,这也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肖老师在课例中所教的文言知识显然是经过选择的。他对文言知识的高度重视,其实有着深刻的学术研究背景。由于种种原因,文言知识教学一度被冷落甚至被妖魔化。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文言知识理应在文言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文言知识是文言教学的基本抓手,也是形成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主轴和基础。肖老师的实录使得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但是,对于如何进行文言知识的教学,笔者在此想稍微多说几句。人们已经认识到:文言教学不是要不要知识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知识,怎样教知识,教知识干什么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我想在肖老师课例中挑一点刺:本堂课中在教“顶真”修辞格时,是不是还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顶真”与“定语后置”究竟为文本带来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另外,在知识呈现的方式上,除了采用教师直接告知的方式,是否还可以运用其他方式?

      当然,以上片段中的文言知识教学,肖老师或许另有考虑,只是在课例中没有凸显而已。因此,上述一番个人管见,其实想强调的是:在阅读教学语境下的文言知识教学,需要遵循如下原则:一要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知识,二要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因此,如何呈现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文言知识应该具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不同类型的知识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四、善于诵读指导

      研读本课例,对于教师的诵读指导,我们一定会有特别的感受。

      朱自清先生曾言,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而肖老师对诵读的重视以及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文本的方法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最值得肯定的是:许多地方,教师只是简单点一下,示范一下,就很好实现了诵读指导的目的。例如,“‘悠悠乎’调子悠长,你跟着老师读读看”——这是范读;再如,“自己的胸中没有这口颢气,读过去以后就变成了梗气。所以,西山的美丽在你的语调里是一个很苍白的表达”——这是要求学生先有“情”再“传情”;又如,“不要着急着把声音降下来,老师再给你们一个节拍,过湘江,嗒嗒嗒,预备读”——这既有教师的诵读指导又为学生提供节拍这一诵读支架。

      总之,好的文章,语言与意蕴总是水乳交融的。而合宜的阅读教学,对于语言的体味与对于意蕴的把握也必然是相互交融的。肖老师的这一实录,就是一堂言意妙合无垠的具有标本意义的课例。

      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

      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肖培东
标签:教学案例 高一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教学案例 始得西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案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下一篇:《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教学案例(肖培东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