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48  2016-09-08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落日的幻觉》教案
郑萍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光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说出落日的幻觉的科学依据。

      B、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能够筛选相关的信息,培养默读的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掌握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展示图片)——落日是扁的!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让学生朗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

      2、课文题目是“落日的幻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明确。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明确要点: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2、第4——7段是怎样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

      明确要点:第4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

      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

      第6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第7段:说明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而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

      师生共同完成课后表格填写。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3、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要点:文章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顺序,由复杂到简单”的规律来介绍,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4、再读课文4--7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明确要点:

      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5、朗读课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1)、第1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要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要点:描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 在内容上起着 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明确要点:过渡段、承上启下

      6、本文是说明文,文章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四、课堂拓展延伸:

      2、既然日落的幻觉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呢?请大家结合记忆,动手写写。

      提示: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时→日出(落)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落)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反思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先描写日落时的各种景象,再逐一作出科学解释,使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并对大自然保持好奇心的启发。在讲授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明文的语言一般都较平实,所以学生在阅读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也是老师认为说明文不好讲的原因。我在备课之初就设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如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首先考虑的问题。让学生能投入的学习必先让他们想学,能对文章产生兴趣。既然文字本身并不能吸引学生那么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所以在导入部分,我是抓住“幻觉”一词作为切入点,用一些在视觉上容易产生幻觉的图片给学生看,让他们首先感受一下“幻觉”是怎么样的。进而说出这种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就如我们每天所见落日。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接着,我就以“梦”为线索,设置了“寻梦”、“解梦”、“延梦”三个环节,为这枯燥的说明文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二、明确说明文共性,寻找这篇说明文的个性  

      想学好一篇说明文,就必须有方法。阅读说明文应从何入手,先要给学生明确: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这五点是学习说明文必须掌握的,贯穿了一篇说明文的始终。这些说明文的共性问题,在上一个单元中就已经讲得足够详细了,而这篇文章在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作为回顾复习、查缺补漏来处理。  

      在整个教学中,我反而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感受、寻找这篇文章与一般说明文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这篇说明文的个性——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性语言,展现落日的美。在处理这段描写时,我首先发问:“说明文语言一般较平实,修饰性的成分比较少,但说明文中可不可以有描写语言呢?”“说明文中添加描写成分作用是什么?”在一问一答中能使学生明白描写能是说明文语言更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落日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下一篇:《落日的幻觉》公开课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