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723  2016-09-08
标签:课堂实录 八年级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实录
《落日的幻觉》公开课教学实录
郑建丹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结构,体味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重点)

      2、提炼信息语句,理解落日各种幻觉产生原因,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难点)

      3、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头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课间出示一些幻觉图,一来与学生拉近距离有亲密感,二来让学生感知“幻觉”引起兴趣。

      一、图片激趣,问题导入:

      (也可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欣赏到的落日景观,后再引出诗人眼中的落日)

      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两张图片(幻灯展示落日图)你能给它们配上一句诗歌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 维

      师:这是诗人王维眼中的落日,可是落日真的是圆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家黄天祥的一篇说明文《落日的幻觉》一探究竟。(板书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题目有何疑问? 有哪些?为什么?

      1、 默读思考:落日有哪些让人难忘的幻觉呢?(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明确:变大 变扁 变红 紫光 弧 霞

      2、 师:同学们能够抓住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这样的学习方法真好。

      那么课文集中地描绘落日的幻觉的段落是?第二段。

      幻灯出示(把特征分成形状和颜色)红 蓝

      3、原来傍晚日落的美景竟是我们的幻觉呀!现在请同学们静心听听老师的朗读,听完后用几个词概括落日幻觉给你的总体印象。

      注意纠正读音:绮(qǐ)丽、殷(yān)红;殷(yīn)切

      生:美丽、神秘、壮观、捉摸不透……

      作者用的是怎样的概括?

      明确:壮观、绮丽、神秘、迷人。粉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这色彩绚丽,变化多端的落日吧!(生齐读)

      三、走进落日,探究原因

      4、 面对如此壮观、绮丽、神秘、迷人的景象,有的读者认为也可以这样描述:

      “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

      比较一下这段文字(描写生动、形象有趣)和书上的那段文字(简明扼要、思路清晰)有什么不同呢?你更喜欢哪一种描写呢?

      生1: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生2:“躺”和“缩身”书上这两个词用的好,幻灯片上的字虽然简洁但无味,而作者的原来的而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板书:描写生动)

      5、 为什么作者不采用那个简要叙述的方式?

      生3:可以让人身临其境,有画面感。

      生4:为了推翻古人对日落的描写。(很好的阅读方式:前后文联系)

      生5:运用描写的写作手法,增强了可读性。

      的确,生动形象的描绘更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6、 作者说的这种幻觉你有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过?

      7、 作者是靠什么把落日描绘出来的?

      生:注意观察,喜欢观察。

      师:除了要善于观察,还要动笔记录,进行生动描写。

      8、 幻灯展示一段朱自清关于描写的语言:要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辨别其中的新异,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

      9、 这样美丽的落日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和观察,接下去作者又写了什么?

      明确: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介绍,用这样的句式解释幻觉产生的原因。

      幻灯展示: 是因为 。(提取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语句)

      师示例:迷人的紫光是因为眼睛的叠合效应。

      10、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那么作者在文章中有没有把这些原因说明白呢?现在请同学们参考老师刚才的示例在文中找找答案吧!(小组合作)


展开全文阅读
      对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改变,让学生帮助推敲下这样改,行不?(颜色深黄、殷红;太阳变扁)

      (1)课文原句:由于日出日落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来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改句:日出日落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2)课文原句: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是扁的。

      改句: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减慢很多,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发生变化时,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是扁的。

      明确:不能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板书:说明准确)

      穿插讲解说明方法: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11、说明文的语言一字一句均不可以改动,老师也有一个困惑,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准确呢?

      广泛的查阅、科学的探究、严谨的表述…… 观察,实践,记录

      12、小结语: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通过观赏落日美景探究了幻觉产生原因,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全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还学到了说明文的语言不仅要说明准确,还要描写生动。希望同学们也能多观察,多记录,多积累。

      四、拓展训练,走出文本

      诗词积累——描写落日的优美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 杨慎《临江仙》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xiá)。—唐 刘禹锡《乌衣巷》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sè)半江红。—唐 白居易《暮江吟》

      结束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学会观察和积累,用科学的眼光,关注生活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巩固文本

      1.日落的幻觉美轮美奂,让我们思绪纷飞。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请大家结合课文一二段的描写尝试创作。

      提示:描写时,可以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的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观看日出的视频

      2.请阅读有关日出的文学作品,并做好积累。

      推荐书目 《日出》刘白羽

      《海上的日出》巴金
标签:课堂实录 八年级课堂实录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实录 落日的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落日的幻觉》教案
下一篇:《落日的幻觉》教案及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