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658  
标签:备课资料
《愚公移山》中的三该作何解释?(网友来稿)
作者不详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愚公移山》中,含有“三”的句子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对于该句的现代文翻译,其参考书中是这样说的“于

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胆子的三个人上了山,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

的边上。”此处的“三”到底是不是实指呢?我们先来看看工具书上是怎样说的。

关于文言文中“三”的解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是:①三,第三。②再三,

多次【注意】古代汉语里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次。《辞

海》(1989年缩印本)作了这样的解释:①数目。二加一所得。②代表多次或多数。如

:三反四复,三令五申。这两本工具书对“三”的解释其实就是两种,一是作确指的数

字,二是作“多次或多数”解。

那么,在《愚公移山》中,“三”究竟怎样解释才能符合文章的本意呢?我们先来看一

下这则故事的寓意:故事意在告诉我们,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

懈地努力奋斗,并不一定要提倡移山。从此文的寓意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本文意在

通过强调愚公移山的困难来表现愚公的精神。关于移山的困难,文中指出了这样几种:

两座山高大无比,运送土石的路途遥远,挖山的工具简单。其实参加移山的人数也应该

是困难之一。不过,“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孙荷担者”只有“三夫”,这不论在古

代或是现代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结合上述两本工具书对“三”解释,再结合课文内

容,笔者以为把“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翻译为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胆子的几个人上了山,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

渤海的边上。”较为妥当。
标签:备课资料 愚公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猫时代的"好"班主任的多种可能(网友来稿)
下一篇: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